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清远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实验与确证实验结果符合率,为提高实验室HIV抗体检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清远市2010-2011年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的273份标本HIV抗体阳性及可疑阳性的结果与确证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3份标本,经蛋白印迹(WB)试验确证HIV-1阳性257例,占94.14%;不确定9例,占3.3%;阴性7例,占2.56%.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为94.14%,确证条带gp160、gp120、p24出现率均有95%以上;出现8条以上条带的有166份,出现率为64.59%.结论 初筛试剂检测HIV抗体与WB确证试验的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但判断HIV抗体阳性或艾滋病必须经WB试验确证,以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宿迁市95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试验结果。方法同时使用免疫层析法(胶体硒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HIV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法)进行确证。结果初筛阳性标本953份经复检,817份呈阳性,复检阳性率为85.73%;确证阳性694份,确证阳性率为84.94%;不确定75份,占9.18%;阴性48份,占5.88%;确证阳性率最高的是疾控机构,为96.63%,采供血机构最低,仅50.70%,不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 0.01)。不确定样品WB条带有9种,以gp160、p24及gp160+p24三种带型为主要(共占80.00%),gp160+p24和gp160+p24+p17两种带型阳转率较高,分别为60.00%和40.00%。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对不确定标本,应加强随访,并引入核酸检测作为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威海市HIV初筛、复检和确证结果的关系,了解全市HIV检测水平,为威海市艾滋病防治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采用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对威海市2015~2018年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对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734例筛查阳性标本中复检阳性502例,确证阳性460例,确证阴性11例,不确定31例。不同来源(医疗、疾控、采供血机构)初筛标本的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证阳性标本中男女比例为16.7∶1。确证阳性标本WB各条带中gp160、gp120出现率最高均为100.00%,p55出现率最低为44.35%。不确定标本的WB带型有8种。结论 2015~2018年威海市各检测机构HIV复检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14—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HIV抗体筛查与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近几年HIV感染状况及防控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今后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辖区内HIV初筛有反应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或免疫层析快诊试验进行复检,对复检有反应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证试验。运用EXCEL和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2100份复检有反应标本进行确证实验,阳性为1485份(70.71%);阴性为452份(21.52%);不确定为163份(7.76%)。确证阳性男女性别比为7.95∶1。复核试验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1.33%。WB确证阳性标本条带100%出现gp160和gp120。71.43%不确定标本出现gp160。结论两次复检双阳标本确证阳性率高,一阴一阳的样本多为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结果不确定标本可加做CD4、核酸检测和病毒载量等辅助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血清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之间的关系,为艾滋病诊断和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1]要求,对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行复检,复检阳性的血清采用免疫印迹试验进行确证。结果对2010-2011年共270份初筛阳性血清进行复检,复检后249份HIV抗体阳性血清经WB法确证,217份为HIV-1型抗体阳性(87.15%),15份为不确定(6.02%),17份阴性(6.83%)。复检结果 1≤S/CO<6、6≤S/CO<10和S/CO≥10与WB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1.28%、86.25%和98.46%。确证为HIV-1型抗体阳性的血清,gp 160、gp 120、gp 41、p 66、p 51、p 24出现频率都在93%以上。结论筛查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需以确证结果为准。随着S/CO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升高,但WB确证试验存在不确定结果,也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结果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淮安市231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结果 231例筛查阳性样本经WB确证,阳性151例(占56.37%),阴性44例(占19.05%),不确定36例(占15.58%)。不同机构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采供血机构的确证阳性率最低,为11.11%。在确证阳性的标本中,出现7条以上带型139份(占92.05%);条带gp160、gp120和p24出现率最高,为100.00%,条带p39出现率最低,为64.24%。不确定的样本中,条带gp160出现率最高,占61.11%;33例成功随访,其中2例HIV抗体转阳。结论通过WB确证实验可以排除筛查实验中的假阳性,对于不确定的样本要加强随访,减少潜在新发感染者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9—2011年恩施州186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1年恩施州辖区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和使用WB试验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69例初筛阳性者中ELISA复核HIV抗体阳性210份,阳性率为78.07%;复核HIV抗体阴性59份,阴性率为21.93%。WB试验阳性186份,占88.57%;15份为不确定,占7.14%;9份为阴性,占4.29%。WB带型分布:其中7条带以上共计181例,占97.31%;6条带的3例,占1.61%;5条带的1例;占0.54%。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与各WB带型分布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艾滋病HIV抗体初筛与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沂市2018—2021年HIV检测筛查实验室的HIV抗体筛查及确证试验结果,为制订高效的艾滋病防控技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艾滋病防控工作信息系统的实验信息数据,分析徐州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52份初筛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对不确定结果者进行随访。结果 2018—2021年,新沂市的HIV抗体检测量逐年上升,初筛阳性样本中复核阳性率为68.42%(104/152)。经确证试验HIV-1抗体阳性94份,确证阳性率为90.38%。免疫印迹带型分布中,全条带和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占比最高,均为20.21%。不确定者随访中,gp160+p24条带均转阳。结论 gp160是HIV阳性的确证必要条带,不确定带型中含有gp160条带最多,阳转率也最高,特别是gp160+p24带型,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随访。  相似文献   

9.
