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100名精神科护士和100名综合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科护士与综合科护士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分量表评分精神科护士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退避因子分却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或P<0.01),合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的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支持程度。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精神科和综合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SCL-90总分的均分值和各因子均分值中,精神科护士均低于综合科护士;PSSS总分及各类支持分中,精神科护士均低于综合科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综合科护士,但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程度低于综合科的护士。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医护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开放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疲劳量表-14对42名精神科护士及52名综合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除人际关系、敌对外,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综合科护士,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际关系、敌对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精神科护士个体疲劳总体水平高于综合科护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受护龄影响,但不呈线性关系,8 ̄11年护龄护士SCL-90总均分及疲劳总分值最高(P<0.05),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精神病院护士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精神科护士特别是8 ̄11年护龄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的应付方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龄在5年以上的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分别进行现场调查,两组量表的各因子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 精神科护士应付方式问卷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综合科护士(P<0.05-0.01),但解决问题因子...  相似文献   

13.
李天萍  杨蕉  庞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17-2718,272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98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为制订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165名精神科护士和145名综合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因子分均低于综合科护士(P〈0.01),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综合科护士,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好于综合科护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应付方式及相关性,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淮安及南京地区精神科156名护士和综合科160名护士,采用应付方式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护龄在5年以上的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分别进行现场调查,两组量表的各因子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精神科护士SCL-90各症状因子分均低于综合科护士( P<0.05或P<0.01);精神科护士应付方式问卷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个因子分均低于综合科护士( P<0.05或P<0.01),但解决问题因子分却高于综合科护士( P<0.05);精神科护士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有相关性。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综合科护士,这与精神科护士在遇到问题时采用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抑郁状况及应对方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0名精神科护士,通过中文版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护士抑郁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精神科护士的抑郁自评量表总均分为(47.46±10.04)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的(41.88±10.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3,P<0.01)。精神科护士积极应对维度总均分为(29.10±13.73)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的(30.26±8.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5)。精神科护士的抑郁检出率为24.4%,护士的抑郁程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4,P<0.01)。年龄、性别及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护士抑郁程度的影响因素(r值分别为-6.39,2.75,2.50;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抑郁情绪与其消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构建护士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降低精神科护士抑郁情绪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与老年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精神科与老年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科护士的总分和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的因子分高于精神科护士,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躯体化和其他因子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精神科护士,应重视加强老年科护士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抑郁、人格特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性.方法 对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各50名)采用大五人格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大五人格量表的神经质维度分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重新关注计划、灾难化认知策略得分与综合科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综合科护士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自我责备、接受、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认知策略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精神科护士两量表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精神科护士大五人格量表总分与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自我责备、接受、沉思及积极重新认知评价策略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综合科护士大五人格量表总分与的积极重新关注认知策略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护士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应予以关注;护士的抑郁状况及人格特质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瑾  刘娟 《天津护理》2009,17(5):253-25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精神科护士男女各40例进行调查评定,对比分析精神科男护士和女护士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结果:精神科女护士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男护士,差异有显著性(P〈0.05) 应对方式问卷中除合理化外各因子分男女护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女护士高于男护士,幻想、自责、退避因子分女护士低于男护士。结论:精神科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优于男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科轮班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厦疲劳量表-14(FS-14),对30名精神科轮班护士及32名综合科轮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轮班护士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常模;精神科轮班护士除人际关系、敌对外,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综合科护士,其中强迫、抑郁、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S-14总分高于综合科轮班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殳(P〈0.05);精神科轮班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护龄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轮班护士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精神科轮班护士特别是护龄较长的轮班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