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Sturm光锥理论在视光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视光学专业中多门课程都涉及到Sturm光锥的内容,通过它进行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检查。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并不能对其进行透彻理解,以至在临床应用中出现各种错误,现撰文分析Sturm光锥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大多数屈光不正眼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则性散光,散光眼的屈光界面即为复曲面,故分析Sturm光锥对于散光眼的屈光检查也有一定帮助。1光线形成Sturm光锥的投射轨迹以顺律散光眼为例,平行光线透过眼的屈光体系,垂直向的曲折力强,为强主经线。而水平向的曲折力弱,为弱主经线。当垂直向的光线已聚焦时,水平向的光线尚处在汇聚的过程中,故在垂直方向光线聚焦处形成一较为明亮的横向聚焦线,称为前焦线(或第一焦线)。前焦线的前方和后方的光束因垂直方向汇聚力大于水平方向的汇聚力,呈横向椭圆形。越过前焦线后垂直方向的光线成为分散光线,而水平方向的光线仍为汇聚光线,在某截面处两径向光线的分散和汇聚力相等,则光束为圆形,称为最小弥散...  相似文献   

2.
根据干涉对平面机构工作空间的影响,利用避免干涉设计方法,以平面3 RRR型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具有最大化工作空间的新型平面3 RRR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在建立杆件的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机构干涉产生的条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杆件形状系数α1和α2变化对平面并联机构空间范围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了该新型平面机构的工作空间范围曲面,计算绘制了空间干涉范围图形。此外,使用解析方法对该机构的奇异位形进行了分析。解决了最小化机构运动干涉的问题,对机构运动空间进行了最优化,该最优化设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平面机构。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条件下,椭圆锥与平面的截交线为圆。基于这一事实,两圆之间的连接曲面可能是椭圆锥曲面的一部分。本文对两圆之间连接曲面属于上述曲面的条体作详尽分析,并根据给定两圆半径和它们的相对位置,推导出两圆所在的椭圆锥曲面方程,且精确地定出截切平面的位置。本文还推导出截交线的展平线方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导出了圆柱齿轮齿曲面上的主方向和相对主方向之间关系的一般方程式,从而可判断圆柱齿轮啮合时主方向和相对主方向是否重合,为深入分析齿曲面接触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价值。方法:对本院收集的74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行64层螺旋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 MPR)和曲面重建( CP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曲面重建图像的顺利获取率为91.5%。64层螺旋CT以及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度为98.2%,灵敏度为100%,取得的特异度为95.3%。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以及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能够对阑尾进行准确识别,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6.
吴承玉  李文 《中医学报》2011,(6):671-672
目的:探究"肾主纳气"理论的历史源流.方法:梳理、归纳、整理春秋战国、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有关"肾主纳气"理论的发展轨迹.结果和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该理论的萌芽阶段,汉代开创了补肾纳气法治疗喘证之先河,宋代明确提出"肾不纳气",明清时期该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19例临床诊治需要行多平面重建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标准冠状位或(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并根据临床要求于操作台或工作站实施斜面及曲面重建。结果表明,多排螺旋CT可获得高质量的多平面和任意曲面重建图像,能够显示整个感兴趣病变的形态,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病灶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提示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图像能提供独特的解剖信息和相关病理征象,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及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病"等范畴,是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众多脾胃病专家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瘀论治等不同的观点。该文试图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的角度论述CAG的病因病机,为中医药防治CAG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成像对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及其在面神经管解剖研究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例正常人与14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图像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对33例正常人(66耳)各段进行测量。结果:33例正常人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在轴位扫描图像上显示最优,面神经管垂直段在矢状位重建MPR图像上显示最优。曲面重建图像可同时显示双侧面神经管。14例患者中有9例能良好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结论:螺旋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技术有利于面神经管的显示及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提出平面场的梯度等于曲面切平面上H面最大斜度线对H面倾角的正切,以构作最大斜度线取代求偏导数。  相似文献   

11.
利用ICP-AES测定食管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所得数据进行常规均数;检验,发现Cd,Cu,Co,Mn,Ni,Se,V,Cu/Zn在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和判别方程,其方程回代检验,判别准确率达91.7%。以筛选后的四元素Cd,Co,Cu,Ni进行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对第二主成分作图,患者组与对照组能明显分区。为疾病诊断和预报提做根据。  相似文献   

