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院从 1996 - 0 5~ 2 0 0 1- 0 7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5 76例 ,其中发生胆漏 5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例 ,女 4例。最大年龄 6 2岁 ,平均体重 5 8.5 kg,最长手术时间 4h,术后发生胆汁漏时间最长 48h,最短 12 h,放置引流管时间最长 2 1d,最短 5 d。 3例因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而经引流后自愈 ,2例两次开腹 ,5例均痊愈出院。2 讨论以我院近 2 a统计 ,85 .6 %的胆囊切除术为腹腔镜手术 ,但其所引起的一些并发症也逐渐引起重视 ,以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体会如下。2 .1 诊断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一个常见并发…  相似文献   

2.
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方法 对该院2000年9月~2009年8月3 000例LC术患者中250例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4例患者(97.6%)腹腔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腹腔冲洗液,术后24~48 h拔出;3例术后腹腔引流出大量鲜血,且有失血性休克症状,剖腹探查证实,2例为胆囊动脉分支出血,1例为钳夹胆囊动脉的钛夹脱落;3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例漏胆较多,再手术证实为胆总管侧壁损伤,2例漏胆较少,放置8d~1个月后拔除.结论 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术中腹腔引流的原则和方法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胆汁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有效处理策略。 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近6年来(2007.03.01~2013.02.28)收治的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该院6年间行LC术4 211例,术后发生胆漏15例(Luschka肝管5例,胆囊管6例,肝总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2例),占0.36%。6例LC术后胆囊管胆漏中,4例因放置了有效的腹腔引流管而幸免再次手术处理,仅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或塑料支架置入后即痊愈。该院另2例及外院转入的9例LC术后胆囊管胆漏患者纳入该组,合计11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认胆漏后,给予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并予以再次腹腔镜探查、清理腹腔及肝下置入血浆引流管。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结论 LC术中可因多种原因导致胆囊管结扎夹移位或胆囊管坏死,易导致胆囊管胆汁渗漏,术者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很有必要。一旦发生胆汁渗漏,应毫不犹豫进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明确胆漏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及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腹腔外引流联合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胆漏可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其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60例LC的患者中,20例患者术后并发胆漏,回顾分析20例并发胆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10例于LC术中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8例引流畅通,引流3~21 d后痊愈;2例引流不畅。引流不畅的2例患者以及未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10例患者(共12例),均于再次手术后痊愈。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LC并发胆漏较为常见,应重视胆漏的预防。胆漏一旦发生,术中置有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只要保持引流畅通多能痊愈;无腹腔引流或引流不畅的患者如确诊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应立即再次手术,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开腹置管腹腔引流;5例置鼻胆管引流,并继续原腹腔引流,其中1例因腹腔引流管滑脱而剖腹冲洗后重置腹腔引流管;3例置鼻胆管引流,同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1例开腹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全部患者于2~5周内痊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漏应早期充分引流,一旦怀疑胆漏应尽早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但关键在于预防胆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8例经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4例,经重新结扎胆囊管并置腹腔引流后治愈;肝外胆管撕裂伤2例,经腹腔镜下缝合修补置腹腔引流治愈;迷走胆管损伤致胆漏者1例,采用钛夹夹闭治愈;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针眼渗漏胆汁l例,拆除胆总管缝线置“T”管引流,一个月后拔除“T”管治愈。结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若腹腔引流通畅,无腹膜炎体征,引流胆汁每日不超过200ml并逐日减少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他可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予以处理,但关键还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7.
胆漏是肝胆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一旦发生胆漏,患者可出现腹痛、发热、黄疸、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或从T管周围、腹部切口渗出胆汁样液体,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  相似文献   

8.
胆囊切除术损伤胆总管致梗阻性黄疸是胆囊切除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 ,如处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于 1988~ 2 0 0 0年 10年期间共行剖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662例 ,其中 4例胆囊切除术致胆总管损伤 ,发生率 0 15 %。本文总结教训如下。1 病例资料1 1 胆瘘 1例 男 ,60岁。胆囊结石病史 2年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因麻醉不满意 ,胆囊颈部有粘连 ,行逆行胆囊切除术 ,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第 3天患者出现腹痛、发热 ,心率 12 0 /min ,腹腔引流及引流管周围流出多量胆汁样液体 ,右下腹穿刺抽出胆汁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 5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中9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中7例行腹腔镜探查,其中6例经镜下处理治愈,1例因肝外胆管损伤改行剖腹探查,经胆管修补,T管引流治愈.结论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钛夹脱落、肝外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腹腔引流、胆管修补、T管引流是治疗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1994年以来经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5例,放置腹腔引流63例,胆漏1例,大网膜损伤出血1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肝下积脓1例。结论: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腹腔引流是必要的,但有一定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LC术后10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胆漏病例中,即发性胆漏8例,迟发性胆漏2例.