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8岁,因脑出血昏迷而留置尿管。7d后意识清醒,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偏瘫,14d后对患者进行间断放尿,17d后拔除尿管。患者10h未自行小便,并有痛苦貌及下腹膨胀,诱导排尿失败后再次留置尿管。2d后,给患者夹住尿管,膀胱冲洗呋哺西林液500mL后迅速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出尿液,以后能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采煤工人,因井下事故头部及下腹部被砸伤2h入院,入院时神志不清。入院后遵医嘱立即留置尿管(F18气囊导尿管),导出尿液50ml,随之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留置导尿管6h未导出尿液。值班医生即怀疑为膀胱破裂。查体:血压120/80mmHg,下腹稍隆起,无局限性包块,  相似文献   

3.
<正>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45岁,2000年8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骨科准备手术治疗,医嘱术前半小时为病人插尿管。术晨病人紧张.小便数次。护士按常规操作为病人插入尿管约 20cm,未见尿液排出,又续插3cm,仍未见尿液排出,考虑病人已排空膀胱,且尿管已达常规长度。所以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注射过程中阻力较大,且病人述会阴区放射痛,考虑为尿管未到达膀胱,立即回抽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同时用手按压病人阴囊与肛门之间会阴区约10min,病人述疼痛  相似文献   

4.
冯振红 《黑龙江医学》2009,33(7):548-549
尿潴留是指尿液贮留在膀胱内,有尿意时经诱导20min,尿液仍不能排出,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尿潴留是留置尿管拔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妇科术后常见。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安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而忽略了拔除尿管的护理细节问题。作者通过对60例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总结了护理干预对拔除尿管后产生尿潴留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切除术后不同导尿管拔除方法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拔除尿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7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将尿液排空,用37℃生理盐水300mL冲洗膀胱,夹闭尿管10min.膀胱空虚后抽空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4mL生理盐水拔除尿管;对照组将尿液排空,抽空气囊内液体后拔除尿管。结果2组拔除尿管后尿道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排尿困难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拔除尿管的最佳方法是膀胱半充盈时抽空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4mL生理盐水.可缩短尿道刺激症状的持续时间,减轻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拔除的合适时间.方法:将本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在术后6h拔除尿管,对比组在术后24h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拔尿管后的排尿情况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尿培养比较:两组拔尿管后分别做了尿液培养,观察组的尿液培养均为阴性,对比组仅有1例患者尿液培养为阳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仅有2例自行排尿失败,成功率为96%,而对比组有18例尿潴留,自行排尿成功率达64%,两组自行排尿成功率对比有显著性的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比组,P<0.01.结论:术后6h拔除尿管可直接减少尿管对尿道长时间的刺激,防止泌尿道感染,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而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肠蠕动,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AP),分析了12名胆总管结石行“Ⅰ”管引流胆汁多种元素,发现术后第1日、第7日和第14日引流胆汁各元素间浓度变化较小。尿液排出的元素浓度以第7日和第14日为多,与第1日比较差异显著。胆汁和尿之间各元素浓度及24h排出量比较,Cu以胆道排出为主,Ca、Mg、Zn、AL、Cr由尿排出占多数,Fe、As、Se则胆道与尿道排出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腹膜外剖宜手术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我科1996-01~1997-07,加强对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留置尿管的护理,经408例实践,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方法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及一次性密闭式贮尿袋。术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行留置导尿,并将8ml生理盐水注入气囊内,稍向外牵引后连接密闭式贮尿袋,排空膀眈。术后用0.1%新洁尔灭擦洗外阴1次/6h,术后24h取中段尿作细菌培养。即先消毒导尿管与贮尿袋的连接处.带无菌手套后分离接头以无菌操作技术留取尿液标本,之后拔除尿管。2结果除2例由于产程延长导致膀跳麻痹尿潴留,分别留…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36例,因完全性截瘫于2002年9月6日入院。因尿潴留用普通导尿管持续导尿,但反复多次脱出,后改用Foley导尿管。操作者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见少许尿液后,即注入生理盐水固定。之后约3h后发现膀胱过度充盈,贮尿袋内无尿,经冲尿管无效,发现导尿管在外暴露较长,随即抽出水囊中水,试图在消毒导尿管后继续插入未成功。这时从导尿管中流出鲜血200ml,拔出尿管后,用普通导尿管二次试插均失败。最后,行耻骨上膀胱造瘘解决排尿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向云 《中外医疗》2010,29(18):160-160
目的预防留置导尿拔管后再次尿潴留。方法通过对我科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93例留置尿管病人加强尿管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选择拔管时机和拔管技巧。结果 93例病人均顺利排出尿液,无尿潴留发生。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痛苦,可有效预防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甚少,偶然一次离心尿内可不见或偶见红细胞,24h尿中排出的红细胞数不超过100万。离心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平均可见到1~2个红细胞为异常表现。病理性血尿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均有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目前检测尿红细胞的方法有尿红细胞定性检测,尿红细胞定量检测,尿红细胞的形态鉴别。如何选用,合理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2 5岁 ,身体状况好 ,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于 2 0 0 2年 4月 14日收住院 ,遵医嘱给予术前导尿 ,按常规程序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留置气囊尿管 ,第一次插管未成功 (实习生操作 ) ,第二次比较顺利(带教老师操作 ) ,见尿后插入 1cm ,然后用注射器注入 10ml无菌盐水进入气囊固定尿管。期间病人无异常疼痛现象 ,随后病人被送入手术室 ,一小时后手术完毕 ,主刀医生发现病人的尿袋内无尿 ,拔出尿管后从尿道内流出鲜红色血尿和血块 ,尿管被血块堵塞 ,后换管又重新插入 ,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后 ,把病入送回病房 ,一天后观察尿液呈…  相似文献   

