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6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6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急救及护理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作用.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有效护理等综合措施后,6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58-5759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的患儿102例。通过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包括急救措施、观察、住院环境的控制、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安全防护、健康宣教,患儿均取得满意效果。小儿高热惊厥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近两年来护理工作中救治高热惊厥患儿的经验。[结果]经快速止惊、及时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9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控制惊厥及综合护理是抢救小儿高热惊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覃秀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58-5758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应用总结性分析对我院近2 a来临床护理工作中救治的7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病例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救治的72例高热惊厥小儿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及护理,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薛群 《全科护理》2012,10(24):2240-224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病人均转危为安并予以观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以及急救与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救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30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快速止惊、及时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监护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和护理后全部转危为安.结论 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是迅速控制高热、惊厥,及时迅速降温,加强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7.
李萍  郭安爽  卢桂津 《全科护理》2016,(28):2948-2949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儿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治疗后随访,有3例复发,经行家庭护理后未再次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急救与综合护理能有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院前救治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小儿热性惊厥55例患儿的院前急救,包括及时控制抽搐、降低体温、吸氧、积极防治脑水肿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1例脑损伤,痊愈出院。结论:在高热惊厥发作时,如能得到院前及时、有效的急救与合理的护理,大大降低惊厥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高热惊厥患儿采取止惊、降温、吸氧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急救措施,同时注重惊厥发作时的处理,并加强皮肤、口腔、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7 d,无一例死亡,均痊愈出院,未见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结论在高热惊厥发作时,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与合理的护理,可大大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总结2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快速止惊、降温和加强监护等一系列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26例高热惊厥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控制,均痊愈出院。认为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发病率高,迅速控制高热、惊厥,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高热惊厥患儿发作时的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配合医生急救;做好高热惊厥小儿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长加强对高热惊厥及其并  相似文献   

12.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起病急,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延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加强患儿的急救护理与出院指导,对有效的预防惊厥再次发作和及时控制惊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到我科抢救的83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迅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措施治疗,83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小儿高热惊厥是常见的儿科急症之一,是指小儿因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急剧升高时而引发的惊厥,多表现为急性发作、患儿突然意识丧失、阵发性的四肢和面部抽动,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可以伴有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或苍白,有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1]。该病具有病情复杂、发展迅速、情况危急等特征,患儿若治疗不及时,或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缺氧而发生脑损伤。进而对其智力发育及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2]。个别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因此给予患儿有效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20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寻小儿惊厥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血液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观察急救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为4.25h±0.53h,退热时间为25.84h±5.97h;60例患儿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儿血钠、血钙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血糖明显下降(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6.67%。[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病情缓解,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沈佳佳 《全科护理》2020,18(22):2850-2851
[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惊厥持续时间、发病次数、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统计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病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惠萍 《全科护理》2011,9(27):2531-253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通过加强护士的急救技能和家长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结果]我院收治87例高热惊厥患儿,复发率显著下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护士的急救技能和家长的应急处理能力对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本院接受就诊的高热惊厥小儿80例,依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干预组(急救护理干预),各40例,观察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干预组的惊厥停止时间、药效起效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惊厥复发率、转化为癫痫的概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热惊厥小儿应用急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病情控制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高热惊厥是指初次发作在1个月至6岁儿童之间,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及其他传染病初期,患儿表现局部或全身肌肉不随意收缩,多发生在体温骤升之间,常在38.5℃~40℃或更高.高热是小儿惊厥常见原因,是儿科常见急症.由于患儿年龄小,不会用语言表达,病情的发展难以预料,一旦急救不及时,会造成小儿生命危险[1].现将我科收治的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