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在多发型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多发肋骨骨折及连枷胸行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患者及30例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胸壁结构稳定,胸廓畸形有效矫治,疗效满意。住院天数、伤后胸部并发症均明显优于非固定对照组(P〈0.05)。结论纯钛爪型钛合金肋骨接骨板在临床疗效上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中的作用,及多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月期间应用纯钛爪形肋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病例资料。对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肋骨骨折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胸廓稳定性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快速有效恢复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行切开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非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壁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术治疗高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提高胸壁稳定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取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纳入的6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3例,研究组采取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ICU监护、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取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骨折快速愈合,降低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骆峰  季惠 《吉林医学》2011,32(16):3283-3284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外科处理过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全组19例均临床愈合,治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48.6 m 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d,术后胸痛均有明显缓解,胸闷气促改善,平均2.8 d可坐起,6.5 d可站立行走,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微创、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7例,予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47例,经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疼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反常呼吸消失,伤口皆甲级愈合,复查DR及CT示胸廓形态恢复良好,患侧肺复张良好,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无松动、移位、脱落现象.结论 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简单、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及呼吸困难症状,消除反常呼吸,最大限度的恢复胸廓正常形态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盛新  马耀磊  张浩 《西部医学》2011,23(8):1444-1445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手术选择性切开复位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对49例采用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早期肋骨爪形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连枷胸、纵隔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胸廓畸形矫正,创伤性疼痛显著减轻,能耐受。能有效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平均术后2~4天(除合并其他组织脏器损伤不宜早期活动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30min~90min,平均45min,住院日7~21天,平均11天),术后无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随访1~5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正常工作。结论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活动早,创伤小,恢复快,发生危险并发症机率小,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急救中保留肋骨骨膜爪形肋骨同定板内同定手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自2006年7月~2012年3月开展保留肋骨骨膜爪形肋骨同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75例,与2003年3月~2006年6月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肋骨同定带外同定病例47例对照比较。结果内阿定组治愈75例,平均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术后5d,平均住院时间为12d。出院后均无明显胸廓畸形及术侧胸部、肩部、上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术后2~3个月复查胸片,骨折基本骨性愈合,同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血气胸、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非内同定手术治疗的肋骨固定带组47例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金属爪形肋骨同定板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较非手术治疗的肋骨同定带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国柱  封小兵  臧超  顾春湘 《四川医学》2011,32(12):2001-2002
目的探讨患者在伤后早期采用爪型肋骨纯钛接骨板行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在防治ARDS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治疗组。2002年3月-2006年9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在采用基础性治疗,针对连枷胸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尽早在全麻下使用爪型肋骨纯钛接骨板行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对照组分别使用沙袋压迫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结果治疗组无ARDS及气管切开,随访41例发生胸廓畸形2例(4.88%),住院时间平均12.1d;对照组发生ARDS7例(16.67%),气管切开9例(21.43%),随访34例,发生胸廓畸形2l例(61.76%),住院时间平均21.6d。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连枷胸患者早期行肋骨复位内固定对ARD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炯  马煜  鲍新洲  张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57-158
目的探讨肋骨纯钛接骨板内固定在连枷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4例连枷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32例连枷胸患者均于全麻下给予肋骨纯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包扎、肋骨牵引或呼吸机正压通气内固定等非手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病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0.5±2.9)d、(12.1±3.5)d、(17.1±6.9)d、2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3±6.6)d、(16.1±3.7)d、(22.8±9.0)d、77%(P〈0.05),术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骨纯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用于多发肋骨骨折胸痛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多发肋骨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高乌甲素(治疗组)和哌替啶(对照组)各40例。VAS评分5分以上者镇痛治疗,记录两组药物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并统计两组药物的副作用。结果两组间镇痛疗效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发生情况的比较,治疗组副作用明显比对照组副作用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乌甲素用于多发肋骨骨折胸痛镇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的胸部外伤致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记忆合金接骨板进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率[11.43%(4/35)]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82±0.69)d]明显少于对照组[31.43%(11/35)、(5.01±1.04)d](X2=4.16,t=2.2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13.3±28.6)min比(109.4±30.4)minl、术中出血量[(100.4±21.5)mL比(97.6±39.2)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5.47±0.82)d比(5.69±0.94)d]、术后住院时间[(10.29±2.06)d比(10.48±2.09)d]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比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0.40、0.29、0.14,X2=0.40,P〉0.05)。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胸部X线,两组患者均无骨折再移位。结论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均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术式。前者在术后镇痛率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抓握式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浙江萧山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选用不同的胸带固定胸廓,治疗组使用抓握式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行固定术。术后统计患者的出院时间,记录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12 h后疼痛开始减轻,VAS评分逐渐降低,其中治疗组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12、24、48 h及7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治疗组[(7.2±1.3)d]较对照组[(10.5±3.1)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98.3±8.3)%、(99.6±9.0)%、(105.6±1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4±8.5)%、(85.0±7.8)%、(88.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无护板脱落现象,未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抓握式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其术后疼痛效果,机体恢复较快,操作较为简便,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术对减轻术后肋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北省涿州市医院2006年7月~2013年3月保留肋骨骨膜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6例为A组,选择同期行剥离肋骨骨膜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36例为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术后1、2周,2个月及半年对两组患者肋间神经痛的出现情况及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均无明显胸廓畸形,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术后A组1、2周,2个月及半年肋间神经疼痛程度VAS评分[(3.52±1.24)、(3.04±0.93)、(2.83±0.78)、(2.57±0.66)分]均优于B组[(4.50±1.58)、(3.89±1.18)、(3.44±0.86)、(3.06±0.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2.27、2.42、2.26,均P< 0.05).结论 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较行剥离肋骨骨膜内固定术对减轻术后肋间神经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子纳米材料胸部护板固定胸廓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2012年5月117例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弹力多头胸带外固定,治疗组应用高分子纳米材料胸部护板(迅舒)固定胸壁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减轻,并发症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护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痛苦小,简单易行,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彦玉  刘斌  王四海 《医学综述》2014,20(17):3224-3226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本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290,P<0.001);手术组患者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无工作能力天数显著地少于非手术组(t=10.836,14.431,6.382,P<0.001);虽然手术组治疗的总成本显著地高于非手术组(t=27.235,P<0.001),在成本-效果比方面每治愈1例肋骨骨折患者,手术比非手术节省355元。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更适合在经济条件良好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2例(手术组),与同时期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64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手术组在术后相同时间段疼痛指数评分、镇痛药物用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手术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差异。结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处肋骨骨折患者5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观察组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合成树脂人工骨肋骨钉进行内固定,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上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及合成树脂人工骨肋骨钉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各有优缺点,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安翔  董萍萍 《中外医疗》2016,(24):128-130
目的:研究并对比胸腔镜手术内固定与传统剖胸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6月,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剖胸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实施胸腔镜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309.54±31.77)mL、(4.62±1.37)d、(5.46±1.43) d,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胸腔镜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