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娥 《护理研究》2006,20(11):1008
传统的头皮针固定方法是4条胶布固定法,由于一次性纸胶布粘性很好,前三条胶布常常粘在一起很难揭开,拔针时致针头晃动,病人感觉刺痛不适;病人手臂在被筒内活动时,容易勾挂头皮针细管回绕部分,造成针头上翘或针尾抬高,针尖刺破血管壁,结果既费时、费力,又不美观,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自2005年5月-2005年11月,改进了头皮针固定方法,临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液针头的固定法基础护理学书上专门讲解,用5条或3条胶布,其中第2条胶布都作交叉固定,但均可因对头皮针塑料管的牵拉而致针梗与塑料管处扭曲,我们改进了头皮针的固定方法后,无一例发生扭曲,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晋云  赵竹连 《护理研究》2004,18(12):2136-2136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的关键,除护理人员应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有较好的固定技术?由于小儿具有好动、不配合的特点,且小儿头皮容易出汗、输液叉需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等原因,头皮针固定成为小儿头皮穿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头皮针固定方法,都是先用胶布固定针头后,再用长胶布绕头一周或用胶布贴于耳廓起到固定的作用。此法虽固定牢靠,但却存在一个缺点,  相似文献   

4.
在手背、足背静脉输液时,按常规固定法将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后,如患者在不经意间活动穿刺侧肢体时,易牵拉输液头皮针致固定胶布扯脱,重新粘贴增加护士工作量,如果牵拉至针头脱出重新穿刺造成患者痛苦.现采用以下方法避免了以上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占萍 《护理研究》2006,20(1):281-281
临床上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小儿哭闹厉害,针头易滑出血管外.导致穿刺失败.另外,小儿哭闹时头部出汗,造成胶布与头皮粘贴不紧或头发太长太多,不易粘贴,致使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疼痛,严重可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针对此情况.自制了一种头皮针固定带,通过在我院儿科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头皮针新固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常敏  刘增香 《现代护理》2006,12(20):1884-1885
目的比较2种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对输液过程和拔针过程产生的效果。方法对600例静脉输液病人分别选用传统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与新的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对输液和拔针过程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对2种针头固定方法进行评价。结果2种针头固定方法对静脉输液和拔针过程产生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的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稳妥,返修固定少,并且可减轻病人拔针过程中的疼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节约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病人巧用双孔鼻氧管氧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娟  刘于 《护理研究》2008,22(4):1032-1032
气管切开病人吸氧治疗时,临床上多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鼻氧管的前端鼻塞去掉,将氧气管直接插入气管导管内,用胶布固定,或者在氧气管前端连接一段去掉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将软管插入气管导管内,再用胶布蝶形固定。病人频繁咳嗽、翻身或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时,氧气管很容易脱出,影响氧疗效果,导致氧气管前端污染。且头皮针软管和氧气管的连接处不配套,接口处难免漏气,容易造成氧气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氧疗效果,我院将双孔鼻氧管用于气管切开病人氧疗,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处理注射器针头及头皮针时,医护人员易意外扎伤而导致血液污染。我们使用一次性塑料输液瓶收集注射器针头和头皮针,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选用500ml塑料瓶、剪刀1把、胶布1条(长约12cm)。(2)用剪刀在输液瓶瓶口1/5处环形剪开,保持有3cm左右相连,将浸泡过的输液器头皮针和针头从剪开的瓶口处放入瓶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当病人烦躁不安或不慎针头滑出血管外时,我们必须拔出针头重新穿刺,如果胶布交叉固定针头.交叉粘贴在针柄上的胶布不易揭开,如果针头在病人血管内时就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易刺激血管壁,病人感到疼痛;如果先使胶布离开病人的皮肤,拔出针头后再揭开交叉的胶布,针头抖动,针头上的药液或血渍溅在工作人员的手上,造成护理人员的手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2种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对输液过程和拔针过程产生的效果.方法 对600例静脉输液病人分别选用传统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与新的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对输液和拔针过程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对2种针头固定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种针头固定方法对静脉输液和拔针过程产生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的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稳妥,返修固定少,并且可减轻病人拔针过程中的疼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节约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夏天,尤其因穿刺导致婴幼儿哭闹不安时,头部因出汗使胶布粘贴困难,极易使针头滑脱。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对婴幼儿头皮针穿刺成功后的固定加用了固定带,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田雅娟 《护理研究》2006,20(30):2735-273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在穿刺成功后粘贴输液胶布固定时常使输液针头刺穿血管,造成输液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我科对静脉输液胶布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第1条胶布横向粘贴针柄,第2条胶布将无菌纱布覆盖针眼,将第3条胶布粘贴面中点轻捏一下再交叉固定针梗,将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盘曲重叠后用第4条胶布固定,烦躁多动的病人用第5条胶布固定输液器与输液针头接口处。2优点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可靠,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将第3条胶布直接绕过针柄下交叉固定针头而带来的因胶布的黏…  相似文献   