即发性胆漏(发生在术后72 h内)8例,其中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1例、原因不明5例(考虑为迷走胆管损伤或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2例,腹腔镜下腹腔引流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3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鼻胆管引流(ENBD)2例,均治愈;迟发性胆漏(发生在术后1周后)2例,1例发生在术后1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胆总管侧壁漏;1例发生要术后10 d,经ERCP证实为迷走胆管漏.迟发性胆漏中,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侧壁漏1例,行单纯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 1例,均治愈.结论:LC术后胆漏主要原因为胆管变异、胆囊管残端漏和胆管壁损伤;胆漏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腹腔穿刺是首选诊断措施,影像学检查能对可疑病例作出早期诊断;当机立断地通畅腹腔和(或)胆汁引流最为重要,微创化措施完成引流和恢复胆道完整性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源性胰腺炎的腹腔镜治疗方法。方法在腹腔镜下游离胆总管,胆囊管近壶腹端夹闭,在其夹闭的下端将胆囊管剪一侧孔,检查胆囊管内有无结石,如有结石,将结石挤出,从胆囊管侧孔中插入一直径约2mm的引流管,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无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胆囊管引流管用弹力线双重结扎固定,检查引流管有胆汁流出,引流通畅,结束手术。术后淀粉酶恢复正常,拔除胆囊管引流管,观察1、2d出院。结果该组31例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淀粉酶升高,术后1 ̄5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腹部症状及体征消失,拔除胆囊管引流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引流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胆总管减压引流,防止胰腺炎加重,促进胰腺炎病人的康复。3 ̄5d拔除胆囊管引流管后,胆囊管弹力回缩自动关闭,不会出现胆漏。因无需切开胆总管置T型管引流,大大缩短了住院、带管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不夹闭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不能夹闭而行腹腔引流的可行性、适应症及方法。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胆囊管不能夹闭而行腹腔引流20例,15例在胆囊管裂口部位填塞明胶海绵并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结果:5例无胆汁流出。15例术后上腹引流管每日引出100~300ml清亮胆汁,下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出,胆汁无腹腔扩散,2周后造影拔管,全部患者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因胆囊管游离解剖困难不能夹闭时,予明胶海绵及医用生物蛋白胶覆盖胆囊三角区并放管引流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及方法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0例,放置腹腔引流管54例,50例引流成功;4例引流失败,术后在B超引导下重新置管;3例术后胆汁引流量大于300ml/d,行剖腹探查;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11天。放置引流管方法:胆囊取出,腹腔冲洗吸引后,经右肋缘下原操作孔置入剪有侧孔的硅胶引流管,底部置于温氏孔或胆囊床下,置入深度要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2004年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技术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确诊为肝外胆管损伤致胆漏,术中转开腹手术;10例被确诊为胆瘘(4例胆囊管瘘,3例迷走胆管瘘,3例副肝管损伤后胆瘘),4例胆囊管漏和2例副肝管损伤者行腹腔镜下缝扎或钛夹夹闭,另1例副肝管损伤采用腹腔镜下置T管引流,所有胆瘘病例均在右肝下置腹腔引流管,10例胆瘘腹腔镜探查术后均痊愈。结论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断尤其是胆瘘的治疗方面能充分发挥其有效和微创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胆漏是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可以由外伤造成,如肝脏破裂伤,肝外胆管撕裂伤等,但多数为医源性所引起。医源性的因素包括:胆囊切除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结扎不牢,损伤胆总管、副右肝管、右肝管等胆管,胆道吻合(包括胆道的端端吻合、胆肠吻合等)术后吻合口漏,胆道T管旁关闭不严致胆漏,T管窦道胆漏,或者T管引流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导致胆道梗阻,夹闭T管后胆漏,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胆漏等[1-6]。大多数胆漏为腹腔引流管中出现较多胆汁样液体而被发现,急性大量的胆漏可有腹膜炎表现,少量持续性的胆漏可伴有轻度弥漫性的腹痛,白细胞升高等表现,伴有胆道梗阻的患者可有胆道感染的表现,如体温升高、明显的腹痛,血中胆红素的升高等。内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该手术并发症的方法 .方法 回顾1999年1月-2007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10例患者并进行分析.结果 3例单纯引流,2例再次腹腔镜处理,5例开腹处理.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术中一定要清楚辨认胆囊管及胆总管,选择性在肝下间隙放王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怀疑术后发生胆漏者.及时行腹部B超检查,术中见胆囊管短粗、胆囊内为多发细小结石、胆总管增粗(直径>8mm)者,行术中胆道造影.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2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26例病人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标准四戳孔,借助胆道镜,取石网和电热圈套器处理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胆囊壁切口用3-0-5-0可吸收缝针线荷包缝合或连续扣锁缝合,取出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装入标本袋从剑突下孔或脐部孔取出;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两根多孔腹腔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保胆取石术24例和取息肉术2例,成功18例,中转LC5例,胆漏2例,胆道出血1例。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20-300ml/d,术后2-7d拔除。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手术历时(穿刺Troear到取出标本袋)40-160min,平均90min。术后住院3-10d。结论:选择合适病人,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的缝合胆囊壁切口,施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可行,有效,较安全。此方法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胆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漏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26例ERCP检查,全部确定胆漏的性质,19例单纯性ENBD,7例行ENBD及彩超引导下放置经皮腹腔穿刺引流管,均治愈出院。结论ENBD可作为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年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7例的处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术后胆漏的患者中行腹腔镜探查23例,其中21例经镜下处理治愈,2例因肝外胆管损伤改行剖腹探查,经胆管修补置支撑架T型管引流治愈,手术探索均于胆漏诊断明确后48小时内进行。4例肝下已置管且引流量较少,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同时强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胆漏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