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合吸氧法预防丙泊酚无痛纤支镜检查时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鼻导管吸氧(A组)、纤支镜吸痰管三通吸氧(B组)和A+B复合吸氧组(C组),对比分析检查期间SpO2峰谷值、低氧血症比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检查期间SpO2峰谷值以C组最低,C组较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查期间低氧血症比率C组最低,较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导管复合纤支镜吸痰管吸氧有助于降低无痛纤支镜检查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比率。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人工气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分析人工气道患纤维支气管镜(纤友镜)吸痰的监护要点及其疗效。②方法对28例患行纤支镜吸痰62次,采用了吸痰前心理护理,吸痰时增加氧流量,纤支镜灌洗,监测生命体征、SaO2等方法。③结果发生一过性低氧血症16例次,占25.8%;心律失常2例次,占3.2%;呕吐4例次,占6.4%。吸痰后SaO2升高,呼吸困难改善,肺部病变缓解。吸痰成功率100%,疗效好。④结论对人工气道患合理使用纤支镜吸痰效果好,在操作前、中、后注意监护,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在 ICU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2例 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共 1 5 8例次 ,包括分别在左右主支气管内取痰培养 ,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 ,以及对 2 8例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 :62例患者共有 5 6例取得阳性痰培养结果 ,按药敏结果进行治疗 5 2例取得满意疗效 ;46例患者在吸痰后 Sa O2 升高 ,肺部痰鸣明显减少 ;有 3例患者查出支气管肿物 ;2 8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全部病例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结论 :对 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痰培养、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安全、有效的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24例COPD并Ⅱ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同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纤支镜吸痰冲洗术。结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时间约2~3min,操作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发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经纤支镜行气管支气管吸痰冲洗后1h、4h,患者气道吸气峰压明显下降,动脉血气显著改善。结论熟练使用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可很快建立人工气道,吸除气管支气管内潴留的痰液。纤支镜用于COPD并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吸痰冲洗治疗能促进痰液引流.降低气道吸气峰压,改善肺泡通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术后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2例胸部术后患者的排痰困难,痰液阻塞气道而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在加强呼吸道管理的基础上,配合纤支镜吸痰及灌洗,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及治疗后观察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82例胸部术后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吸痰灌洗治疗均顺利进行,呼吸道痰液阻塞、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SpO2)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是解除胸部术后患者肺不张、痰液阻塞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呼吸频率、体温、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预充氧方式对重症患者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90例入ICU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鼻导管给氧组(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给氧组(球囊面罩组)和改良声门上给氧组(声门上组)各30例。记录3组患者预充氧前(T0),预充氧5min后(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MAP、HR、SPO2数值,插管一次性成功的例数,观察插管过程中返流误吸、呛咳反应的情况。结果T0~T1时刻ΔSPO2上升值声门上组大于球囊面罩组,球囊面罩组大于鼻导管组(P<0.05);T2、T3时刻ΔMAP,ΔHR,ΔSPO2鼻导管组大于球囊面罩组,球囊面罩组大于声门上组(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声门上组高于球囊面罩组及鼻导管组(P<0.05);返流误吸发生率球囊面罩组大于鼻导管组及声门上组(P<0.05);严重呛咳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鼻导管组、球囊面罩组、声门上组(P<0.05)。结论改良声门上给氧更有利于重症患者清醒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慢阻肺患者多因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致咳痰无力,肺部感染不易控制,呼吸衰竭难以纠正.常规药物治疗、鼻导管吸痰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对40例慢阻肺患者行纤支镜镜下吸痰灌洗治疗疗效明显.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床旁纤支镜检查、治疗对老年VAP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老年VAP患者42例分为纤支镜检查治疗组(A组)和普通吸痰管吸痰组(B组),比较2组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住院天数、病死率及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优于B组(P<0.05),纤支镜检查治疗不良反应少.结论 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是治疗老年VA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给氧方式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品  田玉科  张毅 《四川医学》2005,26(10):1080-1081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给氧方式.方法 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根据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Ⅰ组,静脉麻醉前后面罩均给氧,氧流量4~5L/min;Ⅱ组,鼻导管给氧,氧流量 4~ 5L/min;Ⅲ组,不给氧,但SpO2下降至93%及以下时用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驱动压力1kg/cm^2,频率100次/min.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2,4,6min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P <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 P <0.05),50例中有9例需改行面罩给氧.Ⅲ组SpO2在2,4,6,8min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 P <0.05),50例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改为面罩给氧.Ⅰ、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不给氧不可取,用鼻导管给氧存在一定风险,而用麻醉机面罩给氧和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支镜吸痰在食道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挑选我科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食道癌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统计样本分为A、B两组。其中55例作为实验组A实施纤支镜吸痰。另外55例作为对照组B不实施纤支镜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均无气管切开,恢复较好,在住院时间,费用上均优于B组,而B组患者10人行气管切开。结论:纤支镜吸痰能有效预防食道癌术后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2.
