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研制防止膀胱感染的疫苗美国医学生物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可以防止大肠杆菌感染膀胱的疫苗,该疫苗的早期动物实验效果明显。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大肠杆菌感染膀胱时,先要将一种叫作“Adhesin”的表面蛋白附着到膀胱的内粘膜上。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和马...  相似文献   

2.
英国研制过敏症疫苗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可治疗多种过敏症的疫苗。目前,这种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正在研制的这种疫苗是一种转基因细菌。这种细菌与引起麻风病和肺结核的细菌有相似之处,将它注入机体后可使机体不再产生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4):411-411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7/2/8)报道,研究人员模拟细菌组成中,一种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分子,在这种分子的协助下,成功地利用癌症疫苗延迟和防止小鼠的乳房肿瘤。这项策略有助于利用胜肽疫苗减少高风险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世界范围内估计有5百万~1千万人感染HIV,约每250个成年人中有一人,其中育龄妇女超过3百万,受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的传染率为7%~40%,某些母体危险因素似乎增加传染的机会,如CD8 淋巴细胞数偏高,P^24抗原血症,胎盘膜炎症以及CD4 淋巴细胞数偏低,研究表明,约26%的受感染儿在12个月龄时出现艾滋病,另有17%的婴儿在此期闻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因此,为延缓艾滋病的发生,在出生头几周或数月内即能明确有无感染的检测手段甚为必要,然而提示感染的传统抗体筛选试验并不可靠,因而实验室检查面临窘境。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感染宫内垂直传播对母体胎儿有很大危害。妊娠母体处于特殊的免疫状态,即正常妊娠是以Th2型免疫为主,以避免细胞免疫对胎儿的危害;而感染弓形虫后的机体是以Th1型免疫为主来防御细胞内寄生原虫的危害;这两种免疫反应之间的矛盾造成感染弓形虫的母体免疫反应的进一步偏移。这种矛盾的免疫现象也与性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和子宫内局部免疫有关。同时,由于体液免疫各抗体在母体和胎儿的弓形虫感染宫内垂直传播中变化复杂,给疾病诊治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前,院内感染仍成为各医院治疗中非常辣手的问题。医院内感染给病人身心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直至危及生命。为防止今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我们对本院2003.1.-2005.2.期间确诊为院内感染病人细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提醒临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易感人群的防护和消毒,为防止和减少院内感染再发生提供帮助,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避孕方法据英国《医学文摘》报道,未来的避孕疫苗主要目的是:1.提供安全持久的避孕;2.有利于与防病疫苗服务机构相结合。避孕疫苗在人体中作用的环节有两方面:胚胎在子宫内植入和胎儿生长发育过程,可以看出有显然不同,其是一防止受孕,其二是防止怀孕发展...  相似文献   

8.
流感病毒至今仍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为流感病毒易突变,人类至今无法征服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随着现代医学工程的进展,核酸疫苗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核酸疫苗容易快速制备,在爆发大流行时将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流感病毒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流感病毒基因的表达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基因枪注射等方法将其导入机体内,在机体内表达抗原蛋白从而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编码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有效保护小鼠抵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核酸疫苗的产生使疫苗由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 1型和 2型 (HSV - 1和HSV - 2 )可以传播并造成慢性感染 ,致使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后果。若母亲患生殖器疱疹 ,当婴儿在通过宫颈时可能会被感染。生殖器疱疹是造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型传播的重要因素。目前HSV疫苗的研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绩。HSV疫苗的研发主要针对生殖器HSV - 2感染 ,已有几种基于HSV - 2包膜蛋白的亚单位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之所以选择包膜蛋白作为疫苗设计的抗原 ,是因为它们是中和抗体反应的靶位 ,并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一种由HSV - 2糖蛋白D和新型佐剂构成的疫苗在HSV血清阴性的妇女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小鼠模型,为布氏菌疫苗有效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感染布氏菌株动物的脾脏细菌数,比较菌株毒力,筛选出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用布氏菌株。通过最小感染剂量的测定为效力评价的感染剂量提供基础数据。检测动物体内布氏菌增殖情况,确定动物解剖时间。将不同剂量的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小鼠,4周后用布氏菌强毒菌株皮下感染,感染4周后将动物解剖测定脾脏细菌数,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筛选出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感染用布氏菌株,该菌株的皮下最小感染剂量为300 CFU,感染后4周动物脾脏细菌数达到较高且稳定水平。布氏菌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能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免疫剂量与保护力水平之间有较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建立了布氏菌疫苗效力评价小鼠模型,为新型布氏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再以Em的续绦期幼虫泡球蚴的原头节攻击后,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同时设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组。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鼻腔内接种组脾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泡球蚴的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Em重组BCG-Eml4-3—3疫苗接种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8):902-902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r7/6/18)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在一名43岁的美国妇女身上发现了一种新的致命细菌,该细菌可能诱发类似伤寒或疟疾等症状。而科学家之前并没有在任何人类身上发现过这种细菌。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病(CLD)患者易患细菌感染,这种感染可能是直接致命,或由于沉淀而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如肾衰竭、胃肠道出血或脑病。从血液中清除细菌在多形核白细胞吞噬之前,需要血清因子、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包被细菌。已有报道此过程后天的和先天的缺陷与对感染的感受性增强有关,暴发性肝衰竭时看到由于补体缺乏而致的调理作用缺陷。但对CLD患者在这方面尚无详细研究,已有资料还互相矛盾。  相似文献   

14.
正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2016-10-31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幼儿在感染麻疹(measles)数年后,发生致命并发症的概率超出人们的认知。根据德国较早前的研究,未满5岁儿童感染麻疹,引发致命、罕见的中枢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风险(亚急性硬化脑炎,SSPE)是每1 700人中约有一名。而新的研究表明,查看1990年左右,在美国加州麻疹大爆发期间,发现5岁前感染麻疹儿童的SSPE率是1∶1 387。如果是不足1岁感染麻疹的婴儿,他们的SSPE率则上升到1∶600。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超级细菌来自美国据《加通社》报道,加拿大几家医院最近多次从加拿大患者身上发现一种名叫VRE的超级细菌。据分析,患者是在美国医院就医时感染上这种超级细菌的。VRE超级细菌的严重危害性在于它可以抵抗各种抗菌素。医学界指出,大多数带菌者因身体内的免疫...  相似文献   

16.
李文桂 《免疫学杂志》2002,18(B06):66-69,74
重组BCG疫苗是一种新型微生物疫苗。本文综述了细菌、病毒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重组BCG疫苗及其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对母体造成一般性出血且能导致血凝障碍性致命的大出血。胎儿死亡率更高〔1〕,而且胎盘早剥的发生在一些病例中常找不出明显的因素,为了减少和减轻其并发症,以取得良好预后,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资料与分析本文取自...  相似文献   

18.
正据Vuillermin PJ 2020年3月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11:1452-1452.)报道,孕妇肠道菌群中存在人体普氏菌(Prevotella copri),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下降相关。怀孕期间,母体肠道菌群对刺激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缺少某种特定细菌可能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发病风险上升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用套式PCR法检测了27例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3例(11.1%),同时检测了7例抗-HCV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带血HCV RNA及抗-HCV,结果HCV RNA无1例阳性,抗-HCV全部阳性,因此认为婴儿体内抗-HCV是一种由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作为HCV感染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重组微生物-BCG疫苗及其运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BCG疫苗是一种新型微生物疫苗.本文综述了细菌、病毒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重组BCG疫苗及其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