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成三组,根据X线摄片结果确定骨折部位。结果:女性骨折占68.94%,男性占31.06%,骨折发生频率高的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分析及骨折的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了骨折的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50岁以上人群(2010年杭州人口870.04万人)2000年~2005年间和2006年~2010年间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比较不同阶段、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病案室收集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病例记录,排除了非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及非本市户口的病例等因素,对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0年~2005年间和2006-2010年间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病率依为119.1和137.73(1/10万,下同);5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总发病率为58.7,国际标化后发病率为61.7,女性国际标化后发病率为80.62,男性的国际标化后发病率为45.4,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的发病率(P<0.05)。结论:杭州市2000年~2010年间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0年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骨折类型有性别差异(P<0.005),手术治疗方式远高于保守治疗(P<0.005)。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两类型骨折的平均年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是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一年四季中发病人数最高的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和股骨颈抗压强度指数(CSI)的关系,为评估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病人30例(病例组)和其他非骨折老年病人42例(对照组),测定股膏颈骨密度(BMD)、股骨颈宽度(FNW)和体重,计算出股骨颈CSI;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股骨颈CSI与髋部骨折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股骨颈CSI值越低,髋部骨折危险性越大;髋部骨折危险性大于10%时,男性髋部骨折股骨颈CSI阈值为0.035;危险性大于20%时,女性髋部骨折股骨颈CSI阈值为0.032.结论:老年人股骨颈CSI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危险性有关,可以作为预测髋部骨折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所关注的问题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调查分析9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 7类患者所关注问题中,活动受限例数最多为44例,占44.8%,并总结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术后所关注问题多样,掌握其心理特点,是有效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髋部骨折病人的发病因素,了解髋部骨折的发病趋势,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对榆林市府谷县中医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所有住院的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病历进行核实、整理,从中筛选出77例进行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对77例髋部骨折病人髋部的骨密度进行测量。结果:50岁以上的患者髋部骨折时均有相应部位BMD下降最明显(P〈0.01)。而且以女性为主。说明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很大关系,髋部BMD的测量对骨质疏松骨折的早期预测最具有价值。50岁以后,因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占67%,而50岁以前,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仅为8%左右。结论:髋部骨折主要发生在50岁以后的老年人,其骨生理老化加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家访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家访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理人员定期家庭访视。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家访组经过访视护理6个月后,患者抑郁SDS评分和焦虑SAS评分均比出院时以及同期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生活质量也优于出院时以及同期对照组;家访组在随访的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结论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可帮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警性干预护理在预防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6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6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警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TE相关症状发生率、住院1周、1个月DVT的发生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VTE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1周、1个月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性干预护理可有效预防髋部骨折DVT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原因,为减少骨折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因素、合并疾病等特点。结果老年髋部骨折女性较男性多见,主要高危因素为骨质疏松及跌倒等低能量损伤,合并疾病的存在也加大了骨折的风险。结论老年人应重视骨质疏松、跌倒等高危因素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本病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和非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各120例,分别调查两组骨密度、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既往病史、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及日常生活方式等相关情况,并辨证分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各危险因素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归纳,总结不同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孕产个数、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既往冠心病史、骨折史,牛奶、浓茶饮用情况及户外运动、吸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心病史、骨折史、常饮浓茶及吸烟OR值1.0,都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孕产个数、骨密度、性别、骨折病史、常饮浓茶,其中骨密度(低)、体重指数(低)、绝经年龄(低)及常饮浓茶(有)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病例组120例的中医证型,肾阳虚型23例,占19.2%,肝肾阴虚型12例,占10.0%,脾肾阳虚型61例,占50.8%,气滞血瘀型24例,占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本病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和非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各120例,分别调查两组骨密度、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既往病史、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及日常生活方式等相关情况,并辨证分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各危险因素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归纳,总结不同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孕产个数、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既往冠心病史、骨折史,牛奶、浓茶饮用情况及户外运动、吸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心病史、骨折史、常饮浓茶及吸烟OR值1.0,都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孕产个数、骨密度、性别、骨折病史、常饮浓茶,其中骨密度(低)、体重指数(低)、绝经年龄(低)及常饮浓茶(有)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病例组120例的中医证型,肾阳虚型23例,占19.2%,肝肾阴虚型12例,占10.0%,脾肾阳虚型61例,占50.8%,气滞血瘀型24例,占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2011年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22例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6~12个月(平均7.5个月)的随访,年龄最小70岁,最大91岁,平均82.73岁。