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肾上腺髓质肽是一种较强的舒血管功能,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特别是开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肾上腺髓质肽增高。其增高与体液潴留,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和/或肺血管床压力增高相关,肾上腺髓质肽对急性心肌梗塞致缩血管物质过量起一个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1×10-9,1×10-8,1×10-7,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1×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 (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③以3H脯氨酸掺入试验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以四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结果:①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的作用: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增趋势。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减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增也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中,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的生成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1×10-9,1×10-8,1×10-7,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1×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③以3H脯氨酸掺入试验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以四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结果①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的作用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增趋势.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减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增也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中,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的生成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1&;#215;10^-9 1&;#215;10^-8 ,1&;#215;10^-7,1&;#215;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1&;#215;10^-9,1&;#215;10^-8,1&;#215;10^-7,1&;#215;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1&;#215;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1&;#215;10^-9,1&;#215;10^-8,1&;#215;10^-7,1&;#215;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③以^3H脯氨酸掺入试验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以四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 结果:①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的作用: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H脯氨酸掺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增趋势。血管紧张素H+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在血管紧张素H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减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增也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中,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的生成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飞行环境对飞行员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04-03/2005-01选取西北某空军基地的飞行员223名,均为健康男性,体质量指数<25kg/m2(排除体脂影响),年龄25~40岁。分为飞行后组72名,飞行前组151名,为解放军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接受疗养的飞行员,停飞5d以上。另选50名与飞行员食宿、训练基本一致的地面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飞行后组飞行持续4h着陆后,立即抽取2mL静脉血,其余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结果:纳入飞行员223名和正常对照者5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飞行后组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均较飞行前组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别为(41.38±32.64),(74.17±36.71)ng/L,肾上腺髓质素分别为(51.19±20.49),(69.07±24.20)ng/L,P<0.01];飞行后组肾上腺髓质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43.92±11.43)显著升高(P<0.05),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61.42±42.52)显著降低(P<0.01);飞行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①飞行因素及飞行应激可造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含量降低,可能是飞行引起飞行员心脏受损的因素之一,但同时可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②飞行员基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含量高,可能是由于长期飞行引起,是机体自我良性调节的结果,促进心脏恢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背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肾上腺髓质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有一定的同源性,因此,一些研究推测肾上腺髓质素也可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抑制及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设计实验对象为SD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完全随机分组,随机设计.材料本实验于2003-12/2004-05在咸宁学院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心脏制成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上腺髓质素1-50(1×10-9),(1×10-8),(1×10-7)mol/L组.心脏缺血60 min,对照组用氧合KHB液再灌注60min,其他3组分别用氧合KHB液加肾上腺髓质素1-50(1×10-9),(1×10-8),(1×10-7)mol/L再灌注15 min,再用KHB液灌注45 min.收集冠状动脉流出液,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留取左室心尖部心肌进行总RNA提取,采用RT-PCR法测定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1-50组心肌组织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电泳后,各组在194 bp处均可见一明显的扩增条带,此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扩增片段,各组间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的表达基本一致.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1-50(1×10-9)mol/L组在334bp处可见亮度强、边界明显清楚的条带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扩增片段.肾上腺髓质素1-50(1×10-8)mol/L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扩增条带亮度明显减弱.肾上腺髓质素1-50(1×10-7)mol/L组仅为亮度微弱且模糊的扩增条带.肾上腺髓质素1-50(1×10-8),(1×10-7)mol/L组扩增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的灰度值比值(0.6±0.31,0.5±0.36)明显低于对照组(1.2±0.52)(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肾上腺髓质素1-50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心肌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飞行环境对飞行员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于2004—03/2005-01选取西北某空军基地的飞行员223名,均为健康男性,体质量指数〈25kg/m^2(排除体脂影响),年龄25-40岁。