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BN。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二次发病率。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6、12个月患者遵医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BN模式可提高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遵医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心绞痛二次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EBN)的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因BPH而行TUR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基于EBN的强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对BPH及TURP相关知识的掌握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焦虑自评量(SAS)和抑郁自评量(SDS)得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EBN的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BPH的TURP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与临床路径(CP)整合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行择期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EBN与CP整合模式护理,出院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负性效应、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EBN与CP整合模式可缩短PCI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行清洁间歇导尿(CI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7例神经源性膀胱行C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CIC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残余尿量少于出院当天及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神经源性膀胱行CIC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依次纳入观察组(44例,常规护理)和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前馈控制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膀胱冲洗不良事件、膀胱冲洗质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冲洗不良事件(管道滑脱、导尿管滑脱和堵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冲洗质量各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冲洗中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可降低膀胱冲洗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膀胱冲洗质量,并缩短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排尿功能训练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排尿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P=0.017),两组患者膀胱充盈感和自主排尿及排尿完全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03)。结论:系统排尿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床上支架用于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持续膀胱冲洗的效果。方法将240例术后需要持续膀胱冲洗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按持续膀胱冲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持续膀胱冲洗的基础上使用床上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管及冲洗管在管道堵塞、滑脱、受压折叠、意外拔管及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及冲洗管在管道堵塞、滑脱、受压折叠、意外拔管及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床上支架不仅保证引流管的有效性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全面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膀胱冲洗对老年脑卒中女性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现象的效果。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8例采用0.9%NS500ml+庆大霉素8万膀胱冲洗1~3次,对照组17例则予常规方法处理,即改变导尿管气囊的注气(或水)量,更换更大型号的导尿管,导尿管牵引法等。结果:观察组18例漏尿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冲洗对改善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脑卒中女性患者漏尿疗效确切,并减少患者反复插管之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叶小帆 《全科护理》2011,(4):324-325
[目的]循证护理(EBN)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KVP)病人术后血尿中的应用。[方法]将71例PKVP术后并发血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EBN方法。比较两组病人PKVP术后血尿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PKVP术后血尿治愈率为94.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BN可有效治疗PKVP术后血尿,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综合管理方案在膀胱肿瘤术后热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0例膀胱肿瘤术后热灌注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膀胱综合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化疗后灌注保留时间、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灌注第2~4次保留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4),膀胱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22)。结论:膀胱综合管理方案对膀胱肿瘤术后热灌注化疗患者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通气囊导尿管应用于泌尿系感染行膀胱冲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1年7月64例神经外科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相同冲洗液和护理方法情况下,观察组用三通气囊导尿管行膀胱冲洗,对照组用传统开放式行膀胱冲洗,比较膀胱冲洗后第3,7,10 d细菌培养率。结果:观察组第3,7,10 d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三通气囊导尿管结构的密闭性克服了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循证护理(EBN)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KVP)病人术后血尿中的应用。[方法]将71例PKVP术后并发血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EBN方法。比较两组病人PKVP术后血尿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PKVP术后血尿治愈率为94.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BN可有效治疗PKVP术后血尿,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灵性照护对膀胱肿瘤行电切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择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需求由心理护理团队给予灵性照护。于出院当天,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肿瘤患者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FACIT-Sp-12)、肿瘤患者治疗功能评估-通用量表(FACT-G)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FACIT-Sp-12和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灵性照护可以缓解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全密闭式持续膀胱冲洗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HOLRBT)后持续膀胱冲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持续膀胱冲洗装置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全密闭式持续膀胱冲洗装置进行冲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冲洗情况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冲洗情况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路感染发生率,观察组3.3%,对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TURP、TURBT、HOLRBT术后患者应用改良全密闭式持续膀胱冲洗装置可提高冲洗装置稳定性、病人安全和舒适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而且明显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EBN,比较两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N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输尿管造口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行膀胱全切输尿管造口术的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vs 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全切输尿管造口术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20例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尿道活动性出血、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颈部挛缩性狭窄及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膀胱冲洗效果,以预防及治疗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方法按手术单双日将100例泌尿系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行膀胱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作膀胱冲洗,并取导尿前、第1次冲洗前、拔管前尿液作常规尿培养,比较两组尿培养阳性率。结果两组膀胱冲洗前后尿培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前尿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冲洗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预防及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对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同患者肛温(近37℃)的膀胱冲洗液冲洗膀胱,对照组给予室温(25℃左右)膀胱冲洗液冲洗膀胱,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发生膀胱痉挛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持续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的患者,术后护理中要重视膀胱冲洗液温度的选择,接近患者体温的膀胱冲洗液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3 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痉挛疼痛程度、痉挛次数、痉挛疼痛持续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可缓解术后疼痛和焦虑情况,减少膀胱痉挛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