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4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对照组(72例)、研究组(7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入院时、术前1 h、术后8 h与24 h时VAS疼痛评分,便秘、下肢静脉血栓、排便时间、下肢深静脉流速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出院前生活质量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前1 h、术后8 h与24 h时研究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便秘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95.83%),对照组(81.94%),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中,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强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8%,对照组26%,观察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对照组2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直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能够降低便秘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频量化指导踝泵运动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量化指导踝泵运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肿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舒适度评分、自我效能评分(GSES)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关系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LEDVT)、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住院环境、护理技巧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视频量化指导踝泵运动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及自我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便积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形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14d后,研究组患者排便积分由(2.48±0.49)分下降到(0.97±0.50)分,对照组由(2.46±0.53)分下降到(2.0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中理想便型由14.52%(9/62)上升至70.97%(44/62),对照组理想便形由12.90%(8/62)上升至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81%/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作用,能有效改善排便积分及大便性状分型,患者微创术后便秘及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79-980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肢肿胀疼痛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股静脉血栓形成、肺感染发生率以及凝血4项指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3.26%(P0.05),肺感染发生率25.58%低于对照组55.81%(P0.05),病死率2.33%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中的面对、回避分别为(26.37±3.66)、(26.22±4.21)分,高于对照组的(20.06±4.22)、(18.33±4.08)分(P0.05),而屈服为(7.23±2.61)分,低于观察组的(10.25±2.94)分(P0.05);护理前,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PT、APTT、TT指标均较护理前上升(P0.05),且FIB指标均较护理前下降(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对凝血指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下肢骨折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的下肢骨折护理下给予预防性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压疮率、便秘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下有效地降低了老年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9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42.71±11.36)分、舒适度得分(40.58±10.52)分,对照组满意度得分(29.07±8.26)分、舒适度得分(30.38±8.13)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干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中药贴敷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则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胀、粪便形状、自发排便以及排便费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排便时间及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能够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化疗的淋巴瘤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化疗后24 h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7 d及15 d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在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HA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栓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DVT预防相关知识得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优良率、腓肠肌疼痛(Homan征)发生率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DVT预防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6.5±10.8)分,高于对照组(80.8±11.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0,P=0.022);干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8.6%,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5);干预组Homan征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1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DVT发生率为7.1%,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结论:协同护理能够提高老年HA术后患者DVT预防相关知识水平,改善髋关节功能,对预防患者下肢DVT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4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74例)和实验组(7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骨科手术期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痛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老年患者机体生理功能蜕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烟酒嗜好、骨折部位、下肢深静脉曲张、手术创伤较大等是导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对照组下肢DVT、肿痛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肺栓塞,实验组1例,2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瑀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37-5038
探讨护理对老年骨折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将180例老年骨折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积极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研究组压疮、尿潴留、尿路感染、便秘、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骨科老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便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周排便次数、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时间及肺部症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胸闷、心悸、喘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合并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排便,改善肺部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7)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7)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有积极作用,可加速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一般排便情况、症状分级评分以及结肠传输试验检查钡条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且平均每周排便次数较为正常,而对照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时间大于25min,平均每周排便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ristol评分和C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钡条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右结肠区和左结肠区的钡条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区的钡条数目差异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饮食、情志护理以及各种中医护理技术运用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实施前,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凝血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术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116-3117
选取我科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骨折长期卧床伴有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1.2±5.3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9.5±11.2分,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折卧床便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5.9%;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3%。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生活质量(SF-36)分值、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干预后VAS显著低于干预前、SF-36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VAS更低、SF-36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