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是婴儿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目前一些可用药物的疗效有所下降。再者由于这些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以致无法采用高于目前的常用剂量。新的氨基甙类抗菌素——尼蒂霉素(Netilmicin,乙基西梭霉素硫酸盐)具有抗菌活力强而毒性低微的特点。从某儿童医院的病儿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菌共306株,应用琼脂稀释法及纸片法比较尼蒂霉素、西梭霉素(Sisomicin)及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34株大肠杆菌的敏感度,其中33株可为3种药物的≤1.56微克/毫升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需氧性固紫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尤其是由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引起者,已成为重要课题。这些感染常发生于抗感染力减弱的患者,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此类致病菌对许多抗菌药物有抗药性,如用有效的抗菌素常产生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副作用。本文讲述有关的一些抗菌素的选用和抗菌疗法的基本原则,以便对需氧性固紫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能进行有效的治疗。表Ⅰ所列的抗菌素,目前认为对这类严重的感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1940年以前主要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40年以后随着抗菌素的应用,革兰氏阴性杆菌日渐增多,60年代间金黄色葡萄球菌曾一度占优势,但为时甚短,又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所取代。近年来,B组溶血性链球菌(以下简称GBS)引起的新生儿感染明显增多,是导致围产期死亡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极易发生感染,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虽然感染常见,但准确诊断感染存在是困难的,经常导致滥用一些可能有害的抗菌素。应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作为感染的存在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可取之处。为了改进对感染的诊断,曾应用四唑氮兰试验(NBT),但结果表明对新生儿并不是良好的指  相似文献   

5.
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简称GNM)最多见于新生儿、脑脊髓膜畸形及神经系统损伤的病人。抗菌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病灶部位达不到有效浓度,是GNM治疗效果差的原因之一。腰椎穿刺鞘内给药,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感染由于抗菌素、交换输血及呼吸管理的应用,病死率虽然有显著的降低,但早期诊断仍是治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感染是小儿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素则为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如何正确地使用抗菌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止副作用的发生,是儿科医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抗菌素的临床应用中,于用药前,应该对于疾病的种类、病灶的部位、可能有效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的优缺点等方面,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用药后,通过临床密切地观察,了解治疗的反应,再作具体的分析,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本文针对常用抗菌素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其主要优缺点,进行重点复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抗菌素的副作用已引起普遍重视,并提出许多检出抗体和确定机体对抗菌素敏感的方法,但能切实应用于临床者探讨的还很不够。对于高敏感患儿,既使用小量抗菌素傲皮肤或舌下法试验也能引起严重后果,为此有必要对试管内的诊断方法加以探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尽管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种类繁多,但肺部感染的病死率仍较高。说明抗生素的选择和伍用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就此谈谈我们的体会。一、细菌性肺炎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部感染的病原已发生很大改变。医院外感染仍以肺炎球菌为多见,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明显增多,后者尤在危重病儿多见。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中,肺炎、溶血性链球菌及流感杆菌等比例下降,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渐见增多(肺炎、绿脓及大肠杆菌等其他肠道杆菌),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增高。故对肺部感染必需首先获得可靠的病原学诊断,作为选用  相似文献   

10.
日益证实在某些人类的疾病中细菌内毒素所起的作用。在许多疾病中鲎试验阳性与细菌内毒素的其它已知病理生理作用的存在是一致的。日本学者曾报告了许多重要的资料,对鲎试验的评价以及对内毒素血症作用的进一步了解有很大贡献。看来,内毒素能从胃肠道或泌尿道(或有革兰氏阴性细菌存在的其它组织部位)释放而进入周身或门静脉循环中,甚至在无菌血症时,亦能引起病理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当细菌和其释放的内毒素同时存在于循环中时,则血鲎试验可能不出现阳性,但是,当来自组织内或胃肠道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素进入血循环中时,则血鲎试验却常为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亦常能证实有内毒素。其它体液,如尿和腹水也能查出内毒素。用敏感的阿米巴样细胞溶解产物,细致地进行鲎试验,能有助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血症的诊断和正确地说明临床中的部位,有助于对患者的评价。另外,它也能用于对某些疾病患者的连续观察,在某些情况下,鲎试验可以敏感地提供复发的指标。在细菌培养上出现复发感染之前,就可能成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利福平为一半合成的口服有效的杀菌性抗菌素,属于利福霉素,它系地中海链丝菌的发酵产物。虽主要用于结核病,也相当广泛地用于成人其他细菌性感染。关于它在儿童的应用已发表了一些资料。我们在这里报告它成功地用于3个严重的病儿,每例用其他许多抗菌素均无效。  相似文献   