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3天~7天,平均5.2天。未出现髋内翻、深静脉血栓、感染、松动、脱住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优,18例,81.82%,良,3例,13.64%,可,1例,4.54%,差0例。结论: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迅速恢复患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5年内我科因髋部骨折入院的患者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情况,降低骨折预期发生风险的目的。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所有因髋部骨折入院的患者,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比率进行分析,研究随着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比率的提高,骨折预期风险的变化。结果:随着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比率的提高,骨折预期发生风险显著降低。结论: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主要是股骨颈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死亡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它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至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0P可分为三型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90%以上是原发性骨折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骨折髋部骨折,椎体骨折,前臂骨折等。为此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临床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展望7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崔丽芹  吴剑箫  高晓玲 《河北中医》2013,(12):1875-1876,1879
目的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0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49例予常规护理,心理健康干预组53例在常规护理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价,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社会支持进行评价,应用髋关节评分(Harris)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及SCL-90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P〈0.05),Harris评分高于本组护理前(P〈0.05);心理健康干预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及SCL-90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SsPS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健康干预可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方法对纳入的300例病例采用FRAXTM10年骨折风险评估表,调查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并测定L1-L4和髋部骨密度;分析不同年龄段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及骨折风险与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①300例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1∶3.6;女性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和髋部脆性骨折风险均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5)。②不同年龄段女性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和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不同,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P<0.05),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以70~79岁年龄段最高(P<0.05)。③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r=-0.443,r=-0.545),与男性患者体质量指数和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0.349,r=-0.617)。④髋部脆性骨折风险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及体质量指数呈线性负相关(r=-0.405,r=0.676,r=-0.19),与女性患者年龄呈线性正相关(r=0.213)。结论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骨折风险较高,且主要部位脆性骨折风险以年龄在60-69岁者最高,髋部骨折风险以70-79岁者最高;骨折风险与骨密度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钙素(Miacalcic)对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愈合的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经同一组医生行内固定治疗的84例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术后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每天200IU,对照组42例不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BMD)组间差异,进行血TRACP5b、BALP和CTX、尿DPD/Cr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经6个月治疗,治疗组有39例得到随访,与治疗前相比,骨密度呈上升趋势(3.7%,P〈0.05),血生化指标测定明显下降,均在正常值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对照组有38例得到随访,Wards区BMP下降明显(P〈0.05),其余各区呈下降趋势,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提高骨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杨澍  邱月娜  邹丽芬 《光明中医》2016,(9):1211-1213
目的针对髋部骨折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调查,并且对老年髋部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帮助。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124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探查,并对两组患者骨密度进行测量和研究。结果健康体检老年人群中平和质最常见,占总体的47.58%,其次为气虚质,占总体的15.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和阳虚质占主导地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健康体检老年人群平均骨密度明显高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P0.05;针对两组患者合并后,将骨密度和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为主要的体质影响因素,对比健康体检老年人群,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骨密度显著下降,中医体质类型和骨密度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吴喆 《新中医》2021,53(3):148-15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围术期护理,观察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护理不适率,并应用Harris评分量表评定2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轻度不适率81.63%、重度不适率0;对照组分别为53.06%、20.4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后,观察组髋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与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舒适度,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固肾益精汤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骨折愈合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9例原发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后,测定患者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并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尿钙/尿肌酐及DPD排泄率。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治疗组服用固肾益精汤日1剂;对照组钙尔奇D每次1粒口服,每日2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生长情况;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四个部位的BM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上升(P<0.05,P<0.01,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