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肖丽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8):1506-1507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05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36mo,观察角膜移植片的透明度、视力及病毒性角膜炎复发情况。

结果:患者24例剥离角膜基质至接近后弹力层,81例中央区约6mm×6mm区域达到后弹力层。101例植床透明。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5者67例,0.3~0.5者35例,<0.3者3例。观察期内无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及排斥反应病例。

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对于视力较差发作频繁的病毒性角膜炎病例应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且经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根据角膜炎累及角膜范围及深度选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共18例18眼。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植片的透明度、复发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中17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矫正视力0.1~0.8,其中12例植片透明,5例植片轻度浑浊,1例角膜炎复发。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角膜潜伏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应平  蔡如超 《眼科研究》1996,14(3):183-185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其中10例为静止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0例非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病变及2例正常角膜组织中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TK)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发现在4例活跃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均显示出阳性扩增条带,而10例静止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有8例显示出阳性扩增条带(占80%),非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病变及正常角膜组织中均未检出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序列。表明角膜可能是单纯疱疹病毒在三叉神经节外形成潜伏感染的一个部位。  相似文献   

4.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3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25眼)进行羊膜移植,手术方法有:单层羊膜覆盖术18例(20眼),多层羊膜移植术5例(5眼)。术后随访6~12mo。结果: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植片急性排斥反应。术后3~15d炎症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眼部刺激症状消失,睫状体充血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有效的控制炎症,迅速减轻局部症状,重建眼表,缩短病程,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斌  李长兵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94-2395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

方法:回顾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5例6眼。使用新鲜同种异体角膜3例,进行角膜巩膜缘的大植片移植,用于蚕蚀性角膜溃疡1例2眼,边缘性角膜变性1例1眼。使用保存角膜3例,进行单纯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用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后角膜深层斑翳2例2眼,角膜皮样瘤1例1眼。术后随访18mo,观察术后视力、植片透明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前视力:HM/眼前~0.06。随访5眼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0.2~0.5),1眼植片中度混浊,视力(0.05)稍有提高。

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具有较好疗效,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它的致盲性和治疗上的困难性在于它的反复发作,从而引起角膜混浊,最终导致视力的丧失。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对于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却没有有效药物,这将有待于分子生物学、病毒学、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变化及术后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疗效。方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合并白内障22例2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及滴用更昔洛韦凝胶;对照组仅给予滴用更昔洛韦凝胶。观察术后视力变化情况;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情况。结果:术后6mo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视力均获得提高;治疗组无1例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对照组也仅有1例于术后6mo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抗病毒药物的保护下,>6mo未复发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是白内障的手术禁忌,白内障手术能有效改善HSK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仅滴用更昔洛韦凝胶亦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姜洋  李莹  王忠海  罗岩  金玉梅 《眼科》2012,21(3):172-177
目的 分析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延误治疗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0例(102眼)。方法 对研究对象中具有完整既往诊治资料的患者52例(5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既往诊治时间、既往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延误治疗的可能原因。对所有100例(102眼)患者视病情应用口服更昔洛韦0.5~1.0 g 每日3次,联合局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每日4次抗病毒治疗,并结合患者个体病程、病损情况联合应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3~6次或口服泼尼松龙20~30 g每日1次;视病情联合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日1~3次;角膜存在溃疡、角膜上皮不完整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每日3次;所有病例联合人工泪液及角膜保护剂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1、2及4周随访,评价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主要指标 延误治疗的可能原因,视力,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混浊、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以及角膜后沉着物的评分,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结果 12例(23.08%)患者误诊为单纯虹膜炎仅应用糖皮质激素而未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2例误诊为单纯虹膜炎伴角膜带状变性,另有1例误诊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32例(61.54%)患者未明确诊断角膜炎类型,其中24例(75%)患者仅应用抗细菌未应用抗病毒药物。伴有虹膜炎症、小梁网炎症的患者24例(66.67%),未用糖皮质激素及睫状肌松弛剂。1例伴小梁网炎继发性眼压升高患者予毛果芸香碱眼液每小时1次点眼。应用系统综合治疗前的平均视力为0.29±0.40,治疗后1、2、4周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34±0.41、0.42±0.42和0.56±0.45,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153,7.275,9.220,P均=0.000)。治疗后1、2、4周与治疗前相比,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混浊、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以及角膜后沉着物的评分均有明显好转(F=231.543,136.700,106.031,58.323,19.183,60.590;P均=0.000)。治疗后随访1年,4例(3.92%)复发,3例(2.94%)病情控制情况下角膜变薄,未见其他不良情况。结论 重视原发病诊断以及综合治疗是有效治疗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用中药目炎灵眼药水滴眼治疗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结果“治疗6天角膜病变保护率达46.5%。治疗10天保护率与无环鸟苷相同达96%。该药对角膜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对深层角膜炎疗效更明显,而且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典型单纯疱疹性盘状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38例(47只眼)诊断为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者,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眼液滴眼观察。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短期内症状明显好转,视力迅速提高,角膜基质炎症明显减轻,荧光染色检查角膜上皮损害进行性好转、愈合。结论 对诊断为疱疹性角膜炎而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角膜基质炎变明显而又无典型盘状角膜炎表现患者,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眼液滴眼治疗效果明显,角膜病变逐渐好转,应考虑为非典型表现性盘状角膜炎。  相似文献   

