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陶俊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02-103
目的对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式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式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术后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显著长/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试验组患者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上显著短/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明显缩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住院费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较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n=40)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n=50)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发生手术并发症共12例(30.0%),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4例(8.6%),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优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4.
王震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73-3374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中,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粘结性肠梗阻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癌与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可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宋永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48-50+5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腹胀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年、5年无瘤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标本切除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及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与开腹手术一致,但创伤更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可作为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搜集自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内10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手术时间明显比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术后肛门自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开始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胃动素,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手术前的胃动素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86.0%(43/50),与对照组患者的84.0%(42/50)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能够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其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且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较小,更加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最为理想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8.
周兵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42+44-42,44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根治术治疗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与开腹手术的同样的根治效果,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高龄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9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全部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手术率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配合整体护理,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且可降低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率,加快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效果可靠,可明显改善术中各项手术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杨鑫  贺毅 《医学综述》2014,20(17):3258-3259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肾静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40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组(4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皮肾镜取石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地低于开放手术组患者(P<0.05);经皮肾镜取石术组结石清除显著地高于开放手术组率(89.13%vs 70.00%),而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地低于开放手术组(2.17%vs 15.00%;4.35%vs 20.00%)(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佳,安全性好,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追踪随访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肠梗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依次为12.5%、65%;对照组依次为27.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王敬旭  周少英 《医学综述》2014,(14):2629-2631
目的比较术前是否放化疗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1月鸡泽县医院普外科由同一手术治疗组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治疗(非放化疗组)和59例行术前放化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放化疗组)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患者的短期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放化疗组比非放化疗组的手术时间长[(295.1±71.4)min vs(261.0±58.2)min](P<0.05),非放化疗组比放化疗组切除的肿瘤大[(4.1±1.5)cm vs(2.8±1.7)cm]、非放化疗组比放化疗组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多[(12.9±6.5)个vs(8.8±6.7)个](P<0.05),两组手术类型、肿瘤位置、并发症发病率、预防性造口术、组织学病理分期、两组之间距下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肠癌患者,在有术前放化疗条件的医院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式,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初涛 《医学综述》2014,(23):4412-4413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临朐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手术组68例和微创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恢复满意度以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恢复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传统手术组有14例(20.59%)、微创手术组有2例(4.55%)患者术后发生非感染性发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在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技术治疗骨外伤的临床疗效较理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眉山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共87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42例,常规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45例,对上述两组病例对照研究围术期临床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并且术后镇痛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生存质量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9/45)(P〈0.05);随访6-12月,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2.38%vs 6.67%)和远处转移率(2.38%vs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优于开腹组;而在手术彻底性、局部复发率与远期生存率方面与传统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毅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50-151
目的比较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25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和同期25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等术中指标以及术后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镇痛药应用剂数、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t=9.16,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腔镜组术后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数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7.43,t=8.28,χ^2=10.09,t=7.79,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性手术,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路径,总结高龄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18例高龄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经腹部手术治疗组(观察组)61例和经胸部手术治疗组(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切缘癌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切缘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与术后生存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腹部手术治疗高龄贲门癌患者较经胸部手术具有创伤小,对呼吸、循环功能干扰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王勇  黄鑫  唐恬 《中国医学创新》2013,(34):114-11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经腹腔镜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少,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生存率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直肠癌的治疗中,经腹腔镜操作在近期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远期效果与开腹手术无差异,临床在具体的运用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较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更好地应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02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25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0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120例未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术后生存率、吻合口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100 mL)、1年内复发率、3年内生存率、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在吻合口漏、排便功能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有效减少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临床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