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痰瘀互结证可归属于中医学津血同病的主要证型中,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黄帝内经》就已有“痰浊”“瘀血”“积证”等相关论述,后经过历朝历代医家不断阐明并发挥,至清朝已逐步发展完备,现在已作为中医学说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于临证施治。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辨治各种临床疑难杂症,尤其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中。痰浊、瘀血原本作为独立的证候要素与病理产物,但在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中相互胶结,进一步加大疾病诊治难度。目前,痰瘀互结证相关证治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作者总结归纳痰瘀互结证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研究、临床论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搏”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瘀血证、痰浊证11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痰瘀互结组心绞痛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瘀血组和痰浊组(P<0.05~0.01),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血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作用。结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属瘀血阻滞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心脉瘀阻 ,血运不畅则导致心失所养 ,常可合并发生心悸怔忡等证。其治当以活血化瘀为法。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所创活血化瘀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方 ,专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其方治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相吻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星教授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以阴虚、气虚、气阴两虚为多见 ;标实主要为血瘀、气滞 ,其次是痰浊。不论是血瘀、气滞、痰浊 ,还是阴虚、气虚 ,该病主要病机仍为心脉痹阻。张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常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收到良好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探索现代文献研究中医高血压证型、病机的特征。方法:通过检索涉及高血压中医证型、病机的文献,采用Apriori关联性分析病机间关系、证型与病机间关系。结果:169个证型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阴虚阳亢证、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阳化风证;36个病机中,文献研究常见的是瘀血、痰浊、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阳亢、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痰瘀互结。2瘀血更倾向与痰浊、阳亢、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等病机关联;痰浊更倾向与瘀血、肝阳化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阳亢、阴虚阳亢、气虚、阴虚等病机关联;肝肾阴虚证与病机瘀血倾向关联;肝肾阴虚证和肝阳上亢证时与病机痰浊、肝阳化风、瘀血倾向关联;血瘀证与瘀血倾向关联。结论:高血压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以风阳内动为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晚期原发性肺癌的病机、治疗的临床体会。作者认为晚期肺癌的病机主要表现为血瘀——痰瘀——化热——耗气伤血,伤阴损阳;治疗要坚持“以补助攻”、“留人治病”的原则;其基本证型为瘀血阻肺证、痰浊瘀结证、脾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并介绍了自己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8.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9.
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胀的记载,阐述肺胀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指出"痰"为肺胀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从而引出"痰"为肺胀病机之关键,"治痰"为肺胀的治疗要点;而二陈汤作为治痰之通剂,凡以痰为病机,随症加减即可,因此使用二陈汤合方辨证治疗肺胀;临床上肺胀急性期多以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证为主,治则当以清热化痰祛瘀为主;稳定期多以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兼痰瘀为主,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为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徐振晔教授治疗脑瘤经验。徐教授认为,脑瘤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责之于肝肾阴虚、脾虚不运,实则为肝阳化风、痰瘀阻络;治疗强调辨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补消并进,治以补肾填精、滋水涵木、益气健脾图其本,软坚散结、消痰化瘀、熄风通络祛癌毒。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肾的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职而致心之气血阴阳逆乱。标实证则以痰湿、浊毒、瘀血为主。肾元亏损、脾气衰败,气机升降失调,极易发生肾水不升、心火不降,肾精亏虚、心血及心神失养,甚则心肾阴阳亏虚、虚阳浮越等心肾不交之证。痰湿、浊毒、瘀血内生,痹阻心脉,从而产生"胸痹、心痛、心悸"等心系病证。痰湿、浊毒、瘀血又常相互影响,瘀血阻滞脉络,可致水液内停;痰湿亦可阻滞脉络,而使瘀血内生;浊毒耗伤正气,而致气虚水停;浊毒又常与瘀血、湿热并行,并行后若上窜入心入脑,易蒙蔽心窍,发为危候。故临床上化痰利湿、活血祛瘀、泄浊解毒常常相兼而用。另外,外感风、寒、湿等邪亦会加重病情。故治疗上当以心肾同治、补虚泄实为法。同时脾为中州,助力于心火与肾水之升降交济,且肾与脾分别为先后天之本,相互滋生,故治疗上亦需兼顾实脾。  相似文献   

13.
"瘀血、水湿"是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重要因素,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终,导师王世荣教授依据《黄帝内经》中"去宛陈莝"法,按照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根本,结合其病机特点,总结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健脾升清、活血利水,补脾益肾、活血利水,温阳利水、消癥化浊四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具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67-969
总结导师崔云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经验。从其本虚标实的病机出发,本病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是在消渴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瘀血、痰浊,并阻于络脉,气血不能畅通,筋脉肌肤失养所致。将本病分期论治,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中期以肝肾阴虚、痰瘀阻络为主,晚期以脾肾两虚、寒凝血瘀为主;治疗大法早期补气养阴,中期补益肝肾、活血化痰通络,晚期健脾补肾、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治法,应贯穿病变始终。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脂肪肝、冠心病、皮肤病、黄褐斑、男性不育的临床经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注重气血同治;慢性胃炎治疗注重调气;脂肪肝治疗注重消痰化瘀;冠心病治疗注重温阳益气;皮肤病治疗注重清化风、热、湿、瘀;黄褐斑治疗注重疏肝化瘀;男性不育症治疗注重调补脾肾、益气血,同时重视生活调理及心理调治。  相似文献   

16.
依据肺血栓栓塞症肺血管闭塞不通的特点,将本病中医病名确定为"肺血痹"。该病发病之前的病机为阳虚气滞,痰瘀交阻。笔者认为,临床对于肺血痹高发体质的患者,应提前治以行气温阳、化痰消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肺血痹的发生,又可固护患者正气,促进原有疾病的康复,不失为一举两得之法。该病发病时的病机为浊阴上犯,肺络瘀阻,法当宣阳通痹、豁痰祛瘀。该病发病后病机多见气血不足,肺气不畅的表现,治宜补气温阳、养血活血。  相似文献   

17.
雷诺病中医辨证论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雷诺病的辨证论治体会,认为可采用益气温经,散寒通脉;温补脾肾,散寒通脉;养心疏肝,理气活血;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方法论治雷诺病。  相似文献   

18.
总结蔡连香教授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经验。对PCOS常辨证为脾肾不足、痰瘀互阻型与肝肾不足、肝郁血热型为主,以补肾健脾与养血疏肝调理冲任为基本治法;"突出精血理论",重视精血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在辨肾阴、肾阳的基础上,健脾疏肝,兼顾化痰湿、祛瘀血,同时结合生理周期的阴阳特点顺应规律用药。  相似文献   

19.
月经周期节律正常的关键为阴阳消长顺利转化,月经病的调治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选用不同方药,经后期阴精渐长,重用滋阴养血之品,佐以温肾助阳药,充养阴精以达经间期的重阴状态;经间期重阴转阳,重补肾活血,方能顺利转化,产生氤氲时机;经前期为阳长时期,当补肾助阳,佐以滋阴之品,使阳气有所依附;行经期肾气充沛,为重阳必阴之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辨证论治体会,认为可采用散寒祛湿、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活血通脉;清热凉血、解毒通脉;益气涤痰、开窍通络;温阳散寒、化瘀通脉;健脾补肾、温阳通脉;补肾益精、养血通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回本扶元、气血双补等方法论治多发性大动脉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