11.
代艳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3):565-566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内皮型的诊治措施。方法:选取40例50眼角膜炎患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行普通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均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内皮型,将40例50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24眼采用单纯抗病毒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26眼采用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计划,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角膜溃疡扩大、加深,也无溃疡穿孔等并发症。观察组治疗有效18眼,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治疗有效12眼,总有效率为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内皮型易与临床上多种眼病混淆,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确诊,可采用抗病毒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欣  张樱楠  骆非  潘志强 《眼科》2013,22(1):45-48
 目的  探讨通过穿透性角膜移植获取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变角膜组织中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DNA的表达情况及意义。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2010年5-12月北京同仁医院因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白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标本20例,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和角膜营养不良等非感染性角膜病变的角膜标本20例。方法  对角膜组织标本中HSV-1 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主要指标  HSV-1 DNA的阳性率。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患者角膜组织中12/20例(60%)检出HSV-1 DNA,非感染性角膜组织中6/20例(30%)检出HSV-1 DNA(χ2=3.64,P=0.057)。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角膜组织多数表达HSV-1 DNA,角膜内潜伏病毒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能原因,正常人角膜也可能有HSV-1的DNA存在。(眼科,2013,22:45-48)  相似文献   

13.
阿昔洛韦和贝复舒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眼表面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炎症性损害。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居各种角膜病之首位。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终因其病情顽固,容易复发,愈后视力较差的特点,使眼科医生不甚满意。近2年来,我院采用阿  相似文献   

14.
李向明  王荣光  王永强  温力 《眼科》2002,11(3):155-156
目的:评价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1998年至2000年3年间经角膜板层移植治疗的73例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行新月形或指环形板层角膜移植术73例,视力明显改善,角膜屈光度改变。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有效。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可阻止病变的继续发展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深层板层角膜切除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深层板层角膜切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直接镜检查到菌丝和/或孢子,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者,尽早进行深层板层角膜切除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23例痊愈20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复发1例、再次手术而治愈。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无条件行角膜移植手术时,易尽早行深层板层角膜切除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羊膜在眼表疾病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行羊膜治疗的病例,分析其原发病、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羊膜治疗的患者共81例(87眼)。其中羊膜覆盖术(覆盖全角膜或全部眼球表面)35例(39眼),羊膜移植术(移植于角膜病灶区)13例(15眼),羊膜移植联合羊膜覆盖术31例(31眼),羊膜充填术(填补角膜缺损)2例(2眼)。羊膜覆盖术患者的原发病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角膜上皮缺损、化学伤、暴露性角膜炎、神经源性角膜炎及大泡性角膜病变。羊膜移植患者的原发病为睑球粘连、假性胬肉及义眼台脱出;羊膜移植联合羊膜覆盖术患者的原发病为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混合型)、细菌性角膜炎、睑球粘连、假性胬肉及蚕蚀性角膜溃疡。羊膜充填术的原发病为角膜穿孔伤。羊膜治疗后均未见免疫排斥现象。结论羊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可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的冶疗。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江西新余市人民医院(336500)杨士泉我科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32例,并与单纯西医组进行比较,疗效较好,报告于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  相似文献   

18.
双黄连粉针超声雾化眼浴法治疗角膜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勤  易梅 《眼视光学杂志》2001,3(2):120-120,128
目的:观察应用双黄连粉针超声雾化眼浴法治疗角膜病的疗效。方法:对130例(202只眼)角膜病变患者,其中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8例,腺病毒性角膜炎40例,春季卡他性角膜炎30例,带状疱疹性角膜炎12例,采用双黄连粉针为主药超声雾化眼浴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治愈115只眼;好转78只眼,无效9只眼,总有效率为95.5%。结论:双黄连粉针超声雾化眼浴法治疗角膜病变有效,是眼部治疗给药新方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阿昔洛韦及眼生素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为严重的致盲眼病,居角膜致盲首位,不及时治疗将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阿昔洛韦注射用药及眼生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广东三水劳教所医院(528136)金国湘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热性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笔者近两年来曾先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本病,效果均不明显。后采用中西结合治疗63例,疗效堪称满意。现小结于下,供同行者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