12.
以变半径球球面的球心运动轨迹曲线在圆柱面上的投影作为过滤带曲面的构型方法,分析其变化规律并给出几何与数学构造。  相似文献   

13.
SOD富硒枸杞对运动小鼠心肌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OD富硒枸杞对游泳小鼠心肌Se、Cu、Zn、Fe、Mg等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给实验组小鼠加服SOD富硒枸杞液后,使其剧烈运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Se、Cu、Zn、Fe、Mg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给药组小鼠心肌Se、Cu、Zn、Fe、Mg含量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SOD富硒枸杞可补充心肌组织因运动丧失的一些微量元素,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弹性印章,低密度聚乙烯为材料,在平面、一般曲面乃至毛细管的微突起上微模塑出了清晰的微条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特征抽取的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主分量分析(PCA)和核主分量分析(KPCA)抽取入侵特征,再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检测入侵。其中PCA对输入特征做线性变换,而KPCA通过核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利用KDD 99数据集,将PCA-SVM、KPCA-SVM与SVM、PCR、K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不降低分类器性能的情况下,特征抽取方法能对输入数据有效降维。在各种方法中,KPCA与SVM的结合能得到最优入侵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颅底骨性结构在头颅表面各个方位投影位置,为鼻咽癌放疗设野和颅底手术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建立颅骨的三维空间坐标系统,在特制定颅器上以32个成年国人水平锯开的颅骨标本为测量对象。结果:测出了各相关结构的三维空间坐标值;制作出了与鼻咽癌放疗有关的部分结构在颅正面、两侧面和顶面的平面直角坐标(投影)图,使其位置和位置关系一目了然;同时还介绍了测算各结构点与颅表间深度和各结构点间连线与3个基准坐标面角度的方法。结论:各投影图可作为鼻咽癌放疗设野或病历记录的基本图形;可用数值来表示设野范围;使鼻咽癌的设野更加简便、灵活、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10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选定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溶栓治疗,测定溶栓前后其血清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铁、锌、铜含量升高,而锰、硒、铬、钴、镍、钒、钼的含量降低;治疗后铁、锌、铜、锰、钴含量明显降低,而硒、铬、镍、钒、钼均出现升高.结论:溶栓治疗能使急性心梗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使临床症状出现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8.
血清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264-1266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病人血清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评价微量元素在DN诊断中的作用,比较不同肾功能情况下微量元素的浓度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所有入选者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根据公式:Ccr=(140-年龄)×2.12×体重×K/(血清Cr×体表面积)计算得到,公式中K=0.85(女)或1.0(男)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所有入选病例血清铁、硒、锌、锂浓度。结果:分析显示,微量元素与肾功能指标间具有相关关系(P<0.05),说明微量元素和肾功能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判别函数对DN患者的判别正确率为87.8%,对非DN患者的判别正确率为94%,总的正确判别率为72.5%,说明判别函数具有一定的判别能力,且敏感度较高。结论:DN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肾功能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血清微量元素对DN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对于小儿腹泻的预防及辅助疗效,分析微量元素对于小儿生长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0年上半年于我院产科顺利分娩后42d检查的200例健康婴儿,另外选择同期因不同因素造成腹泻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婴儿组随机分为微量元素组A与对照组A,腹泻小儿分为微量元素组B与对照组B。对照组A不强调任何微量元素的使用,对照组B使用治疗小儿腹泻的方式,不强调微量元素的使用。微量元素A组自出生起嘱家属每日按照小儿基本膳食摄入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B组在基本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每日开始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全部观察对象均进行随访12-16个月,对比婴儿组腹泻发生的次数,另外比较腹泻组小儿腹泻发生次数以及疗效。结果在随访期间内,健康婴儿组中对照组A在排除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情况下显示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微量元素A组;而微量元素B组小儿的腹泻一次性有效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其疗效优于对照组B。另外微量元素A组,B组的Fe、Ca、Mg平均水平高于对照A组,B组。结论微量元素对于小儿腹泻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减少因营养不均衡造成的腹泻,同时对于治疗小儿腹泻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在临床可以广泛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