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对广州市1195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父/母子依恋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3)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在父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母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间均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亲子依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还通过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分层抽样选取634名中学生,采用攻击性问卷(BPA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和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分别测试被试的攻击性、自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水平。结果:青少年BPAQ得分与RSES、RESE和DMSC-S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0.21~-0.45,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是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中介变量(95%CI:-0.49~-0.20,-0.45~-0.17),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33和-0.29,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0.29~-0.1),效应估计值为-0.19。结论:链式中介模型能较好解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对858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同伴依恋、情绪调节效能感与抑郁相关显著(P0.01);②同伴依恋(B=-0.18,P0.001)、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B=-0.04,P0.001)、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B=-0.11,P0.001)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③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在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抑郁中均发挥中介作用。结论:安全的同伴依恋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地情绪调节信念,这对降低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起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到大四学生522人(男215人,女307人),采用自尊量表(SES)、自我控制量表(SCS)、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CSIAI)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进行测量。结果:MPATS得分与SES、SCS、CSIAI得分呈负相关(r=-0.23~-0.45,均P0.01);SES、SCS、CSIAI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9~0.57,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SES得分通过SCS和CSIAI得分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M PATS得分,95%CI为(-0.030,-0.003);SES得分通过SCS得分的单独中介效应预测CSIAI得分,95%CI为(-0.305,-0.156);SES得分通过CSIAI得分的单独中介效应预测CSIAI得分,95%CI为(-0.062,-0.013)。结论:大学生自我控制和人际适应性在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同伴侵害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及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多维同伴侵害量表、反刍反应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891名初中生施测。结果:同伴侵害、反刍思维及NSSI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反刍思维在同伴侵害与NSSI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反刍思维在同伴侵害与NSSI间的中介效应,即对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显著,而对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反刍思维在青少年早期同伴侵害与NSSI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受到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探讨青少年坚毅人格、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选取某县城中学普通班学生348名,使用简版坚毅量表(Grit-S)、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MSCA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使用Bootstrap法对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青少年Grit-S得分、MSCAQ及其分维度得分、GSE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16~0.63,均P<0.01)。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以情绪自控为中介的效应为[0.07,95%CI(0.02,0.14)];以行为自控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23,95%CI(0.14,0.33)];以思维自控为中介的效应为[0.22,95%CI (0.14,0.32)],坚毅对自我效能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38,95%CI (0.25,0.50)、0.22,95%CI (0.10,0.34)和0.23,95%CI(0.11,0.36)]。高坚毅得分的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水平也较高,且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分别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自我分化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314名中学生,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R)测量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同伴依恋,自我分化量表(DSI-R)测量自我分化,攻击性问卷(AQ)测量攻击性行为。结果:IPPA-R的各因子得分与DSI-R得分均呈正相关(r=0.19~0.23,均P0.01);IPPA-R的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与AQ得分均呈负相关(r=-0.31、-0.19;均P0.01);DSI-R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DSI-R的4个因子得分对AQ得分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6~-0.12,均P0.05);自我分化在母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29.3%,在同伴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可预测其攻击性行为;自我分化可能是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的亲子亲合和同伴接纳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湖北省427例留守儿童(男275例,女152例),采用亲子亲合量表(PCS)、同伴提名法(PN)、自尊量表(SES)和儿童孤独量表(CLS)分别测量其亲子亲合、同伴接纳、自尊及孤独感水平,考察亲子亲合和同伴接纳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留守儿童CLS得分与PCS得分、PN得分和SES得分均呈负相关(r=-0.31、-0.37、-0.50,均P0.01)。SES得分在PN得分和CLS得分之间(95%CI:-7.02~-0.01)以及在PCS得分和CLS得分之间(95%CI:-0.18~-0.09)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并且PN得分对CLS得分的独特效应(sr~2=0.10)大于PCS得分(sr~2=0.06)。结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亲子亲合、同伴接纳和自尊均存在密切关系,自尊可能在留守儿童亲子亲合和同伴接纳与留守儿童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和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方法:在四川、重庆3所高校中选取879名大学生(有留守经历396名,无留守经历483名),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负性生活事件、自尊、心理韧性、抑郁情绪,采用Bootstrap程序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使用多群组分析法检验有无留守经历的调节效应。结果: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ASLEC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者[(9.0±3.8)vs.(6.8±3.1),P0.001]。大学生留守经历与ASLEC和SDS得分呈正相关(r=0.22~0.28,均P0.01),与RSCA和SES得分呈负相关(r=-0.29~-0.56,均P0.01)。SES得分和RSCA得分在ASLEC得分与SDS得分中起着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08、0.13、0.07,均P0.01);Bootstrap检验显示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95%CI=0.13~0.68);留守经历对自尊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限制模型的拟合度变差△χ2=2120.68,△df=8,P0.001)。结论:自尊和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留守经历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生意义感对戒毒人员复吸风险的影响,以及自尊、抑郁感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生意义感量表(MLQ)、自尊量表(SES)、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和毒品复吸高危量表对255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人生意义感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240,P0.001),与抑郁感、复吸风险显著负相关(r=-0.300,-0.208;P0.001);自尊与抑郁感、复吸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7,-0.281;P0.001);抑郁感与复吸风险显著正相关(r=0.591,P0.001);②人生意义感不能显著直接影响复吸风险,但可以通过抑郁感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和抑郁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复吸风险;③抑郁感的中介效应值为-0.130,占总效应的68.783%;自尊-抑郁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46,占总效应的24.339%。