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0~1994年营山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王槐林(四川省营山县卫生防疫站,638150)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其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群众的健康。为了解我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1990~1994年对县城...  相似文献   

2.
公共场所及食品生产经营等从业人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对这些人员进行严格的预防性健康查体,是控制有关传染病传播,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们每年定期对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等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健康查体。现将2003年度查体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临沂市直公共场所(商场、旅馆、理发、美容店及文化娱乐场所),食品生产经营(饭店、机关食堂、食品加工及销售)等从业人员,共计11284人。1.2 方法 对从业人员进行分类登记。询问既往病史;进行皮肤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陕西省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状况及其对从业人员致癌风险。方法于2018年对陕西省4个地市3类公共场所内54家宾馆酒店、27家理发店和25家美容店共106家公共场所的苯进行监测,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公共场所空气中苯对从业人员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各类场所的苯浓度均未超标,3类场所室内空气中苯的平均浓度总体有差异(F=24.25,P<0.01),理发店和美容店的苯浓度明显高于宾馆(酒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空气中苯对不同场所从业人员均存在致癌风险,理发店和美容店的致癌风险高于宾馆(酒店)。结论陕西省4个地市3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苯对从业人员存在致癌风险,提示要加强监督管理,降低公共场所内苯浓度,保障从业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成都市小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现状,我们于1996年3月~1997年6月随机选择50家小型公共场所,对其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操作考核。目的是今后进一步完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成都市50家小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50名:普通旅店业366名、文化娱乐业67名、理发美容业17名。12调查方法1.2.1随机选择50家小型公共场所。其中35家普通旅店,9家文化娱乐场所(面积<200m2),6家理发美容店(面积<50d)。1.2.2按预先设计的调查问卷逐条询问被调查对象,要求他们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方法于2011年,对全市21家美容美发场所、31家旅店、17家文化娱乐场所、20家商场空气中甲醛含量进行监测。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各场所的甲醛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但不同场所不同性别的从业人员甲醛的癌症风险均超出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安全限值(1.00×10-6),美容美发场所的从业人员甲醛的癌症风险最高,其次为旅店业。结论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对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社区、企业和公共场所健康素养状况,为政府决策和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青蒲区社区、企业和公共场所监测点随机抽取部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抽样方法,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830名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理念(18.01±4.01分),行为(7.96±1.85分)和技能(6.53±2.44分)的总体平均正确率为63.74%;对不同场所、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知识均分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调查对象不同性别之间的健康素养知识均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场所中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之间比较,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知识均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基本健康素养方面,社区与企业、社区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之间的健康素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企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素养均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场所从业人员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提高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促进整个地区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抽样的方法抽取候车室、酒店、理发店、美容院、洗浴场所和游泳馆的从业人员841人作为调查对象;统计描述健康状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最近一个月自我认为健康者为67.54%(568/841),不健康者占32.46%(273/841),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8.72%(578/8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每周工作时间6 d、7 d、自来水水质、有病媒生物(苍蝇、老鼠、蚊子等)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OR(95%CI)值分别为1.293(1.017,1.982)、1.546(1.138,2.101)、1.879(1.196,2.952)、1.942(1.241,2.911)。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知识教育,改善工作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各类公共场所实施卫生行政处罚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和反映公共场所卫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深入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报告至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中的公共场所监督处罚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公共场所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实施行政处罚的对象主要为美容美发场所。违法行为主要为未取得卫生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开展经营活动,违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缺少相应的清洗消毒场所和卫生设施、设备。结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亟待加强,美容美发场所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三城市集中空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三城市集中空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现状.方法 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对苏州、常州、上海的10家集中空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生物样品采集,并选择不使用集中空调、场所类型与之相同的17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嗜肺军团菌1~7 IgG抗体、肺炎支原体IgG抗体、肺炎衣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嗜肺军团茵感染情况并调查其认知水平及行为特征,结合公共场所污染水平及特征,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病预防干预方法。方法搜集2009—2010年公共场所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分析场所空气污染情况。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冷却水嗜肺军团菌阳性场所从业人群29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嗜肺军团茵抗体的测定。结果2009—2010年卢湾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空气细菌总数、CO2和NH3。从业人员自觉症状发生率为30.4%;场所空气质量满意率54.6%;认知水平匮乏,73.4%从业人员认知正确率小于50%;采取不同的通风频率,自觉症状发生总频率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夏天P=0.049,冬天P=0.006);血清学检测军团茵阳性率23.38%,主要为米克型军团菌。