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罗薇 《当代护士》2007,(5):100-101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神经症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从2006年3月-2006年10月在精神科病房住院的164例神经症患者及135位家属,其中78例患者只接受健康教育(PO组),86例患者(PR组)及其135住家属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应用出席率、健康教育满意度和住院满意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PO组出席率、PR组出席率和家属组出席率分别为:81.3%,90.1%和61.3%;PR组平均健康教育满意度(4.42)和住院满意度(4.38)均高于PO组(相应分值为:3.89和4.02).结论 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较单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短期效果好,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已广泛作为各种血管性疾病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对神经症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国内已有报道,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症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本文应用TCD分别检测33例神经症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3例神经症患者主要来源于我院门诊、简易病房,全部病例均经专科医生根据CCMD-2诊断标准而确诊;其中抑郁性神经症5例,焦虑性神经症8例,广泛性焦虑症5例,癔症性躯体障碍2例,强迫症5例,神经衰弱8例。其中男11例,女22例,年龄15~61岁,平均35.66岁,病程4个月~20年。35例正常志愿者,男12例,女23例,年龄18~63岁,平均36.78岁。两组对象均无高血压、动脉硬化,无脑血管病史,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安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神经症性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一级、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各1家的门诊科室≥16岁患者,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is Interview-3.0, CIDI-3.0)对其进行神经症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神经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72例患者中,共检出神经症患者40例,检出率为10.8%,其中特殊恐怖症(5.6%)和强迫症(3.8%)较多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于40岁、受教育年限≤6年、女性是神经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合并神经症性障碍多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神经症误诊为躯体疾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 ,工业现代化和人口剧增与拥挤 ,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社会应激的增多 ,各种神经症的发病也明显增多 ,但首次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的患者中 ,有很大一部分曾辗转就诊于非精神卫生专门机构 ,常被误诊为躯体疾病 ,从而延误了治疗 ,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本文对 86例被误诊的神经症患者的原因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病例组 选 2 0 0 0 - 0 1~ 2 0 0 0 - 12来我院首诊的患者 ,应用 CCMD- 2 - R进行诊断 ,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且曾在非精神卫生专门机构诊治过的 86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2 .2岁±13.1岁 ,其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理性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神经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方便取样调查30例焦虑神经症患者把理性情绪疗法作为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焦虑神经症患者提供的心理治疗.结果 治疗12周后,26例焦虑神经症患者中痊愈15例(57.7%),显著进步6例(23.1%),进步4例(15.4%),无效1例(3.8%).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80.8%,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96.2%.HAMA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神经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神经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7例神经症患者按住院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给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月、6月,用自编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精神病护理观察量表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及出院后3月6、月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时精神病护理观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干预能提高神经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我院长期门诊治疗的122例神经症患者的眼药依从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3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完整资料的神经症患者122例,男48例,女74例,年龄17~70岁,平均38.8岁。文化程度:文盲、小学24例,初中44例,高中46例,大专以上8例。122例中焦虑性神经症43例,抑郁性神经症32例,强迫性神经症11例,疑病性神经症3例,恐怖性神经症2例,意症8例,神经衰弱3例,神经症性反应9例,未确定类型者11例。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1985年所订“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这几种类型神经症患者治疗主要应用苯二氮类…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国内大多数综合医院对神经症及精神病患者治疗都是采取单纯门诊心理咨询方式,这一方式的应对己难于满足社会的精神障碍服务需求,成立开放式心理病房是否可行?目的探讨建立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患者的新型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对象选择2000-07/2003-07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病房住院的各类神经症患者688例,精神病患者112例,其中男523例,女377例,年龄11~80岁,平均年龄(42±8)岁,平均住院(17.0±6.5)d.方法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包括病房敞开式,建立支持系统,人性化约束,集体健身,精神支持等方法.由经过培训过的精神科医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经过2个月康复指导的各类神经症及精神病患者900例进行疗效评定.对其中169例抑郁症患者在治疗2,4,8周时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169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②900例患者疗效评定结果.结果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管理模式具有患者生活自由、可保持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好等特点,900例各类神经症及精神病患者基本恢复正常531例(59.0%)、显著好转264例(29.4%)、好转81例(9.0%)、无效24例(2.6%),总有效率97.4%,无一例发生意外.169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32.3±3.6住院治疗2周时为17.4±4.2;治疗4周时为11.5±4.8;治疗8周时为5.8±3.6;治疗2,4,8周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治疗的900例各类神经症及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4%,并无意外发生,169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综合医院建立开放式管理的心理病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一种行为疗法,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等慢性心身疾病的康复治疗犤1犦。作者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该技术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9月~2001年10月门诊和住院病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版(CCMD-2-R)的神经症患者和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其中,28例病人因不能坚持治疗或无效而脱落。完成治疗130例。神经症病人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19~62岁,平均(39.8±12.9)岁;文化程度:小学15例,中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治疗联合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4月-2021年3月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护模式,观察组实施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1.
在精神科临床中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其发生率较高 ,给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作者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住院的 14 8例精神障碍患者。男 96例 ,女 5 2例 ;年龄 13~ 5 8a ,平均 31a。其中精神分裂症 112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17例 ,神经症 19例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均无便秘症状 ,服药 1w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查体 :排除其它因素所致。2 .2 方法 药物组成 :玄…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症临床表现复杂,具有一定心理障碍,精神痛苦重于躯体痛苦。发病诱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近4年来我院收住神经症患者291例,均采用了综合康复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291例神经症患者中男性134例、女性137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  相似文献   

13.
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本院采用佳乐静液治疗P—R间期缩短24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为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在院内住院观察治疗的神经症科、内科患者,心电图出现P—R间期缩短,并感到心悸、心前区不适、四肢无力、易激动的患者,共计4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244例,男106例,女138例,年龄为15-66岁,平均37岁;对照组244例,男98例,女146例,年龄为15-63岁,平均37岁。两组患者从一般情况到原发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心电图机是上海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结果分析为“窦性心律,P—R间期〈120ms非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均嘱其精神放松,并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人格与心理症状相关性的性别差异 . 方法对男、女性神经症患者各 49例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与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测评 . 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 男性神经症患者 EPQ中 N量表与 SCL- 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 , P量表与敌对、偏执呈正相关 , 女性神经症患者 EPQ中 N量表与 SCL- 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 , P量表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 . 结论女性神经症患者人格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比男性大 .  相似文献   

16.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1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心血管神经症治疗与护理.对实验组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和进行心血管神经症知识的宣教、医护患家属互动、善用移情、保证和鼓励.结果 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无效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神经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1].由于神经症患者的心理过程比较复杂,症状久治难愈,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了神经症45例,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心理治疗,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心脏神经症患者行运动平板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的心脏神经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实施运动平板实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抑郁、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12.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心脏神经症患者行运动平板实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0例精神分裂症、30例情感性障碍、30例神经症和90例性别、年龄组匹配的正常人作生活事件的对照研究,应用生活事件量表评定各组发作前3月及2年内生活事件,结果显示情感性障碍和神经症患者的负性及独立性生活事件频度及LEU值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对照组。三类精神障碍的独立性生活事件频度和LEU值高于非独立性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们对960例门诊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干预对象 选择同期来我院门诊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60例,男620例,女340例;年龄15~82岁,平均4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