分为飞行后组72名,飞行前组151名,为解放军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接受疗养的飞行员,停飞5d以上。另选50名与飞行员食宿、训练基本一致的地面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飞行后组飞行持续4h着陆后,立即抽取2mL静脉血,其余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含量。 结果:纳入飞行员223名和正常对照者5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飞行后组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均较飞行前组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别为(41.38&;#177;32.64),(74.17&;#177;36.71)ng/L,肾上腺髓质素分别为(51.19&;#177;20.49),(69.07&;#177;24.20)ng/L,P〈0.01】;飞行后组肾上腺髓质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43.92&;#177;11.43)显著升高(P〈0.05),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61.42&;#177;42.52)显著降低(P〈0.01);飞行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①飞行因素及飞行应激可造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含量降低,可能是飞行引起飞行员心脏受损的因素之一,但同时可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②飞行员基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上腺髓质素含量高,可能是由于长期飞行引起,是机体自我良性调节的结果,促进心脏恢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髓质素( AM) 是一种由52 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肽,广泛分布在肾上腺髓质、肾、肺、心、脾、下丘脑、胰岛和胃肠道等许多组织器官中,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醛固酮和调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等作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M 水平随心衰的加重而显著升高,心肌AM 的合成和分泌也明显增加。给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大鼠应用AM ,可明显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减轻右心室肥厚。提示AM 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调节,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髓质分泌物CgA、NSE和SYN在髓质病变中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在肾上腺髓质病变中的分布特点;证明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是一有机整体,在肾上腺髓质发生病变时,髓质可能参与皮质功能的调节,从而导致皮质功能的异常;阐明出现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皮、髓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病例进行嗜铬蛋白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染色,正常肾上腺作为对照,观察其在皮质中分布特点。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的皮质中均可见嗜铬蛋白A染色阳性细胞,髓质增生和正常肾上腺病例皮质肾上腺髓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染色阴性;肾上腺髓质增生和嗜铬细胞癌皮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呈阳性,嗜铬细胞瘤和正常肾上腺皮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呈阴性;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的皮质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呈阳性,正常肾上腺皮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呈阴性。结论:肾上腺髓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分布特点可以帮助鉴别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肾上腺皮、髓质之间联系紧密,受共同机理所调控,除经典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外,肾上腺皮、髓质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的解剖学和内分泌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内分泌激素,研究表明肾上腺髓质素能在多种重要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是否能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有待研究.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3/07在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0.1,0.5,1.0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每组6只.方法:无创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4 h,再灌注3 h,建立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仅暴露出股动静脉,不做血管夹闭和环扎.肢体再灌沣前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分别自尾静脉注射0.1,0.5,1.0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生理盐水溶液,对照组及缺血再灌注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各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取术侧腓肠肌,测定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丙二醛水平并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氯酶、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值增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值降低(P<0.01);腓肠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加重.②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值减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值增高.0.1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肌酸激酶、丙二醛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③0.5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肌酸激酶、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值低于0.1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P<0.05),1.0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肌酸激酶值低于0.1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P<0.05).0.1 nmol/kg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腓肠肌超微结构损伤相对加重.结论:肾上腺髓质素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骨骼肌造成的损伤,对缺血再灌注骨骼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髓质素原降解产物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髓质素原是由肾上腺髓质素基因编码的164个所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酶解产物中,ADM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功能;PAMP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增加心输出量,与ADM的作用相同;而ADT的生物学活性却与前两者相反即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ADM和ADT在释放上还存在交互抑制作用。这被主伙是存在于肾上腺髓质素原分子的一种分子内调节现象。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分为髓质和皮质两部分,这是两种不同的组织。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央,主要由嗜铬细胞构成。