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一组以睡眠时呼吸异常为特征的疾病。SDB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中枢性睡眠呼吸障碍(central sleep apnea,CSA)、睡眠相关低通气障碍和睡眠相关低氧血症。SDB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表现具有较强的个体性,评估参与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并给予有针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作为一种世界流行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增加。OSA的主要特点是上气道反复塌陷,由此引起反复的呼吸暂停、低通气和频繁血氧饱和度下降,进而引发睡眠片段化、睡眠结构紊乱,患者通常伴有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的睡眠片段化和微觉醒状态与许多慢性疾病结局相关,比如高血压、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病等。另外,OSA还与肿瘤密切相关。随着OSA和低氧血症严重程度的增加,相关的多种肿瘤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也增加,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等。论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概况、与肿瘤相关的统计学证据进行综述,并讨论了OSA与肿瘤相关的分子机制、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肿瘤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睡眠呼吸障碍大体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及睡眠相关低通气.OSA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引起的呼吸紊乱.研究显示,14%的男性及5%的女性患有OSA[,而且OSA人群伴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代谢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比例较一般人群高[2-4].  相似文献   

4.
肥胖与OSA之间的关系是睡眠呼吸疾病领域一个新的热点,目前尚不清楚两者是因果关系还是伴随关系。肥胖胜过其他颅面畸形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OSA 的频率与严重程度与体质量指数和肥胖相关,现就OSA与脂质代谢紊乱、脂肪肝、代谢性炎症、氧化应激四个方面的关系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被低估的上气道疾病,是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危险因素,实施OSA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道睡眠监测(PSG)是OSA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流程繁琐、测试环境受限、使用成本高,是临床诊断OSA的限速瓶颈。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home sleep apnea test,HSAT)虽解除监测场景的限制,但胸腹带束缚仍会影响患者睡眠。零/低负荷睡眠监测具有舒适、可重复性好、缩短疾病确诊的时间窗等优势,成为提升OSA患者检出的重要补充途径。本文从零/低负荷睡眠监测技术的种类、基本工作原理、适用场景及人群、评估准确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OSA在家庭级别的早期预防及检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1990年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3卷4期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专辑。本文综译两篇关于小儿阴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生理、病因、表现、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问题。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脂肪因子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分子,广泛参与到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过程中,被认为与OSA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本文将对部分脂肪因子与OSA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评价国产Ⅲ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共纳入121例疑患OSA、且无严重基础疾病的非复杂成年人,研究对象在睡眠实验室同步完成Ⅰ型(Philips Respironics,Alice 5/6)及Ⅲ型(怡和嘉业,PolyWatch YH-600B)睡眠呼吸监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Kendall相关系数、Kappa 值等统计方法,评价两者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基于Ⅲ型监测仪判读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Ⅰ型监测结果相关性佳(r =0.904,P <0.001),但显著低于Ⅰ型监测结果(28.1次/h vs 37.2次/h,P<0.01), 做Bland-Altman图分析,AHI之间差值为4.50±11.85)次/h,一致性界限为-18.73~27.72。区分OSA严重程度时(无、轻度、中度、重度),Kendall相关系数为0.92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31,均提示诊断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诊断中-重度OSA时,III型监测仪的敏感度93.9%,特异度93.2%,阳性似然比13.8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在非复杂成人受试者中,国产Ⅲ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PolyWatch 诊断OSA、尤其是中重度OSA时具有较好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同其他Ⅲ型设备一样,其倾向于低估OSA病情。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导致身体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目前的研究证实OSAS是致高血压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并被列为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致病因素[1]。动物实验发现,夜间反复发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事件在1~3个月内可使受试动物的血压无论在清醒或睡眠状态下均升高;当消除OSA事件后血压在1~4周内又回落至正常水平。若在夜间给予狗声觉刺激并保持其上气道通畅,虽无OSA事件发生,狗的微觉醒次数及血压急性升高程度仍与OSA事件存在时的情况一致,然而日间血压却不升高[2]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引起口鼻气流量降低甚至暂停,造成夜间血氧饱和度降低的综合征[1].当前OSA的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2]是基于多导睡眠监测(PSG)中整夜的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大小而定(即轻度:5<AHI≤15;中度:15<...  相似文献   