13.
杨红兰 《现代护理》2003,9(4):310-31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常规固定方法为 :头皮静脉穿刺见回血 ,即用三条胶布固定针头 ,即第一条固定针头握持柄 ,第二条作交叉固定 ,第三条将塑料管盘曲后固定。我们按此固定法操作经常会穿刺好后面的患儿 ,前面刚穿刺好的患儿针被拉出来了。由于小儿好动 ,再加上穿刺疼痛、挣扎 ,往往一身汗 ,这给胶布粘贴增加了难度 ,或是患儿头部转动牵拉而使固定好的管子拉出或折叠 ,引起输液障碍而需重新穿刺 ,因此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又增加了我们护士的工作量。经过摸索 ,我们现在用四条胶布固定法。即其中三条胶布如上述常规粘贴 ,另一条胶布则将头皮针…  相似文献   

14.
韩兴花 《护理研究》2006,20(12):3250-3250
小儿静脉用药多选用头皮针静脉穿刺,由于患儿哭闹、出汗等原因,常需用很多胶布才能固定好,不但浪费胶布,而且胶布粘在头发上拔针时不易揭取,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故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头皮针固定带,使头皮针固定变得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朱娟  刘于 《护理研究》2008,22(11):1032
气管切开病人吸氧治疗时,临床上多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鼻氧管的前端鼻塞去掉,将氧气管直接插入气管导管内,用胶布固定,或者在氧气管前端连接一段去掉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将软管插入气管导管内,再用胶布蝶形固定.  相似文献   

16.
少数病人对胶布即氧化锌橡皮膏.过敏而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部位在胶布接触皮肤表面.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痒。皮疹,严重时可有全身反应。贴胶布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反应就越重。目前.在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匀使用胶布固定头皮针。对胶布易过敏的病人.我们采取以下方法:l用绷带固定头皮针在静脉输液时尽量使穿刺点选在比较容易固定的部位。例如;前青.手背.足背.若穿刺点在手指时.可在手指下面放一个与手指宽度相等或略小.长度与手指相等的硬纸壳,以限制其活动.避免造成2次穿刺。然后再用绷带固定。因为用绷带固定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现介绍一种外科小手术后的引流装置如下。选用一次性静脉头皮针做为引流管《针头剪掉),在管壁处剪侧空,然后放置需引流的部位并加以固定,同时将头皮针的另一头接注射器,连接牢固,回抽注射器,使注射器形成一个带有负压的腔,针栓用注射器针头帽支撑,同时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18.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头部出汗较多,使固定针头的胶布撕脱,针头脱出而致穿刺失败,不但给患儿增加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浪费了胶布。为了使患儿免受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经济、方便、有效地固定头皮针法一长布条固定法。自1992年以来,采用此法固定头皮针2000多人次,效果很好,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赞许,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 选用吸水性强不褪色的棉布或纱布作成布条,长度为头围加15cm,布条宽度为2.5~3cm,应用时常规局部剃发、消毒,穿刺成功后,用一条胶布固定针头,另一条胶布交叉固定,针眼  相似文献   

19.
头皮静脉是小儿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小儿头皮针的穿刺与固定技术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高要求的技术操作。注射时,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出汗多、头发长等原因,常常使胶布固定不牢、松脱而致针头滑出血管外或针头脱落,增加了患儿痛苦,导致家属不满意,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材料,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小儿头皮固定圈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在3M透明敷贴固定的基础上加戴一次性网帽。比较两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x~2=13.02,P0.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8.95,P0.01)。结论一次性网帽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可以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有效延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