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不同人群130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一DNA进行了检测,阳性结果60例.资料揭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肝硬化(LC)、肝癌(HCC)和无症状携带者(ASC)PCR阳性率均高于急性肝炎(AH),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CAH、CPH、LC、HCC、ASC,患者体内多数有HBV的存在,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乙型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362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的检测,按照不同的乙肝病毒标志阳性情况分级后,进行乙肝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分析研究。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 HBeAg 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97.7%,拷贝数在10^4-10^8之间;HBsAg HBeAb HBcAb阳性组阳性率56%,拷贝数在10^2-10^7之间;HBsAg HBcAb阳性组阳性率54%,拷贝数在10^2-10^7之间;HBsAg HBeAg组阳性率100%,拷贝数在10^7之间;HBeAb HBcAb组3例,有1例阳性,拷贝数10^2;HBsAb组阳性率14.3%,拷贝数在10^3-10^7之间;189例全阴性有2例阳性(1.06%),拷贝数在10^4-10^5之间。结论 HBV DNA在各种模式的HBV标志阳性血清甚至全阴性的血清中均可检出,但检出率相差甚大,从1.06%-100%;HBV DNA乙肝病毒标志中HBeAg阳性者其HBV DNA阳性率及拷贝数较高;HBsAg及其抗体阳性者仍可检出HBV DNA,说明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采集50例乙型肝炎未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粪便和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 ), QIAmp DNA Stool kit 试剂盒法提取粪便总DNA,巢式 PCR 定性检测粪便中乙肝病毒 DNA ( 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定量检测血清和粪便中HBV-DNA。根据血清HBVM 阳性的不同组合(感染模式)将50例患者分成3组,粪便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37例,血清HBsAg阳性46例,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血清阴性者,粪便中HBsAg阳性。 FQ-PCR定量检测血清和粪便HBV-DNA含量分别为4.35±1.49和4.50±1.59。血清HBV-DNA检测,30例阳性(60%),粪便中HBV-DNA共检测出31例阳性(62%)。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04-805
目的: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0例APL患者血液标本(骨髓/外周血)中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0例APL患者血液标本中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阳性47例(94%;47/50),阴性3例(6%;3/50)。正常对照组均阴性,APL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0例治疗后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其中25例患者(25/30;83.3%)的PML-RARα融合基因拷贝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16.7%(5/30)患者复发时PML-RARα融合基因拷贝数明显增高,与初诊时无明显差异。结论: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对APL患者在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春雷 《新疆医学》2013,43(5):29-3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HBV-DNA与Pre-S1抗原相关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和HBeAg,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HBV-DNA阳性率为40.6%,前S1抗原阳性率为37.2%,HBeAg阳性率为28.9%。HBeAg阳性组Pre-S1抗原的阳性率87%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阳性组的Pre-S1抗原阳性率(77.3%)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阴性也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与前S1抗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在实际工作中应联合检测才能较全面地反映病毒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相关疾病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乙肝相关疾病血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与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ASC)2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6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30例、原发性肝癌(PHC)31例及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上述108例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血清的HBV-DN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SC、CHB组及LC组的CD3 (P<0.05)、CD4 (P<0.05)、CD4 /CD8 显著性下降(P<0.01);PHC组CD4 、CD4 /CD8 有显著性上升(P<0.01),CD8 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HBV-DNA阳性组和HBV-DNA阴性组三组比较,CD3 、CD4 、CD8 、CD4 /CD8 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与HBV-DNA载量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DNA定量与免疫学标志物检测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常见模式与HBV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9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和HBVDNA荧光定量(FQ-PCR)测定。结果在111例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标本中,检出HBVDNA阳性者有100例,平均拷贝数为2.85×107/ml;在145例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者为68例,平均拷贝数为8.21×106/ml;在11例HBsAg、HBcAg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10例,平均拷贝数8.57×106/ml;而在211例HBV-M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4例检出HBVDNA阳性,平均拷贝数为7.85×103/ml。结论在各种HBV-M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而血清中未检出HBV-M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  相似文献   

8.
徐岱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8):102-103
目的通过和荧光定量PCR法的对比,试验一种乙肝病毒DNA检测的新方法(PCR试纸条)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评价其应用前景。方法对比检测4组不同HBV—DNA拷贝数的标本,分析PCR试纸条法检测HBV—D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18例〉10^7/ml的标本中检出了强阳性结果17例,27例10^5~10^7标本检出了中等阳性结果23例,在27例10^3-10^5标本中检出弱阳性结果22例,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差异。而28例〈10^3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该PCR杂交试纸条法检测HBV—DNA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HBV—DNA半定量结果,不需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成本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HB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HBV携带者为观察组(90例),根据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含量分为阴性组(14例)、低拷贝组(49例)、高拷贝组(27例),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90例),观察各组受试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和CD4+/CD8+值,外周血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活化T细胞比例,及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阳性率和PD-1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百分比、CD4+/CD8+值、NK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阳性率和PD-1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V-DNA病毒拷贝数的增加,CD3+、CD4+百分比、CD4+/CD8+值、NK细胞比例降低(P<0.05或P<0.01),CD8+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阳性率及PD-1平均荧光强度上升(P<0.05或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HBV-DNA病毒载量与外周紊乱的T淋巴细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临床可动态监测HBV-DNA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89例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和CD~+_8,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比较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间HBV-DNA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率最高,为88.4%;HBV-DNA高浓度组CD~+_3、CD~+_4细胞百分比及CD~+_3、CD~+_4/CD~+_3、CD~+_8比值与HBV-DNA阴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CD~+_8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与T淋巴细胞及HBeAg检测相关性较好,联合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HBV-DNA能提高乙肝的检出率,有助于全面监测乙肝病情及评价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