11.
由上气道阻塞导致的睡眠呼吸功能障碍包括鼾症(snoring)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一类常见疾病。由于病因纷繁复杂,加之造成气道阻塞平面部位的不同,使得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人们对OSA认识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 H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睡眠呼吸疾病,可累及心血管、神经、代谢及内分泌等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 DNF)是由脑组织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在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近年来研究较多。越来越多证据表明,B DNF在OSA HS很多并发症中表达常有异常。论文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对B DNF在OSA HS并发的多个系统及器官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拓宽可能存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OSA患者120例和非OSA患者60例,查阅其病程记录及相关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sleepapneaOSA)是一种上呼吸道各段在睡眠时发生阻塞所致的伴有缺氧症状的综合性疾病,一般指在睡眠过程中发生呼吸暂停10秒或10秒以上,或每小时5次或每8小时睡眠中有扎次以上。它涉及神经肌肉、呼吸及心血管多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交活动。咽肌结构及上呼吸道特征咽肌是参与呼吸运动的辅助效应肌,受脑干呼吸中枢的调节,控制咽腔的大小及其开放度。绝大部分OSA的发生系烟部闭塞所致,通过对咽肌的生物化学检测,依肌纤维及肌浆球蛋白的同功酶含量,可分为Ⅰ型(慢收缩型)及Ⅱ型(快…  相似文献   

15.
舌根后坠导致喉咽气道狭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常见原因之一。舌根后坠已被认为是颏舌肌紧张性减弱所致,其治疗方法有上、下颌骨前徙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治的睡眠障碍患儿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8岁。同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得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及Dx-ph监测得出直立位Ryan指数和卧位Ryan指数。结果 12例OSA患儿中Ryan指数阳性8例(7例直立位阳性,1例卧位阳性),阴性4例;10例非OSA患儿中Ryan指数阳性2例,阴性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HI与直立位Ryan值呈正相关关性(r=0.603,P=0.003)。结论 儿童OSA与LPRD有一定的相关性及共患率,且主要是直立位咽喉反流。  相似文献   

17.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SDB)的人群发病率逐渐升高,而且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鼻塞、张口呼吸以及呼吸暂停缺氧等可影响小儿的颅面、鼻腔、生长及智力发育以及行为异常。因此,应尽早诊断和治疗儿童SDB,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合理有效地治疗可以减轻或完全缓解患儿打鼾、呼吸暂停、睡眠中的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肿瘤患病率存在相关性。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OSA与肿瘤发生和进展相关,目前研究表明其机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免疫功能异常、外泌体、低氧诱导因子(HIF)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PSG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伴高血压(HT)患者睡眠呼吸指数及同步血压变化分析其与单纯OSA、HT差异,揭示其变化的特征。方法:PSG与动态血压分别监测2012-2013年确诊的单纯HT(45例)、单纯OSA(50例)及OSA伴HT(56例),比较3组睡眠呼吸参数及同步血压,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T组及OSA组比较,OSA伴HT组AHI增加(P<0.01),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AI)、觉醒时间(WASO)及N1期占总睡眠时间(TST)比例显著增多(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慢波睡眠期(SWS)及REM期(REM)占TST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经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后,与单纯OSA组比较,OSA伴HT组昼间平均收缩压(dMSP)、昼间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昼夜平均收缩压差(△SBP)、昼夜平均舒张压差(△DBP)明显增加(P<0.05)。AHI、ODI、AI、WASO及N1期占TST百分比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SBP/DBP)呈正相关(P<0.05),与MSaO2、LSaO2呈负相关(P<0.05)。血压变化主要发生在REM时相增多的睡眠后期,该血压以DBP升高为显著特征,并伴有SaO2降低。结论:OSA伴HT睡眠呼吸指数与OS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睡眠期血压变化密切相关;AHI是OSA伴HT高危因素;CPAP可显著OSA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PSG是判断OSA伴HT病程发展和预后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患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生的低氧血、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OSAHS可导致白天嗜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