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对于早产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早产儿的处理,提高其生存率及生命质量,已成为围产医学中产科与儿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着本市及县区孕产妇及儿童的保健及治疗任务,新生儿科是全市仅有的科室,自2001年10月~2006年9月共收治6 639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1 605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24.2%.现将1 605例早产儿的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产是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低出生体重、儿童体弱和弱智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早产儿的出生率,已引起产科医生的关注。本文对我院10年间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并对其中50例(包括足月产20例)幼儿进行体格及智力随访,以探讨早产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早产儿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邹莉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42-2643
早产是造成新生儿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占所有分娩数的5%~15%,早产儿中约15%于新生儿期死亡。因此,防治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键。现将我院100例新生儿早产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静 《现代保健》2012,(15):59-60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回顾54 例早产儿的护理,分析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54 例早产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早产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妊娠28~37周之间出生的新生儿为早产儿,因为其孕周少,体重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双胎早产儿。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双胎并发早产病例80例,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1月的双胎早产儿共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住院分娩2432例,其中早产161例,分娩早产儿166例(双胎5例).发生早产儿死亡20例,病死率为12%.现将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死亡原因,明确围产期保护重点,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5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5例早产儿中死亡的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早产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以母亲因素为多,主要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破水等。早产儿死亡原因与胎龄有重要关系,及与胎龄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孕母患妊娠合并症,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重要原因,而胎龄小,体重低,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孕产期保健,避免早产,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产后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65例早产及低体重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探明早产儿的发病原因,并进行预防和治疗,特将我院1992~1994年出生的早产及低体重儿作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1992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共出生新生儿6 647例,其中早产儿(胎龄<37W,体重<2 500g)211例,占3.2%。211例产妇中年龄20~30岁194人,占91.9%;有流产史者42人,占19.9%。 1.2 母亲职业与早产的关系,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黎箐 《中国医师杂志》2006,8(9):1236-1236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方法对127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28~34 6周41例,新生儿47例,其中6例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者44例,占93.6%;孕35~36 6周86例,新生儿89例,无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者56例,占6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是导致围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早产儿因器官发育不成熟或免疫功能欠完善,常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远期后遗症越多,新生儿存活机会越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卫生工作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收集我院从 1990~ 2 0 0 1年新生儿病例 80 3例 ,对其中 4 1例死亡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以了解我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有关因素 ,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11年新生儿住院病例 80 3例 ,其中新生儿死亡 4 1例(5 11% )。男 2 5例 (6 0 98% ) ,女 16例 (39 0 2 % ) ,男∶女 1 5 6∶ 1;早产儿 2 3例 (5 6 1% ) ,足月儿 17例(41 4 6 % ) ,过期产儿 1例 (2 4 4% )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 2 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和自发性早产的临床结局,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早产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50例,收集患者及其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并发症、早产儿的发生率、怀孕周期和处理方式等。且选取同时期入院分娩的自发性早产儿50例,将其临床结局与1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儿的临床结局作对比。结果1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出现早产的例数为40例,早产的发生率达到了26.7%;和自发性早产儿比较而言,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新生儿肺炎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与患者接受剖宫产有关,且并发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干预性早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为高度妊高征(PIH)(30.00%);与孕周<34周的早产儿相比,孕周≥34+6周的早产儿的窒息、肺炎、黄疸及颅内出血的比率及早产儿的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2000g的早产儿相比,体重≥2000g的早产儿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有助于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我院共收治早产病例13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31例,同期分娩总数1728例,早产发生率10.47%。孕妇年龄21~40岁;孕周28~32周24例(18.32%)、33~36周107例(81.68%)。2结果2.1早产儿与足月儿病死率的比较本组共分娩早产儿135例(其中双胎4例),死亡7例,病死率5.18‰。同期我院分娩足月儿1597例,死亡2例,病死率1.25‰。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2早产的相关病因见表1。表1本组早产相关病因相关病因例数%胎膜早破18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干预性早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为高度妊高征(PIH)(30.00%);与孕周〈34周的早产儿相比,孕周≥34+6周的早产儿的窒息、肺炎、黄疸及颅内出血的比率及早产儿的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2000g的早产儿相比,体重≥2000g的早产儿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的临终关怀是对从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足 2 8天的新生儿 ,由于早产、感染、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治疗无望者实施的医学、心理、精神等各个方面关心、治疗和呵护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给临终的新生儿减轻痛苦 ,并做好其父母的安抚工作。现就 5 2例新生儿临终关怀护理的体会叙述如下。1 临床资料1995年 6月至 1999年 12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共收治新生儿 160 2人 ,其中新生儿死亡人数为 5 2人 ,占入院新生儿总人数的 3 .2 %。其死亡原因 ,见表 1。表 1  5 2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其构成比原发疾病死亡例数构成比 ( % )早产儿活力低下 2 5 4…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新生儿,大多体重不足2500g,身长46cm以下,又称未成熟儿,死亡率高。提高早产儿的护理质量,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儿科于1987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早产患儿178例。1临床资料178例早产患儿,男10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1概述 妊娠满28~37孕周前分娩,新生儿体重在1 000~2 499g之间者称为早产,其新生儿称早产儿.由于早产儿全身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因而,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珏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272-273
通过对早产儿临床病因的分析,进一步指导儿科医师,特别是新生儿科医务工作者,要对早产有充分的认识,及早给予预测,做好早产儿高危因素的评估,积极对症处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早产率及死亡率。早产是目前产科领域内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更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倍受关注与重视,临床上必须积极正确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对48例早产儿的病因分析,提醒广大儿科工作者,产科医务工作者,要对早产有充分的认识,及早做出风险评估,预防早产,积极对症处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早产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早产(妊娠28足周后至37足周前中断妊娠)是产科中的一个难题,又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我院51例早产因素及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1996年1月~1998年4月我院分娩共1103例,早产51例,早产率4.62%。妊娠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