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磊  田永杰 《山东医药》2009,49(6):110-111
垂体前叶即腺垂体,以垂体门脉系统与下丘脑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直接接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可以分泌FSH、LH、PRL、TSH、ACTH和GH六种激素,即性腺六项。垂体前叶病变是引起闭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腺垂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其分泌激素异常,尤其是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下游卵巢功能,引起闭经。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纪要(第二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第 18卷第 1期第 83页 )四、下丘脑及垂体1.基础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鞠躬教授作了关于“垂体前叶的直接神经调节作用”的专题报告。近 10年的研究发现 ,哺乳动物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除了受下丘脑激素经门脉系统的循环调节以外 ,在垂体前叶存在神经系统的直接调节作用。其主要依据 :(1)在垂体前叶发现有神经纤维 (人、猴、狗及大鼠 ) ;(2 )在神经纤维与垂体腺细胞之间形成突触 ;(3)血浆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以诱导神经活性的改变 ;(4)刺激神经纤维可以调节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北京协和医院的“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 1与人B…  相似文献   

3.
在下丘脑一垂体轴,多巴胺(DA)是催乳素(PRL)分泌的主要抑制因子。DA从下丘脑释放出经垂体门脉血进入垂体前叶,抑制PRL的分泌。它既是神经递质又是激素,具有双重作用。PRL作为垂体激素同许多生殖和非生殖过程有关,是诱发和维持泌乳的重要激素。DA-PRL的相互关系是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的最好范例。本文拟介绍近年来这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下丘脑和垂体后叶DA能系统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随增龄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下丘脑 5—羟色胺(5-HT)能神经活性的增强和儿茶酚胺能[多巴胺(DA)、去申肾上腺素(NE)]神经活性的减弱,这些变化影响了垂体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释放;进一步影响卵巢甾体激素的分泌。因此甾体激素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馈作用也随之变化;并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  相似文献   

5.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后叶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ADH)不足或肾小管受体对ADH的反应不良所致的多尿和烦渴多饮综合征。前者称为下丘脑-垂体性(或中枢性)尿崩症,后者称为肾性尿崩症。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因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  相似文献   

6.
左旋谷氨酸单钠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左旋谷氨酸单钠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新生期大鼠(或小鼠)给予MSG可引起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其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异常尤其突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于病理性亢进,其可能机理与弓关核投射到室旁核的抑制性纤维消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明显低下,机制可能为ARN中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破坏,LHRH分泌减少及垂体对LHRH的反应性碱低,从而性腺的发育受到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  相似文献   

7.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昀  肖云虹  张磊 《山东医药》2009,49(48):110-11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由4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室旁核分泌,还分布在外周组织,如睾丸、胰腺、胃、小肠.在基础和应激状态下,CRF是诱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阿黑皮素源肽从垂体前叶释放的主要生理调节因子,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3].近年来通过对CRF及其受体的研究,发现CRF在精神和神经变性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10余年来的研究表明,下丘脑神经激素和垂体及周围内分泌腺激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反馈调节关系,称为下丘脑-唾体-靶腺轴。过去的内分泌系统已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中,下丘脑激素的分泌调节又是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下丘脑激素是由肽能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这些细胞大多集中在下丘脑的促垂体区,即正中隆起周围的下丘脑前腹内侧区。这些肽能神经元细胞具有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的双重特性,他们对体液激素发生反应,也对其他  相似文献   

9.
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发病机理学说主要有二,即垂体瘤是来自垂体细胞的原发缺陷,抑或是继发于中枢神经及/或下丘脑对垂体分泌功能的控制失调。这可由垂体瘤细胞分泌激素的功能是否自主,对其相应下丘脑兴奋或抑制激素有无反应,对靶腺激素的生理性负反馈抑制是否灵敏,有无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能否证实下丘脑激素对垂体细胞有促生长作用,及垂体瘤细胞有无内在缺陷如非整倍体,异常的下丘脑受体及受体后信息传递,能分泌多种垂体激素  相似文献   

