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清Ⅰ型胶原测定诊断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Ⅰ型胶原测定诊断肝纤维化李伟道近年来,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已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血清中各型胶原成分及其降解产物是肝纤维化重要标志物[1],其中报道最早、应用最广的是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或PⅢP),其前体Ⅲ型前胶原(PCⅢ)亦被认为有相似的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各型肝病患者以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为主并与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amp,)纤维连接蛋白(Fn)及Ⅰ、Ⅲ型胶原等肝纤维化指标,及常用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病理检查等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前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变化分析章小篆,公晓燕,刘瑞兰,蔡丽英有学者认为,血清层粘蛋白(LN)检测是反应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优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本文测定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LN的变化,以期对慢性肝炎的肝纤维化趋势进行判断。材料与方法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方法:检测405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水平,观察其临床意义。结果: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Ⅳ-C、PⅢ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增高,HBV-DNA( )组的血清Ⅳ一C、PⅢP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肝纤维化的活动程度,PⅢP在判定肝纤维化的程度方面其敏感性不如前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肝纤维化等慢性肝病敏感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指标。方法对196例各型肝病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脯氨酸肽酶(PLD)、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并与10例肝组织学和30例健康献血员做对照研究。结果五项指标分别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依次升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其改变情况与轻、中、重型纤维化程度呈同步性,有良好的正相关。结论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极大地增加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动态观察其变化可掌握病情演变  相似文献   

6.
张琪  田字彬 《山东医药》2005,45(4):27-28
肝纤维化是肝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Ⅰ、Ⅲ、Ⅳ型胶原过度增生沉积和降解减少造成的病理性结果,是多种慢性肝病病情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本文观察了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药物干预探讨肝纤维化逆转或治疗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血清Ⅲ型前胶原检测对慢性肝病诊断的评价陈登登,林志辉,陈贻胜,潘秀珍1985年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TypeⅢ,PCⅢ)是诊断肝纤维化良好的指标人.[1,2]我们观察了各种慢性肝病血清中PCⅢ含量的变化,探讨其...  相似文献   

8.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型胶原(CⅣ)及脯氨酸肽酶(PLD)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用酶联免疫(ELISA)法及生化比色法检测22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HA、PCⅢ、CⅣ及PLD水平,并与肝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相比较。四项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显著相关(P〈0.05)。HA、PCⅢ及CⅣ与肝纤维化相关性高于炎症,PLD与炎症的相关性高于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病变程度一致,联合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及PLD水平,既可反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又能了解肝坏死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脯氨酸肽酶(PLD)是近年建立的慢性肝病诊断指标,能从不同角度揭示肝纤维化和慢性肝损害情况。1996年4月~11月我们应用放免法和比色法联合检测此5项指标在各期肝病中的变化。兹将104例临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β-NAG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运用比色法测定临床各型慢性肝病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G)活性,同时检测患者肝纤维化其它指标如Ⅲ型前胶太,Ⅳ型胶原、结合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β-NAG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发现β-NAG在肝纤维化早期就有显著升高,以慢性肝炎活动状态变化最明显,与CI-Ⅳ、PⅢP和血清白蛋白,白/球比明显相关,而CI-Ⅳ、PⅢP与ALT、TB等肝功能指标相关性不明显,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血清有机膦酸醋酶(PE)活性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用荧光分光法测定了77例慢性肝病患者及实验诱发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E活性变化。发现慢性肝病时血清PE活性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依次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与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水平变化呈正比。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E活性也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与肝纤维化积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98与0.967,均P<0.01。说明血清PE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间有明显关系,可作为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肝血瘀阻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肝血瘀阻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认识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本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2例慢性肝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及35例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结果;血瘀证和非血瘀证血清HA,hPCⅢ,Ⅳ-C3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血瘀证组血清的HA,hPCⅢ两项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力宁治疗对毒素性肝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内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强力宁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和饮用乙醇水溶液方法诱导大鼠肝损伤-纤维化模型,同时部分予以强力宁治疗,在四氨化碳等处理后定期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肝脏标本,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抽提肝组织总RNA,用地高辛标记的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与各组肝组织总RNA进行斑点杂交,比较各组标本肝脏Ⅰ、Ⅲ型前胶原的表达水平。结果:四氯化碳等损伤后肝脏内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增高,而强力宁能够抑制损伤后肝脏内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异常增高的表达。结论:强力宁能够通过抑制毒素致肝损伤动物模型肝脏内Ⅰ、Ⅲ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慢性肝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96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LN和PCⅢ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A、LN和PCⅢ水平随慢性肝病的进展均逐渐升高,在慢性重度肝炎和肝硬化时达高峰,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LN和PCⅢ水平可作为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血清PCⅢ,HA,LN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PCⅢ、HA、LN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李兵顺,王继,刘金星,孙述强,魏梅新,刘晓梅,裴秀,王麟士为了寻找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敏感而可靠的血清学指标,我们对148例各种类型肝病联合检测了血清Ⅲ型前胶原(serumtypeⅢprocoll...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VG、RF染色显示Ⅰ、Ⅱ型胶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放免法测定肝匀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应用上述指标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实验时间延长,肝内胶原含量逐渐增加。肝纤维化早、中期以Ⅲ型胶原增生为主,肝纤维化后期及肝硬化期以Ⅰ期胶原为增生为主。血清PCⅢ与肝内胶原变化基本同步。结论  相似文献   

17.
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诊断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发展迅速,据国内外报道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的血清学指标。但因进口药盒价格昂贵,不易推广应用。我们采用国产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药盒检测各种慢性肝病147例,以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①正常组:健康献血员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8岁。②肝病组:所检147例肝病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男1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38.4岁。其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栓后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同时采血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透明质酸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且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层粘蛋白水平升高,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透明质酸更可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125I标记人Ⅲ型前胶原建立放免法诊断肝纤维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用~(125)I标记人Ⅲ型前胶原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法,并用此法测定100例正常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上限为120μg/L)及181例各种肝病和其他病人血清PCⅢ。肝病患者中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显著升高;急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单纯型)略有升高;慢性迁延性肝炎、胆石症和其他病人均无显著升高,37例患者肝活检纤维化程度和血清PCⅢ呈密切正相关(r=0.984,p<0.001)。结果说明此法测定血清PCⅢ诊断肝纤维化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及代谢方式与间质胶原明显不同。在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在Disse间隙内显著增加,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血清Ⅳ型胶原及其前肽测定,不仅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而且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肝纤维化过程中Ⅳ型胶原的研究进展作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