陈云钰  潘超  邓陈哲  冯学专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67-5668,5672
目的 对三亚市2010年HIV抗体初筛试验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认,并查找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及检测的影响因素,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 对三亚市2010年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 73份HIV抗体复检阳性标本经确认试验结果为63份HIV-1抗体阳性(86.3%),4份HIV抗体阴性(5.5%),6份HIV抗体不确定(8.2%),且阳性的带型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出现的百分率都在90%以上,其中gp160、gp120、p66、p51为100%,p55出现次数最少,仅为74.6%.在63例感染者中env条带阳性率最高,平均为99.5%;其次是pol条带,平均为98.9%;阳性率最低的是gag条带,平均为87.8%.在6份不确定标本中,gag条带阳性率最高,平均为61.1%,其中p24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不确定标本的83.3%;其次是pol条带,平均为27.8%;阳性率最低的是env条带,平均为16.7%.结论 HIV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必须经确认试验得出准确结果,并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的结果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9-2013年宿州市454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待确证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条带分析,增强对WB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方法采用WB试验对454份宿州市辖区HIV抗体待确证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454例HIV抗体待确证样本中,WB试验阳性235份,占51.76%;95份为不确定,占20.93%;124份为阴性,占27.31%。WB带型分布:7条带及以上222份,占94.47%;抗env基因编码蛋白的条带较多,gp160、gp120分别为98.72%和98.32%;除p24外的抗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条带最少;在95份HIV确证不确定样品和124份HIV确证阴性样品中,采供血机构送检的样本比例均最高,分别是66.32%、79.84%。结论两种试剂复检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WB确证试验存在不确定结果,应引入病毒载量或核酸检测技术缩短HIV抗体检测中的不确定样本的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厦门市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与确证结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初筛阳性的标本,用北京万泰抗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以及雅培公司HIV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胶体硒法),进行复检,其中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即使用MP生物亚太公司的HIV-1/2 blot确证试剂盒(WB法)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873例WB实验,确证HIV-1抗体阳性2344例(81.6%),HIV抗体不确定202例(7.1%),HIV抗体阴性为327例(11.4%)。在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WB检测反应条带gp160、gp120和gp41的出现率最高,均为100%(2344/2344),条带p55以及p17出现的概率较低,分别为38.7%(907/2344)和46.4%(1088/2344)。完成随访的202例样本中,env类和gag类带型的阳转率分别为95%(96/101)和18.5%(5/27)。结论 在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假阳性结果,必须通过WB实验确认是否为HIV抗体阳性;要加强对不确定样本的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初筛试验与蛋白印迹(WB)确认试验结果的比对,探讨目前艾滋病检测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芜湖市2011年艾滋病筛查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并分析WB确认试验带型及感染者基本信息。结果 119份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经WB确认80份阳性,23份阴性,16份不确定。其中,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均阳性的93份标本经WB确认80份阳性,7份阴性,6份不确定;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一阴一阳的26份血样经WB确认16份阴性,10份不确定。在80份HIV-1确认阳性标本中,P55条带出现次数最少,仅为50.00%。在16份不确定标本中,Gp160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不确定标本的62.50%。结论筛查弱阳性的标本尽量用筛查试剂排除,从而减少"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不确定结果与WB试验的假阳性有关,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结果进行准确解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玉林市HIV抗体初筛阳性孕产妇标本复核检测和确证试验的结果,为实施母婴阻断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对辖区各单位上送HIV初筛阳性孕产妇血清96份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核检测,任意一种方法复检阳性的血清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再将三种不同类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份初筛阳性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复核检测阳性87份,阳性率为90.63%;用胶体硒法进行复核检测阳性为76份,阳性率为89.58%,两种复核试剂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WB法进行确证试验最终阳性为76份,阳性率为79.17%;确证试验中出现不确定结果时,条带gp160和p24出现频率最高。结论玉林市孕产妇HIV抗体初筛假阳性率较高;两种复核试剂结果均为阳性时,确证结果阳性率较高,两种复核试剂结果为一阳一阴时,确证结果为阴性或不确定,经追踪检测不确定标本均转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9年-2015年本院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医学和疾病控制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对HIV抗体筛查阳性样品用ELISA和胶体金快速试验进行复检,复检阳性的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对确证阳性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8例HIV抗体初筛阳性,56例复检阳性,WB检测反应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最高,均为100.0%;p24和gp41出现率次之,分别为96.4%和94.6%;p39和gp36出现率较低,分别为41.1%和3.6%,其中7条带以上者48例,占85.7%。