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女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系统回顾本院自1976年6月-2006年3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女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48.5岁,绝经后妇女占55%.20例病例中手术治疗19例,1例仅行腹壁下动脉化疗.术后发现8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1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为25%,平均生存期为40.7个月,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为16.7%,平均生存期为19.7个月.结论:女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局部复发和早期转移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发病率较低,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3%[1],其中外阴黑色素瘤在女性生殖器黑色素瘤中居首位,占外阴恶性肿瘤的2%~10%,其次为阴道黑色素瘤,约占女性阴道恶性肿瘤的3%[2]。现就外阴及阴道恶黑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1发病相关因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4年间收治的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及5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5岁,发生于60岁以上者占42.9%(6/14)。14例中手术治疗12例,其他治疗2例。术后发现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随访4例中复发l例(Ⅲ期),转移l例(Ⅲ期),其病灶直径均大于2cm。1例Ⅳb期患者出现右下肢浮肿。另有l例I期患者术后7个月未见异常。结论: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不良。治疗原则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与有无黑色素沉着,组织病理类型,生长方式,肿瘤厚度(Breslow),侵入皮肤层次(Clark),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内瘤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4年间收治的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及5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5岁,发生于60岁以上者占42.9%(6/14).14例中手术治疗12例,其他治疗2例.术后发现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随访4例中复发1例(Ⅲ期),转移1例(Ⅲ期),其病灶直径均大于2cm.1例Ⅳb期患者出现右下肢浮肿.另有1例Ⅰ期患者术后7个月未见异常.结论: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不良.治疗原则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与有无黑色素沉着,组织病理类型,生长方式,肿瘤厚度(Breslow),侵入皮肤层次(Clark),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内瘤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14例女性生殖器的原发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于外阴、阴道、宫颈的恶性黑色素瘤分别为 4例、9例、1例。 10例行手术切除辅以化疗和免疫疗法 ,4例单纯行化疗和免疫疗法。 14例中随访 13例。 5例生存期 <1年 ,6例 <2年 ,2例>3年 (其中一例无瘤生存 2 0年 )。结论 女性生殖器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辅以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少见,主要发生于外阴皮肤,发生于宫颈粘膜者则极罕见。自Johnston(1889年)首次报道以来,至今收集文献报告仅25例。我们在工作中共诊治三例,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作简要讨论。例一:53岁(住院号45193),孕5产5,绝经八年。末次分娩至发病时间29年。1987年6月因不规则阴道流血一周,当地以  相似文献   

7.
宫颈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四例晁红霞,章文华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仅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3%~7%。原发性宫颈黑色素瘤更为罕见,我院35年间收治4例,与同期收治的外阴。阴道黑色素瘤相比较,其比例为1:2.5:6.75,占同期宫颈癌总数的0.02%,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恶性黑色素瘤很少见。本文报告了1945年到1977年治疗的1535例恶性黑色素瘤中21岁以下的病例31例(男10女21),其平均年龄14岁,6例男性和10例女性在确诊时年龄小于13岁。原发部位以头颈部最多,为14例,躯干部9例,四肢8例。25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8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我们对收治的18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51岁,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排液和肿物,原发肿瘤多位于阴道前壁的下1/3处;12例行手术+放疗/化疗,2例行单纯放疗,1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放疗3例。结果本组的5年生存率为11%,3年生存率为33%,平均生存26个月,6例存活3年以上者均为Ⅰ、Ⅱ期,其中1例为单纯放疗者肿瘤消退存活48个月,Ⅲ、Ⅳ期患者无1例存活超过2年,12例手术病人中有和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者,平均生存分别为8和42、16和40个月。结论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以手术为主,大单次量少分割放疗可使肿瘤消退或缩小,其预后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较罕见,我院1982年至1994年共收治1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例原发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占同期收治妇科恶性肿瘤的04%。发病年龄为36~67岁,其中40岁以上7例(70%)。发生部位为外阴4例,阴道4例,两部位兼...  相似文献   