10.
TRH在神经精神疾病和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能有效地促进垂体前叶TSH的释放。临床上常用TRH兴奋试验来诊断和评价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状况。近十几年来,随着放射免疫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TRH不仅存在于下丘脑中,而且还广泛分布于下丘脑以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大量实验研究表明,TRH除其内分泌作用外,还具有广泛的中枢活性效应。有关TRH的分布特点及其生理作用已有详细的描述。本文就TRH在神经精神疾病和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229例EHF患者进行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研究,发现血清PRL、GH、TSH以及血浆F在病程早期和极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倾向,多尿期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垂体功能试验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PRL分泌细胞储备功能基本正常,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血清TT_3下降而rT_3升高,可能是肝、肾功能受损使血清T_4代谢障碍的结果。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胰岛素并及时调正内环境可能对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12.
慢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功能减退(HPAI)的特点为ACTH分泌减少,可由垂体或下丘脑的病变或损伤,或南长期使用超生理剂量的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引起.  相似文献   

13.
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唐丹综述史轶蘩审校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GH瘤)系人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细胞的腺瘤,其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GH),导致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垂体GH分泌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几种基因突变、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激素的...  相似文献   

14.
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的分泌是接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和生长激素抑制因子(SS)的双重调节。GH通过促进体内多种周围组织生成生长介质C(IGF-Ⅰ),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IGF-Ⅰ能反馈作用于垂体及下丘脑,通过促进SS的分泌,或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GH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促进LH和FSH的释放,可乐宁具有同样作用。吗啡抑制LH分泌的作用亦被可乐宁阻断。由此表明阿片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对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有相互作用。为  相似文献   

16.
胆碱能神经对控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GH)分泌起着重要的作用,乙酰胆碱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生长抑素(SS)的释放来调节GH的分泌。正常人不同个体间GH对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的反应性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与个体间SS能神经张力不同有关。最近研究发现,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吡啶斯的明(PD)可抑制下丘脑SS释放,从而兴奋基础GH分泌及增加GH对GHRH的反应性。本文对正常人服用PD对GHRH诱导GH分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左旋谷氨酸单钠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左旋谷氨酸单钠(MSG)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新生期大鼠(或小鼠)给予MSG可引起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其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异常尤其突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呈病理性亢进,其可能机理为弓状核(ARN)投射到室旁核(PVN)的抑制性纤维消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明显低下,机制可能为ARN中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神经元破坏,LHRH分泌减少及垂体对LHRH的反应性减低,从而性腺的发育受到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改变则有亢进和低下的不同报道,对此尚须进一步的研究。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MSG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受抑。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常利用这一模型探讨ARN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下丘脑与性腺的功能调节有密切关系,这是早已知道的事实。如用电极损坏动物的下丘脑正中隆起和结节部时,可引起豚鼠、家兔、大鼠、猫和狗的性腺及生殖系统各部分的萎缩,并使垂体前叶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减少。相反,  相似文献   

19.
达那唑诱导的雌性性早熟大鼠GnRH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达那唑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及下丘脑GnRH mRNA和垂体GnRH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天龄雌性大鼠皮下一次注射300μg达那唑以诱导真性性早熟。从25日龄起观察和记录阴门开启鼠龄和从阴门开启日起进行阴道涂片以确定第一个动情周期。检查阴道涂片和体重及垂体、肾上腺、子宫、卵巢器官重量,观察雌激素依赖的阴道脱落细胞的周期性变化和主要器官的发育情况。RT-PCR法观察雌性大鼠下丘脑GnRH mRNA和垂体GnRH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5日龄雌性大鼠给予皮下注射达那唑,可诱导大鼠阴门提前开启和建立性周期的时间提前,子宫和卵巢的重量明显增加,下丘脑GnRH mRNA和垂体GnRH受体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 达那唑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多层次的作用,可诱导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提前启动。  相似文献   

20.
胶体骨折或足部打击的应激大鼠显示血浆内ACTH与B-内啡肽同时增加,而切除垂体的鼠不显示这种应答。但以地塞米松治疗的鼠却显示血浆ACTH及β-内啡肽同时减少。这些观测构成了现代下丘脑-垂体应激反应假说的根据,提出:①ACTH和β-内啡肽同时从垂体释放出来,②其调节机制(下丘脑释放因子及理糖激素的反馈),包含着两种神经多肽的分泌与生物合成都是相同和相等的。 正常小鼠垂体腺的组织培养实验和垂体肿瘤细胞株(AtT-20)也支持这个假说。ACTH与β-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