结论:人生意义感通过两条路径影响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一条是通过抑郁感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复吸风险,另一条是通过自尊和抑郁感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复吸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9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大学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团体辅导前后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抑郁得分显著降低(t=2.824,P0.05);自尊得分显著升高(t=-2.341,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高(t=-2.926,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认同感和宿舍人际关系在大学生同伴依恋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问卷(CES-D)、自我认同感问卷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同伴依恋得分、自我认同感的个别维度得分和宿舍人际关系得分呈两两正相关,且分别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同伴依恋既可以直接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自我认同感和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预测其抑郁。结论:同伴依恋一方面直接影响个体的抑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我认同感和宿舍人际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个体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 SES)、自尊量表(SES)、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 D)对3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②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自尊、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都有显著的影响(t=9.69,4.53,8.80,6.91;P<0.001);③一般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还通过自尊间接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结论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尊、羞怯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在武汉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中各选取1个班级,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男340人,女306人;平均年龄(15±2)岁],采用母亲教养方式与维度量表(青少年版)(PSDQ)、自尊量表(SES)和羞怯量表(SS)对其母亲教养方式、自尊水平及羞怯水平进行评估。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对青少年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与羞怯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PSDQ权威教养得分与SES得分呈正相关(r=0.37),与SS得分呈负相关(r=-0.31);PSDQ专制教养、纵容教养得分均与SES得分呈负相关(r=-0.34、-0.21),与SS得分呈正相关(r=0.28、0.24);SES得分与SS得分呈负相关(r=-0.55),均P0.01。青少年自尊在权威教养、专制教养和纵容教养与羞怯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12、0.12、0.09,Ps0.05)。结论:青少年自尊在权威教养、专制教养以及纵容教养与羞怯的关系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全国七省市1459例中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简化版)(BPSQM)、自尊量表(SES)、简式负向评价恐惧量表(BFNES)、正向评价恐惧量表(FPES)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分别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自尊、负向评价恐惧、正向评价恐惧和社会焦虑水平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Bootstrap法对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相关分析显示,BPSQM得分与SES得分正相关(r=0.52,P0.01)、与BFNES、FPES、SAD得分(r=-0.19--0.34,Ps0.01)负相关(r=-0.34,P0.01);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效应表明,SES得分在BPSQM得分与SAD得分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SES得分和BFNES得分在BPSQM与SAD得分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SES得分和FPES得分在BPSQM得分与SAD得分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模型拟合指数良好。结论:中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关系密切,自尊和评价恐惧在心理素质和社交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89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AEICS)测量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国际大学生调查问卷(ICS)中的主观幸福感分量表、自尊量表(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其中IRIDS测量人际适应,BDI、SAS、ICS测量情绪适应,SES和GSES测量自我适应)。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AEICS得分与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得分均呈负相关(r=-0.19~-0.62,均P<0.01)。自我适应在自我同一性与人际适应、自我同一性与情绪适应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0.53和0.5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可以预测其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直接预测其自我适应,并通过自我适应间接影响其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选取珠海市4所中学507名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试量表(IAT)和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学生的各依恋因子得分均低于非网络成瘾学生(t=-3.870,-2.792;P0.05)。网络成瘾与各依恋因子之间均存在相关(γ=-0.28,-0.2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子疏离、同伴疏离、同伴沟通和父子疏离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F=21.056,P0.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分别在母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父子疏离与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7.350,5.433;P0.001),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5%、15.9%。结论:高中生父母同伴依恋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母子疏离和父子疏离直接影响或通过同伴依恋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从哈尔滨市4所高校选取475名大学生,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的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测查,其中CTQ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躯体忽视和躯体虐待负向预测调节积极情绪效能感(POS)(β=-0.38、-0.52);情感忽视和性虐待负向预测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DES)(β=-0.35、-0.31);躯体忽视负向预测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ANG)(β=-0.23);躯体忽视和躯体虐待正向预测抑郁(β=0.78、3.20)。POS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性虐待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介于0.021~0.029);DES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性虐待与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介于0.017~0.040);ANG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抑郁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介于0.016~0.019)。结论: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与儿童期虐待经历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虐待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问题与依恋风格的关系,以及状态焦虑和自尊在两者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大学生484人(男198人,女286人),采用人际问题量表简短版(IIP-3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的状态焦虑分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分别测量人际问题、依恋回避/依恋焦虑风格、状态焦虑、自尊水平。结果:女生的IIP-32竞争及SES得分均高于男生,而IIP-32不自信、依恋焦虑得分均低于男生(均P<0.05)。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得分均与IIP-32总分正向关联(β=0.22、0.12);状态焦虑在依恋回避与人际问题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3、0.09);自尊在依恋回避和状态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9)。结论:大学生的人际问题与依恋风格相关,而状态焦虑在两者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自尊能调节依恋回避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抑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38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消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r=0.208,P0.001),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194,P0.001);积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307,P0.001);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与抑郁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r=-0.585,-0.236;P0.001);2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β=-0.557,P0.001);3自尊在积极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1.127,P0.05)。结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中消极完美主义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进而对抑郁产生促进作用,积极完美主义则在自尊的共同影响下对抑郁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