11.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很高,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常发生在身体的皮肤及眼部,发生在粘膜较少,多见于直肠、口腔及阴道粘膜。临床资料我院1967~1987年共收治女性恶性黑色素瘤97例,其中女性生殖器黑色素瘤16例,占16.4%。发生在外阴部8例,阴道6例,宫颈2例。  相似文献   

12.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vulvarmalignantmelanoma ,以下简称外阴恶黑 )是一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恶性度极高。笔者收集了1979年 1月 -1995年 12月 ,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和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妇瘤科的 18例原发性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全部经病理证实及随访。现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患者就诊时年龄为 2 3~ 73岁 ,平均年龄 5 4 44± 6 63岁。其中 40岁以上 16例 ,占 88 89%。除 1例以外阴色素改变为主诉就诊外 ,17例以外阴肿块或结节为主诉就诊。伴外阴瘙痒 3例 ,破溃出血 3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寿命表分析法和Kaplan-Meier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HMB45,Melan-A和Vim均呈阳性表达.预后分析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5年生存率为24%.外阴、阴道和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60和34个月.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问长于手术加其他辅助治疗或单纯辅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2,P=0.003;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惠者手术加其他辅助治疗的生存时间长于单纯手术治疗或单纯辅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8,P=0.006.Ⅰ、Ⅱ和Ⅲ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8、53和27个月,Ⅰ期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26.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复发及转移与生存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Melan-A和Vim联合标记可提高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远期疗效差,生存率低,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系全身性疾病,但仍有部分病员首先表现为口腔颌面部及颈部病损而首诊于口腔颌面外科,作者对1991~1996年5年来收治的1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观察随访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16例,男12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49岁。原发部位为上颌牙龈4例,上颌骨者2例,腭部3例,颊部1例,下颌骨1例,颈部淋巴结5例。治疗情况:除1例原发于上颌牙龈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黑色素瘤(下简称恶黑)少见,主要发生于外阴皮肤,来自宫颈者罕见。Johnston(1889年)首次报道以来,至今文献报告仅25例。我院诊治三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例1:53岁(住院号45193),孕5产5,绝经  相似文献   

16.
鼻腔、鼻咽部黑色素瘤的放射疗效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素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只占1%,而原发于鼻腔及鼻咽者仅占全部黑色素瘤的1%以下,本文特结合我院2例经病理确诊的鼻腔、鼻咽恶性黑色素瘤采用放射治疗获得控制的病例作进一步分析讨论。 病例报告 例 1:女性,50岁,病历号B 83102。1988年元月因鼻塞及恶臭清涕,在遵义医学院检查发现右鼻腔肿物,经活检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同年2月行  相似文献   

17.
研究皮肤及眼球外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8例皮肤及眼球外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研究。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1.6岁,以女性为主。  相似文献   

18.
4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62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4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中阴道透明细胞癌3例,宫颈透明细胞癌11例,子宫体透明细胞癌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25例.平均年龄50岁,其中阴道透明细胞癌患者最小,为33.7岁;宫体透明细胞癌患者最大,为58.3岁.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症状与普通腺癌相似,但局部肿瘤较大;以早期肿瘤多见,其中Ⅰ Ⅱ期患者占68.9%,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和77.8%,明显高于Ⅳ期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27.3%和0%(P<0.01):阴道和卵巢透明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8.0%;明显高于宫颈、宫体透明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54.6%和16.7%,但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早期占多数,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肿瘤易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  相似文献   

19.
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本组病例占同期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10.2%(16/156)发病年龄30~66岁,平均46.3岁,男女之比为1.29:1。9例(56.3%)于发病前口腔粘膜黑斑病史,本组发生于牙龈,牙槽粘膜9例(56.3%)上腭部6例(37.5%)。除HE染色外,还进行了S-100蛋白及HMB-45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00%  相似文献   

20.
对16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现,本组病例占同期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10.2%(16/156)发病年龄30~66岁,平均46.3岁,男女之比为1.29:1。9例(56.3%)于发病前有口腔粘膜黑斑病史。本组发生于牙龈、牙槽粘膜9例(56.3%),上腭部6例(37.5%)。除HE染色外,还进行了S-100蛋白及HMB-45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7.5%。应用Giemsa液复染,代替常现的苏木素液复染,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更易判断。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