结论军团菌感染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应该从场所管理层面重视,加强场所卫生学管理,及时发现空调使用误区,加强场所新风供给,同时开展人群健康教育,改善人群健康、行为和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能减少吸烟危害,有53.93%的调查对象赞同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加入警示图片,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二手烟危害性;献血者对烟草正确认识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有71.91%和82.35%同意在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有50.08%认为在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同时有55.38%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参与劝阻吸烟,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较献血者在禁烟行为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结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烟草危害认知力度,并提高其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每年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是一种防制疾病传播,保护群众健康的必要手段.为进一步了解我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今后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对我区2000~2002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银行卫生Ⅲ项目健康教育领域工作计划要求,由浙江省健康教育所、浙江省环境卫生监测检验所、萧山市卫生防疫站实施浙江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教育监测试点的课题研究方案,开展了监测试点工作,目的是通过监测试点,模索运用“职业卫生教育”的形式,加强分共场所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对场所内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使用集中空调的7家宾馆饭店和候车室内的276名从业人员作为暴露人群,13家不使用集中空调的宾馆饭店、候车室内的356名从业人员作为对照人群,于2017年7—9月对以上人员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暴露组人群最近1个月上班时间的眼部、呼吸系统及皮肤等不适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集中空调暴露、女性、高文化程度和高家庭总收入是从业人员出现不适症状的危险因素,佩戴或使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出现不适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公共场所使用集中空调可能对场所内从业人员健康相关症状产生一定影响,应加强卫生管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由于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存在着危害健康的不利因素,影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对酒店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方法选取2016-2017年深圳市区144家酒店住宿场所,并对其从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从业人员个人基本情况、卫生知识知晓情况、采取的防护措施及健康状况等。结果共发放问卷760份,收回754份,回收率99.2%。不同性别从业人员工作期间,眼部症状(χ~2=0.365,P=0.546)、呼吸系统症状(χ~2=0.865,P=0.352)、皮肤症状(χ~2=0.390,P=0.532)及其他症状(χ~2=1.069,P=0.301)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龄从业人员,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7,P=0.004;眼部症状、皮肤症状和其他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从业人员,使用防护用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44,P=0.076;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χ~2=7.082,P=0.008)、关注工作场所健康影响(χ~2=9.531,P=0.002)及获得工作场所健康知识(χ~2=5.182,P=0.02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龄从业人员对个人防护及认知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酒店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有一定的发生率,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同时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六安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健康的癌症风险。方法 2018—2019年对六安市18家宾馆和16家美容美发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并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空气中甲醛污染对从业人员的癌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宾馆和美容美发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36和0.056 mg/m3,均低于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规定的限值(≤0.100 mg/m3),2类场所甲醛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9,P0.01)。宾馆男性和女性职工的甲醛癌症风险分别为7.09×10-5和6.77×10-5,美容美发场所男性和女性职工的甲醛癌症风险分别为1.50×10-4和1.32×10-4,超出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安全限值(1.00×10-6),美容美发场所的从业人员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癌症风险高于宾馆,男性职工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癌症风险高于女性职工。结论美容美发场所和宾馆均存在甲醛癌症风险,美容美发场所风险较高,应从减少从业人员暴露时间、降低工作场所甲醛暴露浓度等方面着手降低其甲醛癌症风险。  相似文献   

17.
应毓琳  姚栩  蒋宁军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60-1961
目的了解福州市2005—2006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预防控制该人群HBV感染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参加健康体检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2 a共检测100580人,HBsAg阳性7221人,阳性率7.18%。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3,P<0.01)。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6.57%和7.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P<0.01)。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1%和5.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45,P<0.01)。结论福州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HBV感染水平较高,对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是必要的。加大对从业人员检查监督,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教育,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对提高从业人员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工作,是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规定,对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如何搞好健康查体工作,对有效预防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扩散与流行,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顾客来说是生活、学习场所;对从业人员则是工作环境。对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赋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权利和职责,也是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维护广大顾客和从业人员健康的必要手段。在经常性卫生监督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督手段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卫生监督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好。卫生监督员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政治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监督检查中必须依法行使法规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性病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 ,公共娱乐场所尤其是文化娱乐业、旅店业、理发美容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点和服务模式 ,使其极易成为性病、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场所。目前的监测系统提示 :艾滋病毒感染率在社会边缘人群中升高 ,如暗娼、静脉吸毒者和打工者 ,而这些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公共场所。为了解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情况 ,为进一步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于 2 0 0 2年 3月对德阳市区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