13.
回顾16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灌注化疗并发化学性膀胱炎和尿道炎的预防及护理。对163例患者记录每次灌注后的反应,如尿频、尿痛、尿急、血尿、排尿不适等,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干预,注重膀胱灌注的技术操作,插尿管要轻,拔出尿管时再注入3~5ml生理盐水,将尿管中药物完全推入膀胱,夹紧尿管缓慢拔出,指导患者灌注后的体位,必要时简化尿液,灌注前利多卡因局麻,本组随访半年,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7年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以来 ,共发生男性尿道损伤大出血 2例 ,现将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患者 ,男 ,49岁。诊断为 S1 椎体压缩性骨折 ,术日晨行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并保留尿管。选用 18号尿管 ,按常规无菌操作 ,在顺利插入约 15 cm ,有阻挡感 ,再缓缓用力插入约5 cm,阻力增大 ,且无尿液流出 ,考虑患者操作前排尿 ,遂往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 15 ml。观察 0 .5 h,未引流出尿液 ,且患者自诉后尿道处疼痛明显 ,急用 30 ml无菌注射器回抽气囊内液体 ,但液体无法抽出 ,急请泌尿外科医师会诊 ,用无菌剪刀自尿管外露段剪断…  相似文献   

15.
妇科硬膜外麻醉+腰麻术后病人留置导尿管拔除后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目前研究较多的拔尿管前向膀胱内注入药液刺激排尿反射的方式。我们采用拔尿管前夹闭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至有痛感时拔尿管的方法,与近年来应用的拔尿管前夹闭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有尿意时拔尿管的方法对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最佳拔管时间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娅莉 《重庆医学》2008,37(10):1129-1130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是一个常规护理.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麻醉的影响,产妇不能在术后数小时内自解小便,临床上常规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为24h,并持续开放[1].作者采用术后6h开始夹闭导尿管,患者自感有尿意时放1次尿液,以锻炼膀胱功能[2],经分段制比较后,发现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2h.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尿潴留是指由于膀胱颈部以下严重梗阻,膀胱内尿液超过正常容量,突然不能排出尿液,尿液潴留于膀胱内。在任何情况下发生的急性尿潴留均应立即导尿。如果导尿后引起出血,血凝块堵塞尿管,再次尿液不能排出,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1岁,农民,因车祸伤及头部及下腹部后2h入院,入院时浅昏迷状态,双瞳孔不等大,成倍数关系,右侧光反应消失.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遵医嘱立即留置尿管(F16气囊导尿管),导出淡黄色尿液约30ml,随之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ml后入手术室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中2h未见尿液.手术医生即怀疑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生命体征:血压98/51mmHg,CVP4cm H2O,即给予补液,利尿,手术2小时30分,下台时仍无尿,入ICU监护.  相似文献   

19.
袁万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72-4172
在临床上患者常因各种原因需留置尿管,但因护理不当而导致尿液不完全从尿管排出,部分自尿道口流出,使患者皮肤长期受尿液刺激引起各种并发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管自行排出法在中老年男性肝部分切除术后撤除尿管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40例中老年男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无前列腺增生(A组)、有前列腺增生(B组)各120例;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A、B组各自分为A1组(传统尿管拔除法)、A2组(尿管自行排出法)和B1组(传统尿管拔除法)、B2组(尿管自行排出法),每组60例。比较4组患者排尿情况、尿路感染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以及A2组与B2组导尿管排出时间。结果4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2组自行排尿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均P<0.05)。4组患者尿路感染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2组、B2组尿路感染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A2组患者导尿管排出时间明显短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前列腺增生的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应用尿管自行排出法能改善患者自行排尿功能,减少尿路感染及尿路刺激征的发生;对于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尿管自行排出法与传统尿管拔除法的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