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姜春华(1908~1992)是江苏南通人。他精通中医内科,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新中国中医的奠基人之一。姜春华的著作主要包括《肾与命门》、《活血化瘀》、《阴阳原始》、《肾的研究》、《中医治疗法则概要》、《伤寒论识  相似文献   

2.
姜春华截喘方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春华截喘方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常规西药加姜春华截喘方加减)和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姜春华截喘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截断扭转"是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老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学术观点,并将这一观点运用于临床,称之为"截断扭转疗法".近年来,笔者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常常应用这一理论去处理肿瘤放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体会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于1983年9月2~7日在青岛市召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代表共190名参加会议。收到论文资料143篇,大会发言15篇,小组交流70余篇,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作了专题报告。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近几年来有关四诊研究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成果,讨论和制订舌象、脉象的统一标准,使其进一步达到客观化、科学化、规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70年代,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先生提出了截断理论,旨在对某些急性病或急症采取果断措施,祛除病邪,快速控制病情,截断病情发展,提高疗效。笔者通过学习,运用该理论于妇科月经病的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点滴体会,谨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截断扭转”法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断扭转为近代名医姜春华最早提出的治疗急性热病的治疗原则,笔者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论述了它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依法定方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现代研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甚效。名医姜春华教授用大剂量生地黄(90g以上)为主药配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颇有效验。余仿其法用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与昼夜节律和季节的关系张玲,姜春华总结近三年收治的78例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发现其与血压昼夜节律波动及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临床资料:急性脑血管病78例,其中脑梗塞53例,脑出血25例,均经CT检查证实。其中男48例,女30...  相似文献   

9.
姜春华教授治疗哮喘经验丰富,现将笔者侍诊所得,整理归纳为十二法,择要介绍如下。一、宣肺化饮医案一:陈某某,女,57岁。哮喘5年,遇冷即发,咳喘痰稀,作白沫状。夜间喉中如作水鸡声,舌淡苔白、脉滑。证属肺有寒饮。拟射干麻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10.
上海医科大学姜春华教授,今年七十八岁。看那红润、健康的脸色还以为他年仅花甲呢。谁能知道,姜老七十岁以后波浪迭起,曾经跌坏腰椎一次,小中风两次,但很快就恢复了。此外,姜老还有十几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病史。姜老为什么能病后迅速康复?为什么能带病延年?下面介绍他的养生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截断扭转法"是著名老中医姜春华先生提出的针对急性热病的治疗原则,对温病学的发展和创新。笔者就对"截断扭转法"的认识做了简单阐述,并结合儿科疾病"脏腑柔弱,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发病快、传变迅速等特点,将此法运用于治疗儿科急性病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邓冬梅 《微创医学》2005,24(4):569-570
姜鸡酒是广东客家地区常用的产后食疗方,笔者用姜鸡酒治疗痛经7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邓冬梅 《医学文选》2005,24(4):569-570
姜鸡酒是广东客家地区常用的产后食疗方,笔者用姜鸡酒治疗痛经7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沪上已故名医姜春华老先生一生勤思索,敢创新,他从中医传统理论和治病经验中得到启发,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在辨病辨证基础上应掌握“截断扭转”方药的学术观点。其主要精神是:抓紧早期治疗,快速控制疾病,掌握辨证规律,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方药,直捣病巢,迅速祛除病原。如不能急速祛除病因,也要断然救危截变,拦截病邪深入,尽可能阻止疾病恶化,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必要时,可以先证而治,迎头痛击病邪,掌握主动,使疾病早期痊愈。由上所述,“截断”好比摧陷廓清,扫荡无遗;“扭转”就像逆流挽舟,化险为夷。“急症创快速截断”…  相似文献   

15.
1983年5月亲聆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姜春华教授谈咳嗽证治。其中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止咳验方,因药只三味,故称其谓“止咳三味”,现据其当时所讲,记述如下,以供临床试用。姜老说,凡新旧咳嗽,经久不愈的老咳嗽,在诸药无效或少效时可用此方治疗。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久咳不愈等。可用天将壳10g、南天竹子10g、金锁银开15g(成人量,  相似文献   

16.
聂广 《肝博士》2023,(2):9-10
<正>1.采用分期辨证,取代分型辨证自从“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确定以来,现代肝脏病学的临床分类体系已为中西医结合肝病从业者所遵从。但是,由姜春华教授和沈自尹院士所创立的“分型辨证”模式,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笔者在多篇文章和著作中专门论述过这一模式的内在缺陷,并大力推荐“分期辨证”取代“分型辨证”。  相似文献   

17.
姜春华(1908年9月~1992年3月),著名中医学家。最近,85岁的许昶老先生主编了《姜春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选粹》一书,重温了姜老独特的治疗经验。1983年,76岁的姜老与67岁的朱老(江苏南通朱良春)曾受邀来我地作学术讲座,笔者亲聆其关于咳喘病证治疗经验的讲解,至今20余年,深感对临床工作指导匪浅,现将其治咳喘经验的运用,略述一二,聊表对姜老诞辰100周年、逝世15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8.
夏禹甸先生1913 年(民国二年)出生于湖南安化县,6 岁入安化萸江小学,12 岁毕业后, 就读于安化县立中学至初中毕业,16 岁师从于湘中儒医刘晓邨嫡传弟子李定郁公,跟师3 年,熟读《内经》、《伤寒论》,出师后又被当时安化名中医蒋怀九看中,口授心传,对《伤寒论》的指点尤多,将当时国内名家如恽铁樵、陆渊雷、曹颖甫、谭次仲、张公让、祝味菊、余无言、胡剑华、刘明、姜春华及日人东人山田、丹波父子的有关著作详加介绍,体会极深.  相似文献   

19.
姜春华老师洽疗失眠经验丰富,方法多样,仅就作者侍诊所得初步整理如后: 一、兴奋镇静医案一高××女 31岁。1971年1月3日初诊初诊:患神经衰弱,失眠一年以上,服过多种安神镇静药无效。现头昏、失眠、心悸,面色苍白虚浮。脉弱,舌胖有齿印。桂枝6克灸甘草9克牡蛎30克(先煎) 龙骨15克(先煎) 黄芪9克七剂二诊:服上方后失眠症状有改善,但心悸、怔忡依旧。前方加淮小麦30克,大枣7枚,续方七剂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针对“瘀血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源于内经,并经后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挥,已成为临床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法,引起了有关人士注意,近几年来或研究其应用指征、或研究其药物分类、或研究其作用机制,如贝润蒲对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治疗瘀血证的十八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对指导血瘀证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翁维良对20种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观察。廖福龙等不仅对活血化瘀药物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