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敏哲 《新中医》2014,46(9):119-12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儿童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为80.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34.6%,观察组复发率为7.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6.7%,观察组为2.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配方颗粒治疗,每日1剂,水冲服,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多潘立酮片10 mg,饭前1030 min服用,每日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亦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提高FD脾胃虚弱型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每次口服20 ml,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每次口服10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8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湿中阻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湿中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湿中阻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纽给予香砂平胃颗粒口服,对照纽给予加味保和丸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试验组66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95.5%。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属食湿中阻者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4 0例 ,并与吗丁啉治疗的 4 0例进行比较 ,且两组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 2 0 % ,显效率为 35 % ,总有效率为 87.5 %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将90例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替普瑞酮胶囊进行治疗,替普瑞酮胶囊每次口服50mg(1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服香砂养胃丸进行治疗。香砂养胃丸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服药2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评估参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胃黏膜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信号传导蛋白((R-Smad3)水平及不良反应率数据。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0%,数据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捏脊八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捏脊八法"疗法,每日一次,每周5次,每次操作约10min,以3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或嚼服"健胃消食片",一次2片,一日3次,以3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有效率7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捏脊八法"可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田中旺 《光明中医》2012,27(6):1135-1136
目的 探讨香砂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香砂枳术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60.0%(P<0.05).结论香砂枳术丸能够调整胃肠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中医分型为脾胃气虚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管荣朝 《四川中医》2005,23(12):58-58
目的:观察中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83例应用柴胡疏肝散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6%,对熙组总有效率为69.23%.二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疏肝和胃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同仁乌鸡白凤丸与消栓再造丸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进国  任健  高彦慧  娄红祥  张静  胡爱平 《中成药》2002,24(12):908-911
目的:确定同仁乌鸡白凤丸与消栓再造丸可用于鉴别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对大蜜丸剂采用统一的提取方法,对每一个样品都依次用正己烷、乙醚和丁酮提取并测试其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25批同仁乌鸡白凤丸与31批消栓再造丸的样品分别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经过数据平均后的同仁乌鸡白凤丸与消栓再造丸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败毒丸(羌活、柴胡、人参等)的解热,抗炎,镇痛,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所致兔发热模型观察药物的解热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用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采用体外抗菌法.结果:人参败毒丸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动物体温;1.5 g·kg-1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镇痛、抗菌效果.结论:人参败毒丸在上述作用中优于人参败毒散,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起乌鸡白凤丸,女性朋友对它应该多不陌生。但很多人有所不知,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乌鸡白凤丸:一种叫“同仁乌鸡白凤丸”,另一种就叫“乌鸡白凤丸”。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执行的是部颁标准,后者则执行的是中国药典标准。中国药典标准内的药品组成以及剂量是公布于众的,任何厂家取得批准文号都可以生产,而“同仁乌鸡白凤丸”目前属于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处方工艺保密,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其配伍与剂量的详尽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消渴丸干模丸中葛根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消渴丸干模丸中葛根素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消渴丸干模丸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葛根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建立的葛根素校正模型R2=0.948 2,RMSECV=0.248,RPD=4.40。对验证集样品预测平均相对偏差为3.5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作为消渴丸中间产品质量检测和实时在线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附子理中丸(Fuzi Lizhong Pills,FLP)处方的大蜜丸(Dami Pills,FLP-D)、水蜜丸(Shuimi Pills,FLP-S)及浓缩丸(Nongsuo Pills,FLP-N)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7种药效成分含量,寻找FLP处方与剂型关联的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结合研究实际,随机抽取市售FLP-D 30批,FLP-S 12批,FLP-N 12批,建立以上54批FLP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党参炔苷、6-姜酚、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10-姜酚7种有效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方法对FLP-D、FLP-S和FLP-N各自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及7种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FLP-D、FLP-S和FLP-N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出20、25、20个特征峰,通过PCA和PLS-DA,筛选出14个差异性标志物,其中8、9、12、17、18、25号峰来自甘草,29、32号峰来自干姜,22号峰来自白术。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6-姜酚、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在FLP-D、FLP-S和FLP-N中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6-姜酚为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1.0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同时测定方法能有效评价FLP-D、FLP-S和FLP-N的化学成分差异;识别出的14个差异性标志物可作为区分FLP-D、FLP-S和FLP-N的潜在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甘草苷、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可作为区分FLP-D与FLP-N或区分FLP-S与FLP-N的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6-姜酚可作为同时区分FLP-D、FLP-S和FLP-N 3种不同剂型的化学特征关键质量属性。为进一步完善FLP系列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同时为解决同方异剂中药的质控指标同质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科从2004年6月-2006年2月,用疏肝健胃丸合逍遥丸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并设对照组72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前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6,(5)
目的建立参芪养心丸(黄芪、丹参、苦参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黄芪、丹参和苦参,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有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同时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有量。结果黄芪、丹参、苦参的分离度良好,斑点清晰。黄芪甲苷在0.995 0~3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5%(n=6)。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 250~0.036 00 mg/m L(r=0.999 7)和0.000 898 4~0.028 75 mg/m L(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6%)和98.4%(RSD=1.7%)。结论该标准能有效控制参芪养心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宋代医家钱乙因创立六味地黄丸而名垂青史,这首方剂为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症、应用范围、组方原理及特点等,都值得细细的探究,通过对古方的研究,学习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组方思路,最终使一方在手,便可启发治病救人之思路,发现异病同治之奥秘,开发临床研究之思维,通晓理法方药之灵魂。  相似文献   

19.
鳖甲煎丸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曾凡波  晏菊姣  万波  李风英 《中成药》2002,24(7):529-532
目的:证实鳖甲煎丸是否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能。方法:应用血瘀,大鼠纤维化肝胶原蛋白和尿羟脯氨酸排泄量,抗肿瘤等药理模型其功能。结果:(1)本品具有促羊红细胞与自身血块的吸收作用。(2)本品通过对肝硬变的大鼠治疗后直胶原纤维减少和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肝硬变组,同时能使肝硬变大鼠尿羟脯氨酸排泄量显著性增加,表明药物有促进胶原纤维降解的作用,使已形成的肝胶原重吸收。(3)本品有明显的抑制S180肿瘤生长作用。结论:本品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眉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1):32-33
犀黄丸又名西黄丸,是清代著名医家王洪绪所创,原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为治疗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之名方。现代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证属痰火热毒积聚的疑难杂症。本人在临证过程中深感此方若运用得当,确有力挽狂澜,药到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