12.
NICU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85年1月~1989年12月606例以非感染性疾病收留住院超过48小时的NICU住院新生儿,有69例发生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总感染率为11.4%,其中出生体重<1500g 24例,感染率占18.9%,出生体重>1500g 45例,占9.4%,经统计学分析,x~2=12.14,P<0.001,两者有显著差异。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败血症,感染率分别为49.3%和37.7%,其他有皮肤、消化道等感染。败血症中血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3.1%,革兰氏阳性菌占15.4%。呼吸道感染气管分泌物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1.5%,革兰氏阳性菌占15.2%。认为NICU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的来源有:(1) 病人自身带菌,尤其是住院时间长或危重病儿;(2) 监护、支持、治疗设备及医务人员手的污染;(3) 损伤性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如气管插管、口咽吸引、脐动静脉插管、动静脉穿刺等;(4) 广谱和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改变了机体的“正常菌群”;并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与病人接触,引起病人之间的病菌传播。医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提高死亡率。本文报告因医院内感染而死亡的占10.2%,明显地高于无医院内感染的死亡率,后者占3.7%,x~2=5.9,P<0.02,有显著差异。因此,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仪器设备的无菌消毒,并强调医务人员勤洗手是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腹痛儿童中幽门螺旋菌(HP)的发病率作了前瞻性研究,并对HP感染与临床、内窥镜和组织学之间的联系作了调查。材料与方法1988年11月~1991年6月对270例,平均年龄9.1±3.5 岁腹痛2周以上、有或无呕吐和呕血的患儿进行检查。所有患儿在两周内未接受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抗生素、铋剂、制酸剂)均剔除。对家族消化性溃病史进行调查。用内窥镜作上消化道检查,取胃窦标本放入3种培养基培养。当菌落生长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氧化氢酶、氧化酶、脲酶试验。革兰氏染色和三种酶试验均阳性者为阳性。第二份及以后的活检标本固定后经组织学检  相似文献   

14.
警惕婴儿淋球菌感染婴儿眼结合腹及外阴有较多脓性分泌时,应想到淋球菌感染可能患儿女,35天,生后双眼有脓性分泌物,用利福平溶液滴眼无效来诊。体检双眼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外阴红肿,阴道及尿道口均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取眼及外阴脓液涂片检查,均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  相似文献   

15.
报告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68例,其中ALL46例,ANLL22例。感染主要发生于强烈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76.5%),病原体总阳性52%,条件致病菌占15%,革兰氏阳性菌占27%,革兰氏阴性茵占66.6%,其他占6.4%,结果61/68例治愈,7/68例死亡。院内严重感染建议首选先锋必、菌必治,G-CSF及支持治疗有助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专家点评:     
本文报道的阴沟肠杆菌感染致新生儿颅腔积气的病例,系我国首例报道. 阴沟肠杆菌系肠杆菌科肠杆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发酵醣类时会产酸产气,室温下繁殖快速,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已成为院内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体.由于新生儿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低下,院内感染也成为新生儿感染阴沟肠杆菌的主要途经[1].有单位[2]曾对新生儿监护室的水龙头、暖箱的操作窗开关、配奶间台面以及不同物体表面进行细菌检测,结果发现,在不少部位都检测出阴沟肠杆菌等一些条件致病菌.这些条件致病菌对幼弱的小生命都将足以导致严重的后果.近年来国内也不乏阴沟肠杆菌导致新生儿脐炎、肺炎、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等报道[3-8].由于阴沟肠杆菌对多种临床常用的抗菌素高度耐药、多重耐药[9],如不及时诊治,常造成感染新生儿极高的死亡率及存活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60例难治性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医院感染患儿为观察组, 115例非院内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对发生医院感染患儿进行病原体检测并分析其病原体种类。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难治性MPP患儿进行病原体分析发现,细菌感染为32例, 占感染总数的71.1%, 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 其中流感嗜血杆菌9例、 肺炎克雷伯杆菌7例、 大肠埃希菌5例、 嗜肺军团菌2例; 病毒感染为13例, 占感染总数的28.9%, 其中乙型流感病毒6例、 呼吸道合胞病毒5例、 腺病毒2例。Logistic分析发现观察组性别、 年龄、 先天性心脏病、 贫血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住院时间、 发病季节、 侵入性操作、 非单人间病房、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难治性MPP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 其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住院时间、 发病季节、 非单人间病房、 侵入性操作以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中和成人一样在用抗菌素治疗过程中可以并发致命的伪膜性结肠炎。每一种抗菌素都能引起,尤以氯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者为然,四环素、氯霉素、先锋霉素Ⅳ、氨苄青霉素、羧茚苄青霉素等抗菌素亦能引起。虽则通常用这些抗菌素过程中罕有并发伪膜性结肠炎者,儿童中更为少见。但由于此并发症的后果严重故每一使用抗菌素者都应警惕之。临床症象  相似文献   

19.
作首从1962~1972年诊断为阑尾炎的有2539例,其中592例是阑尾穿孔,550例做了手术,413例住院期间没用抗菌素。全部病例都是在入院后4~12小时作的手术,用的是斜切口。腹腔内脓汁由几毫升至1,500毫升,有的病例放置了引流。手术病例有3例死亡。细菌检查:511例做了腹腔内脓汁细菌培养,最多的病例是大肠杆菌感染,其次是绿脓杆菌、肠链球菌、厌气杆菌、绿色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12%病例细菌培养未生长。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切口感染(指切口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因感染作切口引流的有48例,盆腔脓肿4例,腹腔脓肿87例,膈下脓肿7例,肠梗阻6例,平均住院日数为15.9天。讨论:有些作者认为,抗菌素的应用对预防切口感染没有作用。也有人认为,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45例小儿化脓性肝脓肿,以学龄儿童占多数。其感染来源以胆道及呼吸道感染多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右上腹痛、肝肿大、肝区压痛、肝区包块多见,肝脓液培养以葡萄球菌最多。本组内科治疗36例,手术治疗9例,两组均采用两种或三种有效抗菌素联合治疗。对严重中毒症状辅以激素治疗,同时肝穿排脓,输血,维持水电介质平衡等支持疗法。对抗菌素治疗无效者转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总治愈率为73.3%,好转为22.3%,无效为4.4%,多数经内科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