侯嵋峰  史敏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517-1519
目的:探讨高龄开胸手术患者呼吸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组54例患者术前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并发症,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结果:54例患者中5例患者采用面罩加鼻导管吸氧,做深呼吸及有效排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SpO2〉92%;3例81岁患者发生肺不张,经纤支镜吸痰及扣背,雾化吸入而复张;其余4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妥善的呼吸系统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中气道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ICU对46例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在持续机械通气下进行125次纤支镜操作的经验。结果 35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进行病原学诊断、吸痰、支气管灌洗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吸入性肺炎经纤支镜治疗,7例痊愈,1例好转;另外,对3数例气管插管易位患者在纤支镜下进行调整也取得了明显效果;纤支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机械通气下纤支镜在老年患者气道管理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技术在ICU中抢救治疗各种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中纤支镜治疗1CU 109例危重病患者,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检查、获取痰培养、吸痰、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顽固性气胸封堵、代替胸腔镜治疗胸腔积液、止血治疗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99.17%,插管操作均在30s~3min内完成。442例次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306例次纤支镜取痰标本病原学培养,阳性率为92%;2例呼吸道出血致窒息患者经纤支镜止血治疗出血停止。1例顽固性气胸在纤支镜下封堵成功;1例胸腔积液在纤支镜直视下治愈。结论纤维支气镜技术在ICU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吸痰或肺段灌洗配合静脉使有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人住ICU的需机械通气的吸人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经纤支镜获取深部痰液标本行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A组在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配合纤支镜吸痰、敏感抗生素肺段灌洗。B组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体温、血压、血气、血常规及胸部cT,机械通气时阃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症状改善较B组快,机械通气时间短于B组,死亡率低于B组。结论:在静脉使有抗生素的同时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并局部抗生素灌洗较单纯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明显提高,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潴留、阻塞,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护理,以确保纤支镜灌洗吸痰过程能顺利进行。方法对273例危重病患者进行纤支镜灌洗吸痰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268例患者纤支镜灌洗吸痰术顺利进行,5例术中出现SPO2持续下降等紧急情况,经及时抢救处理好转,所有病人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肺不张、呼吸困难、SPO2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抢救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潴留、阻塞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好方法,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是保证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测压管做引导,置换经鼻气管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气管内插管的病人由于呼吸机报警提示气管导管漏气、或气管导管内痰痂阻塞等原因经常规处理无效,需要再次气管插管。实验组12例患者不使用先拔管再插管的老办法,而是徒手(不借助其他如纤支镜等器械)将引导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至隆突水平,并拔出原气管导管;将欲更换的气管导管套在引导管外,在引导管引导下将新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完成换置;对照组为20例患者通过常规先拔管再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完成更换。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全部32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更换经鼻气管导管,术后均未发生与更换导管相关重大并发症,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换管过程中病人氧合更加稳定,心率血压变化小,鼻出血、心律失常发生率低,耗时短。结论应用气管导管置换,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可替代传统的先拔管再借助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导管换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抢救煤工尘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煤工尘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床旁应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进行清痰和灌洗。结果共操作35例次,术程顺利,临床症状改善,意识模糊者,术后1h神志转清。术中及术后30min血气分析和相应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分别与术前比较,术中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煤工尘肺严重呼吸衰竭,尤其合并COPD患者,床旁应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在不中断机械通气的前提下,经导管旁路行纤支镜清痰和支气管灌洗,呼吸改善快,诊疗安全,特别适合此类痰多、咳痰困难危重患者的急救。  相似文献   

19.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灌注吸痰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枫  唐素兰  朱彦昆  于晋 《微创医学》2007,2(6):549-550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恢复和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各种胸部外伤术后患者49例,外科处理后出现肺不张,对其中27例患者给予床边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患者肺不张的改善、肺部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床边纤支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行床边纤支镜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患者缺氧状况迅速改善(P<0.05),肺不张在短期内解除。结论床边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是胸部外伤患者症状改善和预防肺部并发症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局麻药超声雾化联合纤支镜表面麻醉用于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需清醒气管插管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采用超声雾化丁卡因+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A组)和丁卡因鼻咽、口咽部喷雾+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B组).记录入室后10min (T0),纤支镜达声门(T1),纤支镜进入气管内(T2,气管导管过鼻腔(T3),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4)时患者的HR、MAP及SpO2记录各组表麻的时间,记录患者在插管操作过程中的躁动及恶心和呛咳发生率.记录患者对清醒插管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时较T0时有显著增高(P<0.05),B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T3、T4时较T0时均有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B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T3、T4时较A组显著增高(P<0.05).2组患者的Sp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躁动及恶心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插管满意度好于B组(P<0.05).结论 局麻药超声雾化结合纤支镜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为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较喷雾表麻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及更好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