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健身气功与三调顾名思义,利用气功的手段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它在气功中的三调合一、融会贯通重点是以调形为主,通过形正、气顺、意宁到精盈、气盛、神旺,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延年益寿的目的。由国家体委创编的《健身气功》最初四套,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九套,都是从古代导形的精华中,通过挖掘继承去伪存真,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性及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泰东 《现代养生》2013,(13):14-15
我的体会一、三调合一是气功太极拳的灵魂,是练功由浅入深的最重要手段,只有能真正做到三调合一、融会贯通,即三调中第一阶段的调形为主,配合心意及呼吸,第二阶段以调息为主配合心意及调身,第三阶段以调心意为主,在心意的主导下真正做到内三合及外三合,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二、调身是基础,在调身过  相似文献   

3.
气功美容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之法,它通过调意、调息、调形来达到健身防病祛病。气功不但能健身,而且还有很好的美化容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称为导引、吐纳,与针灸、按摩、中草药并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保健措施,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内经·素问》载:“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中医理论中,将精、气、神三者作为人体生命活  相似文献   

5.
在养生方面,书法和气功都具有相似的功用,即通过锻炼来提高和增强人体的元气。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书法迷和书法家,他对习书曾有这样的名言:“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这里说的“收视返听”和“绝虑凝神”,是指习书者习书时心要完全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思想高度集中。在姿势方面他说:“肩欲其平”,“身欲其正”,“两手如抱婴儿”,“两足如踏马镫”。这“肩平”、“身正”、“手抱”和“足踏”,都是有利于身体正常发展的,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个保持体质正常不退化的锻炼。 凡在做气功或打太极拳前,要做一些准备动作,必须排除一切杂念,做到三调,即调神(心)、调气(息)、调身(形)。我们习书前也要做些相关的准备工作,即:“收视  相似文献   

6.
<正>导引行气又称为气功,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也与中医关系甚为密切。它和汤药、针刺、灸焫、砭石并称为中医五大治疗方法。《黄帝内经》认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后世医家为了延年益寿,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的导引方法更是数不胜数。谈到导引行气,就离不开精、气、神,又称为形、气、神,其中"气"是"精"和"神"之中介。中医讲"正  相似文献   

7.
针灸、按摩、敷贴、药熨、气功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就是基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又是联系全身的径路,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经气,因而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也是经气的活动。《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故防治疾病的关健也在于“调气”。经气调和则经络就能发挥协调阴阳的作用。《灵枢·宫能》篇说:“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强调了“调气”要明确经络的重要性。针刺  相似文献   

8.
正吕曰:"还丹既已知矣,所谓炼形之理,可得闻乎?"钟曰:"人之生也,形与神为表里。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形中之精以生气,气以生神。液中生气,气中生液,乃形中之子母也。水以生木,木以生火,火以生土,土以生金,金以生水。气传子母而液行夫妇,乃形中之阴阳也。水化为液,液化为血,血化为津,以阴得阳而生也。若以阴阳失宜,则涕、泪、涎、汗横出,而阴失  相似文献   

9.
气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颗瑰丽明珠。在万紫千红的气功百花园中,黄仁忠老师创编的空劲气功是独树一帜的奇葩,而“空劲气功外气调气补气法”又是这朵奇葩中的精蕊。空劲气功外气调气补气快速提高功力的方法,是我国气功界从未公开于众的“给功”方法,是空劲气功这一瑰宝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0.
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血流通,百病不生。站在气的角度来讲祛病原理,只要我们通过锻炼,使得身体里气血流通了,正气足了,很多病自然就好了。中医也好、气功也好,我们经常说人天整体。人和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和社会是一个整体,作为人本身,形气神又是一个整体,我们今天先讲讲整体观。  相似文献   

11.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许多中老年人想练功健身,但又怕练不得法而走火入魔。那么初学练功者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气功健身的特点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古今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第一步是调心,就是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练功时必须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时间和地点固定。先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免影…  相似文献   

12.
书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书法,既繁荣了祖国的传统艺术,又是一种健身活动。 书法活动类似太极拳、气功等传统养身法。太极拳和气功都注重神、意、气、势,要意、眼、身、手一齐俱动,达到“形神合一”。书法活动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及分析临床上治疗偏头痛患者过程中,应用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方案得到的成效。方法:选取病例72例,这些患者的疾病类型为风寒型偏头痛。为了分析偏头痛患者落实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随机分为运用不同方案的两组,一组进行针灸单一治疗(参照组),另一组进行联合治疗,即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研究组),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结束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总体治疗有效率、疼痛VAS评分、脑动脉血流速度方面,相较于参照组单一的治疗结果而言,研究组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临床治疗风寒型偏头痛患者过程中,落实针灸、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积极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头痛程度,是一种可以推广运用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这位老妇患的是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气功确有强身祛病的作用,它起源于古代的“舞”,与宗教理论相融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并掺杂进了一些迷信的内容。有些心理状态不稳定的人,很容易受到暗示,竭力去追求所谓高境界,这时就容易“走火入魔”,发生精神障碍。其实,心境平和地去练习气功,调身、调心、调气,对于人的健康是很有益处的,只是不能过分追求,更不能把它“神化”。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6.
癔症调治功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乃至三调合一的练习,能够增加正向引导,舒缓患者心理压力与精神紧张,减少发作频次,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癔症的预防与治疗具有积极作用。静卧放松功:恬淡虚无安心神本功法依托中医气功的经典功法放松功,采取平卧式,并遵循中医经典著作《素问》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原则,通过静卧放松,调畅气血,安定心神。  相似文献   

17.
二、气功锻炼有益人体健康的现代诠释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气”系统的活跃程度不同。人到老年以后,气的系统衰老,元气耗损,经络不畅,就像公路一样需要维修和清理,到不能再修正,气路彻底不通,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对老年人来说,锻炼气功,修复气路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正>空劲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种功法,是一门修炼强身、健康益寿和发放外气治疗型的功法。在自我强壮、自我反馈疗法的基础上修炼出功夫。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修炼内外气为本,是一门完整的有系统修炼的功法。空劲气功内容博大精深,它的精华套路"五指调身法"的练习被称作为"过三关"。自从"五指调身法"在2007年公开于世以来,  相似文献   

19.
气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颗瑰丽明珠。在万紫千红的气功百花园中,黄仁忠老师创编的空劲气功是独树一帜的奇葩,而空劲气功外气调气补气法又是这朵奇葩中的精蕊。空劲气功外气调气补气快速提高功力的方法,是我国气功界从未公开于众的给功方法,是  相似文献   

20.
调心刍议     
调心与调身、调息同属气功修炼的三大重要内容和方法.调身、调息离不开调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调心的作用更为重要.各派气功对调心都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