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的感染率也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数及先天梅毒(又叫胎传梅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妊娠梅毒对妊娠和围产儿的不良影响,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以及治疗时间与先天梅毒儿发生的关系,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改善围产儿预后,近年来收治的48例妊娠梅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年轻女性梅毒患者不断增加,梅毒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极大,为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效果的价值,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成倍增长,妊娠梅毒也不断上升,故为进一步改善妊娠梅毒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等,笔者收集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市各医院进行孕期检查而转来本中心确诊的9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予以抗梅毒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梅毒患病人数的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也相应增多。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晚期流产、早产、死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严重威胁和危害围生儿的生命健康。有文献报道,先天梅毒儿远期精神、智力障碍占40%。  相似文献   

5.
周乐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81-2582
目的探讨梅毒合并妊娠妇女的诊治与妊娠结局,总结分娩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25例梅毒合并妊娠妇女进行诊断与抗梅毒治疗,并统计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梅毒合并妊娠妇女均经血清学确诊为梅毒合并妊娠,其中潜伏梅毒14例(56.O%),一期梅毒6例(24.0%),二期梅毒5例(20.0%)。三组妇女均存在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潜伏梅毒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一期梅毒组与二期梅毒组(均P〈0.01),一期梅毒组与二期梅毒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合并妊娠对围产儿有极大危害,妊娠期内应加强抗梅毒治疗,同时应加强分娩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梅毒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珊  尚玉妹 《河北医药》2004,26(7):566-567
妊娠合并梅毒对围生儿危害极大,易造成流产、死胎、先天梅毒及新生儿死亡,是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对象。现报道我院妊娠合并梅毒2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情况,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回顾调查2002-2004年在我院分娩的5365例产妇中15例妊娠合并梅毒的住院病例。结果 本组调查妊娠合并梅毒的检出率2002年0.11%,2003年0.20%,2004年0.48%,多为潜伏期梅毒。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产前常规做孕期梅毒筛查是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可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妊娠期梅毒对胎儿或新生儿生命与健康的威胁,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妊娠期梅毒的流行特点及抗梅毒治疗对胎婴儿的影响.方法对63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抗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再分为青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观察各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结果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传播途径以性伴侣间传播为主,治疗组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非治疗组低,青霉素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红霉素治疗组低.结论产前检查发现妊娠合并梅毒,给予足量、正规的抗梅毒治疗,可以减少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青霉素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9.
葛元凤 《江苏医药》2012,38(23):2912-2913
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有蔓延趋势[1].其中妊娠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对妊娠影响很大,可致早产、死胎及先天梅毒儿,严重危害孕妇及新生儿健康[2].因此,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为了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几率,确保母婴在分娩中的安全,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梅毒3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抗梅毒治疗对胎儿的影响。方法364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按妊娠期是否进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195例)和未治疗组(16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未治疗组(P〈0.05):妊娠合并梅毒治疗的时间越早,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越低(P〈0.01)。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早期进行规范化治疗,能很好的控制早产、死胎及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荣  阚乃颖 《安徽医药》2012,16(2):192-19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筛查、治疗及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对180例经血清学筛查并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期是否抗梅毒治疗及治疗的早晚,将孕妇分为A组(早孕中孕开始治疗)、B组(晚孕开始治疗)、C组(未治疗),比较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除去选择性引产5例,175例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妇入院即确认死胎的10例,出生1周内诊断为胎传梅毒新生儿33例。A组死胎1例,B组1例,C组8例,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新生儿先天梅毒10例,B组10例,C组13例,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妊娠期及早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严勤  张红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8-180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我院收住的18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资料,其中治疗组12例.进行了规范的驱梅治疗,因故未治疗组6例,比较两组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中,一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17例。治疗组孕妇的新生儿梅毒感染率25%,未治疗组孕妇新生儿梅毒感染率100%。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都应该在首次产前检查中进行梅毒筛查。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早发现及规范的驱梅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梅毒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危害极大,是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对象之一。我院1995~1998年3月共诊治妊娠合并梅毒55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如何提高妊娠合并梅毒的围产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1995~1998年3月在我院...  相似文献   

14.
鲁芳 《黑龙江医药》2010,23(1):142-142
妊娠合并梅毒对母婴危害较大,严重可导致所生的婴儿有先天性梅毒、流产、早产、死胎。但近1/6的此病妊娠可生健康儿。收集本市医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50例住院妊娠合并梅毒病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门诊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和发给健康处方的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结果 2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从28.59%提高到95.23%,焦虑、恐惧的人数从95.23%降低到23.80%,规则治疗率从66.66%提高到100.00%,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71.42%提高到95.23%。结论在门诊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梅毒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降低患者恐惧和焦虑情绪,大大提高了规则治疗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梅毒192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滴度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 PPA )筛查 ,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共192例孕母分娩前外周血检测RPR滴度 ,分析妊娠不良结局 ,比较孕期抗梅毒治疗组(162例)与未治疗组(30例)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 ,畸形、死胎、早产、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升高.孕母RPR滴度≥1:8时早产、新生儿畸形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高于RPR滴度≤1:4者(P<0 .05).未治疗组新生儿畸形、先天性梅毒和死胎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 .05).结论 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 ,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升高;抗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吴剑波  张艳林 《江西医药》2013,(10):860-862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刻给予治疗。观察不同孕期治疗、不同药物及RPR滴度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12孕周之前治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均低12孕周之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血清RPR滴度≤1:8患者的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均低于滴度≥1:1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霉素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红霉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是防止妊娠合并梅毒发生先天性梅毒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围产儿预后,对于改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儿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取得相互信任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同时加强分娩期、产后及新生儿的积极有效的监测护理治疗。结果消除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效果,同时,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结论提高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率,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护理服务,是当前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梅毒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将80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或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未治疗组40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结果8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1例(1.3%)、二期3例(3.7%)及潜伏梅毒76例(9S.0%)。治疗组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均为0,新生儿先天梅毒为7例(17.5%);未治疗组流产8例、死胎8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1例,新生儿先天梅毒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容易误诊。(2)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妊娠期行规范并及早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死胎,明显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疗效,及治疗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发现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是否进行青霉素抗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足月儿与正常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进行抗梅毒治疗效果差异明显,以早孕组治疗效果最佳,不良妊娠结局率最低,与中孕组与晚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进行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低于未治疗组,首次青霉素治疗的早晚与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相关,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