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冠心病(CAD)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虽然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病人的病痛,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无复流、进行性心功能下降等,这些都是影响病人近期预后和远期心源性死亡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在解决上述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药方面综述了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当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明显增加~(〔1〕)。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AMI患者得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也使得AMI患者PCI术后相应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当中所占得比重也显著增加了。1 AMI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成为AMI的重要治疗手段。但PCI没有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且支架本身还存在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也从传统的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发展到AMI介入性治疗后的康复。本文就AMI介入治疗术后的康复运动疗法及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7例左主干狭窄≥50%的冠心病ULMCA患者给予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27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0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ULMCA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用于冠脉狭窄大于70%及有明显症状的冠心病(CHD)病人,血管再通率高,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可明显提高,但PCI术后冠脉极易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影响其介入疗效。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本研究从新医学模式角度综述PCI术后心脏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狭窄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8%~10%,抗栓药在其卒中复发或死亡方面的预防作用很有限,在重度狭窄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年缺血性事件复发率高达40%以上。尽管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超过1/3的再狭窄发生率成为困扰研究人员的最大问题。药物洗脱支架已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再狭窄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并迅速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支架。  相似文献   

7.
肾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肾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PTRA)和支架植入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变化规律,选择经肾动脉造影证实有肾动脉狭窄(>50%)的高血压和(或)冠心病患者,对其狭窄的肾动脉施行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PTRA)和支架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改善情况。结果:介入组较对照组心血管病事件明显减少,认为介入疗法对有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6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上述入选者均需填写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依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心脏康复质量良好组(143例)与心脏康复质量不良组(25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康复质量不良组CQQC中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总分均明显低于心脏康复质量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介入支架个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术后心肌梗死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康复质量不良组年龄(≥80岁)、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3支)、介入治疗次数(≥3次)、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吸烟、便秘占比均明显高于心脏康复质量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80岁)、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3支)、介入治疗次数(≥3次)、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吸烟、便秘为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介入治疗次数、不合理饮食等均为影响老年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临床可通过加强饮食、运动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心脏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9.
进口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1977年Gruentzig首次成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当今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而PTCA术带来的最大困惑是术后高再狭窄率,20世纪80年代人们致力于激光、旋切、旋磨等技术研究,但收效甚微。1986年Puel和Sigwart在人体内成功置人第1枚金属支架后冠脉内支架置人术迅速普及应用,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支架术后再狭窄问题仍未得到满意解决。2002年美国强生Cordis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1种药物洗脱支架Cypher,将冠心病介入治疗引入了药物支架时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率从PTCA的30%~50%下降到5%水平,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临床干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三种,但实际上心脏康复治疗的作用在冠心病患者的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还是重在疾病的下游治疗,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工作还很不完善、很不到位。本文谈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的价值、目前面临的困惑以及如何规范开展心脏康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翠英  李会利 《山东医药》2006,46(13):84-8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其手术简便、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效果可靠,但术后易发生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对232例冠心病患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占8.6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肾动脉狭窄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难治性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但介入治疗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类并发症。本院2011年12月对1例冠心病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右下肢急性动脉血栓,再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经对症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于第25天出院。现对其术后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并已行PCI出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个人意愿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选时和运动治疗6月后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的相关指标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6个月运动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2max)、氧脉搏(O2pulse)、最大运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AQ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冠心病介入术的广泛应用使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术后患者仍存在心绞痛复发(20%~30%)[1]、支架内再狭窄、慢血流(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本课题组以已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证)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丹芪益心饮口服,结合调气导引护心法干预,考察其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经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周左右再行颈动脉支架术(CAS),手术前后均进行水化以保护肾功能,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mRS)、肾功能,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心肌梗死、脑梗死并复查造影观察支架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成功行分期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显示血管通畅,狭窄解除满意,手术前后患者mR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次介入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PCI术后3d出现原脑梗症状加重,紧急行CAS术,预后良好。虽有1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窦反射,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无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支架侧脑梗死。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后行CA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介入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血管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直径和形态,残余狭窄率10%。2例患者颈动脉支架于球囊扩张后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7例患者使用保护伞收集到多枚淡黄色粥样硬化斑块,1例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狭窄于手术中使用球扩支架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患者术后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准备工作,合理利用血管内支架介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疗法对于冠心病患者预防心脏突发事件的效果。方法:对172例冠心病患者,给予院内综合康复医疗3~6个月,出院后坚持并随访2~6年。结果:有3例(1.74%)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原性摔死(SCD)等心脏事件,而同期168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后,有16例(9.54%)发生心脏事件。结论:冠心病经长期综合康复医疗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未经康复医疗的冠心病低。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然而,PCI治疗面临着支架内再狭窄的巨大挑战。支架内再狭窄(ISR)通常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随访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血管内径再次狭窄≥50%。在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其中,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支架置入术后通常要考虑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两方面的问题。为防止支架内再狭窄,近年临床上普遍采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然而,药物洗脱支架虽然能降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由于药物及涂层本身同时抑制了支架表面的内皮化,从而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械材料的不断改进和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PCI治疗的指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研究显示,随着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升高,PCI术后不良反应也随之升高[1],因此,明确接受PCI治疗术患者术后死亡率与自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对相关危险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