18岁~40岁38例(占67.85%),已婚者30例(占53.57%),工人(包括机关)感染者26例(占46.43%),性传播49例(占87.5%);注射吸毒与输入血液制品感染者4例;母婴传播3例。结论 HIV感染以男性、青壮年、已婚者为主,主要通过性传播,且"晚发现"现象较为严重;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大多数的确证感染者处于病毒活跃期,传播的危险性大,加强对该类人群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HIV抗体艾滋病筛查阳性结果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硒标免疫层析法(Determine)进行HIV抗体筛查,免疫印迹法(WB)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证,对筛查结果与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9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HIV-1抗体81份(占68.07%);确证HIV抗体阴性24份(占20.17%);HIV抗体不确定14份(占11.76%)。ELISA和硒标或金标的结果均阳性者,81份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为100%,24份确证HIV抗体阴性者为4.17%,14份HIV抗体不确定者为35.71%。ELISA方法S/CO值>6者,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占98.76%;反应条带gp160、gp120、gp41出现率最高,为100%。[结论]两种筛查方法结果均阳性且S/CO值高时,预示HIV-1抗体阳性的可能性大,而筛查结果一阴一阳且S/CO值较低时,HIV抗体阴性及不确定的可能性较大,筛查试验有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9~2010年济南市379例艾滋病确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济南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反应(ELISA)及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对2009~2010年济南市辖区内有关医疗单位送检的379例筛查阳性者进行复核检测,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检测。[结果]379例筛查阳性者中确证HIV-1抗体阳性234例,阳性率为61.74%;确证HIV抗体阴性82例,阴性率为21.64%;HIV抗体不确定63例,占16.61%。确证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为100%,p39和p55出现率较低,为40.60%和43.59%。[结论]在艾滋病确证实验中复检试剂种类的选择以及样本的类型对确证阳性率影响较大,WB带型的阳性判定应根据判定标准,参考实际情况,谨慎判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反应样本与确证试验结果的关系,并对HIV-1抗体阳性和不确定条带进行分析。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呈阳性反应的样本S/CO值与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9份筛查阳性样本经确证试验检测,阳性115份,不确定10份,阴性4份,ELISA法与WB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9.15%,确证阳性样本条带gp160、gp120出现的百分比为100.00%,gp41、p66和p24出现百分比均90%,p55出现的百分比最少,只有55.65%;不确定结果样本条带gp160出现的百分比为80.00%,p24出现的百分比为40.00%。结论 HIV抗体筛查试验ELISA法存在假阳性,筛查阳性反应样本必须经确证试验检测结果为准,应重视对不确定结果检测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玉林市514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核检测和确证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HIV筛查阳性结果与确证阳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辖区各单位上送HIV初筛阳性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核检测,其中一种方法复检阳性的血清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将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4份初筛阳性的血清ELISA法复核检测阳性505份,阳性率98.25%;用胶体硒法复核检测阳性503份,阳性率97.86%;两种复核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法确证试验阳性493份,阳性率95.91%.两种复核方法为一阳一阴的标本,确证试验结果均为不确定或阴性.不确定结果的带型以gp160和p24出现频率最高.来自采供血机构人群的初筛阳性标本的WB确证阳性率最低,为81.25%.结论 两种复核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确证试验为阳性率高,一阴一阳的样本多为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结果为不确定时尽可能加做免疫功能细胞CD4和病毒载量检测作为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河北区HIV初筛阳性样本的检测数据及免疫印迹试验(WB)带型分布特点,为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确证实验室提高检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7月底河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所辖全区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样品共计189份,依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采用原有试剂双份或双孔或者2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1阴1阳的样本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检测,并对阳性结果的带型进行分析。结果 189份初筛阳性样本经复检阳性180份,阳性率为95.24%。不同人群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份复检阳性样本进行确证试验,阳性率为92.78%(167份);不确定7份,占复检阳性的3.89%。带型分布出现全条带者58份。结论 ELISA试剂存在不可避免的假阳性,慎重对待HIV确证试验的不确定结果,提高WB条带判读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误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HIV抗体检测产生不确定结果的检出率及人群分布情况,并通过随访复检探讨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13—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抗体确证检测为不确定结果的样品来源、蛋白印迹试验带型模式的分布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8份待复测样本经WB试验报告为不确定结果者为151份,占21.63%。对其中100份标本进行随访,随访到50人,随访率50.00%。其中随访结果仍为HIV抗体不确定者28例,占56.00%,随访结果转为HIV抗体确认阴性和HIV抗体确认阳性者都是11例,占22.00%。151份不确定结果中共检测出18种带型,p24、gp160、和gp160p24是最为常见的3种带型,占79.47%。其中带型p24的样本随访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者比例最高,达67.86%;带型gp160的样本随访结果为HIV抗体阴性者比例最高,达40.00%;带型gp160gp120p24、gp160p24p17和gp160gp120p66p51的随访结果均转为HIV抗体阳性。【结论】不同人群的HIV抗体不确定检出率存在差异,不同的WB带型阳转率也不尽相同,应加强特殊人群及特定WB带型样本的随访,以期尽早发现HIV感染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