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及骨质疏松,致骨折粉碎,波及关节面。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深入研究,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中远期疗效影响最大的是桡骨短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恢复桡骨长度。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是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7%[1]。本院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了手术复位,2003年3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以前传统的治疗方法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出现桡骨短缩、关节面不平整等畸形愈合,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卡压和顽固性腕关节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认识的不断深化,提倡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自2001年以来,作者对闭合复位不满意的20例患者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T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5例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很多,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板钉内固定等。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尤其关节内骨折,单纯关节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从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握力下降、顽固性腕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因此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临床上治疗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为主.相当于中医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但对不稳定骨折常不能维持复位,出现桡骨短缩及骨折再移位,近年来提倡手术治疗。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笔者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5例.术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病,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及骨质疏松,致骨折粉碎,波及关节面。近年来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深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中远期疗效影响最大的是桡骨短缩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为恢复桡骨长度,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4%。对于不稳定的和(或)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的运动力学受到了损害,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常会引起腕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退行性变、握力下降等并发症。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复位技术的提高,固定器械的更新,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提高。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笔者就临床常见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其中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的病例大部分为不稳定骨折。传统的保守治疗难以做到骨折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从而造成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骨关节炎、正中神经卡压和指伸肌腱断裂等并发症.本院自2000年3月至2004年9月.共手术治疗此类骨折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目前治疗的方法仍以传统的复位石膏固定居多,对大多数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行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从而易造成桡骨远端短缩、掌倾角与尺偏角减小、关节面不平整,从而继发腕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骨折愈合良好,16例腕关节功能优良,一般2例,均未出现针道感染。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因为其创伤小、骨折愈合好、腕功能恢复快,可作为不稳定骨骺骨折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腕关节功能按Anderson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89.3%。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超关节的支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可使骨折治疗简单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是十分常见骨折.一般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不稳定性骨折.易发生再次移位致关节畸形愈合.影响疗效。本院自2000年8月至2005年2月.对该类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同定治疗2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3%。治疗通常可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如闭合复位失败可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本院自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应用T形钢板手术治疗Barton骨折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临床多见,传统的手术切口依据骨折类型及碎骨位置,采用桡骨背侧切口或掌侧切口,骨折复位往往不满意.作者于2009年1~11月采用改良的手术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45例,骨折显露好,复位及固定等操作均很方便,术后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1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根据术前X线片与骨折端的具体移位情况给予适当的手法复位,待骨折端位置矫正满意后,用4块小夹板及3根绷带条对患肢进行外固定,最后应用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  相似文献   

16.
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多数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部分手法复位失败者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于2002年8月一2007年8月共治疗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247例,其中2l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行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将复位前后的指标(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远端和尺骨远端距离)进行比较及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5~11个月,平均7.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6周.腕部功能按 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76.5%,可14.3%,差9.2%.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肯定的特点,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分类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的桡骨远端骨折分类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没有详细描述关节面的解剖改变。基于CT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根据关节面骨块的数目,日本的土井一辉(Doi)教授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为3型,即2,3、4块型。此分类法简单但直观准确描述了关节面的结构改变,对关节镜操作非常实用。根据此分类,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的复位固定,以期达到关节面移位小于1mm的复位和固定效果。1992~2003年,91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年龄21~79岁。其中42例为2块型,占46%;34例3块型,占37%;15例4块型,占17%。关节镜用于复位后检查14例,引导克氏针13例,辅助复位固定61例,其中4例改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固定方法包括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或钢板、钢板联合拉出钢丝或螺钉,6例单用克氏针,1例单用螺钉。长期的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与其它传统方法相比,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的复位固定可获得更好的关节活动度和握力。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骨折之一,其骨折形态与断端移位错综复杂,且易累及邻近关节,以往保守治疗疗效欠佳。1986年Knik和Jupiter报道创伤性关节炎占65%,指出不能恢复或维持关节面的平整是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最重要原因。为了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来恢复骨折碎片的解削复位。笔者对近年来21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移位,手法不能复位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就其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文献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年12月~2012年3月在急诊科收治的29例单侧桡骨远端闭合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全部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2个月。所有29例患者,治疗后的X光片影像学资料均得到追踪阅读。其中20例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得出PRWE评分结果,其平均值为33.12。桡骨远端与尺骨远端距离a平均值0.62 cm,掌倾角A3.930,尺偏角B19.170。其中有8 例患者掌倾角A为负角,平均年龄71岁,其中7例患者PRWE评分得到随访,平均值为34.2。在治 疗过程中无发生腕部皮肤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在复位治疗时要因人而宜、辩证施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