肾上腺髓质制造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中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当肾上腺髓质细胞受到刺激时,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并释放于血循环中,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α和β受体而产生生理效应,如血管扩张、心率增快、支气管扩张等。脂肪动员和糖原分解与β-受体有关,血管收缩则与a-受体有关。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受体。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髓质素(ADM )是1993年日本学者由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组织提取液中分离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1]。目前研究表明,ADM具有扩张血管、降压、排钠、利尿、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可减少血管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抑制血管重构。在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严重感染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代偿性升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肾上腺髓质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有一定的同源性,因此,一些研究推测肾上腺髓质素也可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抑制及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设计:实验对象为SD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完全随机分组。随机设计。材料:本实验于2003—12/2004—05在成宁学院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方法g24只雄性SD大鼠心脏制成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上腺髓质素1.50(1&;#215;10^-9),(1&;#215;10^-8),(1&;#215;10^-7)mol/L组。心脏缺血60min,对照组用氧合KHB液再灌注60min,其他3组分别用氧合KHB液加肾上腺髓质素1.50(1&;#215;10^-9),(1&;#215;10^-8),(1&;#215;10^-7)mol/L再灌注15min,再用KHB液灌注45min。收集冠状动脉流出液,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留取左室心尖部心肌进行总RNA提取,采用RT-PCR法测定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1-50组心肌组织VCAM-1mRNA的表达。结果:电泳后,各组在194bp处均可见一明显的扩增条带,此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扩增片段,各组间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的表达基本一致。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1-50(1&;#215;10^-9)mol/L组在334bp处可见亮度强、边界明显清楚的条带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扩增片段。肾上腺髓质素1-50(1&;#215;10^-8)mol/L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扩增条带亮度明显减弱。肾上腺髓质素1.50(1&;#215;10^-7)mol/L组仅为亮度微弱且模糊的扩增条带。肾上腺髓质素1.50(1&;#215;10^-8)。(1&;#215;10^-7)mol/L组扩增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的灰度值比值(0.6&;#177;0.31,0.5&;#177;0.36)明显低于对照组(1.2&;#177;0.52)(P&;lt;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肾上腺髓质素1—50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心肌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52个氨基酸的多肽,最早于1993年在人类嗜铬细胞瘤中得到分离,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淀粉样蛋白有某些序列同源,在外周和肺循环中表现出有效地血管松弛作用。已从第二个三月期羊水、足月妊娠羊膜和脐带血中得到分离,其在血浆中出现提示它可能作为循环激素而发挥作用。但在健康或疾病时是否起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尚不清楚。 肾上腺髓质素在非生理的妊娠高血压和肾衰竭患者中升高.提出了其在子癫前期的病理生理学或在母体和胎儿对此种状态的代偿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可能性。调节胎盘脉管系统的因子尚不清楚,而…  相似文献   

16.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有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ADM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本研究拟探讨MHD患者血浆ADM水平与血压的关系,及MHD对血浆ADM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背景:基因转染可以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区的存活,但目前对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增殖、凋亡及分泌情况的研究很少.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氧及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增殖、凋亡、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x-gal染色测含肾上腺髓质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DM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感染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未转染组、空载体组、Ad-ADM转染组.在缺氧、无血清条件下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在缺氧0,3,6,9,12,16,20,24 h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检测细胞上清液肾上腺髓质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重组腺病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率与病毒感染复数具有量效关系,病毒感染复数为150时细胞的感染率达95.4%.缺氧、无血清培养条件下,3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出现生长抑制、凋亡增加,但是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转染组于0,3,6,9,12,16 h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缺氧 9,12 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肾上腺髓质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达到高峰,且Ad-ADM转染组显著增高于其他两组(P﹤0.05).提示在缺氧、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20 h),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转染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凋亡能力,这可能与肾上腺髓质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肾上髓质素原是由肾上腺筋质素基因编码的16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酶解产物中,ADM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功能;PAMP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增加心输出量,与ADM的作用相同;而ADT的生物学活性却与前两者相反即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ADM和ADT在蜂放上还存在交互抑制作用。这被认为是存在于肾上腺髓质素原分子的一种分子内调节现象。  相似文献   

1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痛觉调制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1982年Amara在研究甲状腺髓样癌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基因表达时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由37个氨基酸组成。CGRP家族包括五个成员:CGRPα、CGRPβ、CT.胰淀粉样酶(Amylin)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CGRP是迄今已知最强的内源性扩血管肽;CT主要参与钙代谢;Amylin位于胰腺8细胞,与Ⅱ型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超对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临床及超声资料,主要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肿瘤与周围血管、脏器的毗邻关系等。结果:本组13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病例中,右侧10例,左侧2例,双侧1例,共14个病灶。肿瘤最大直径为7.2cm,最小2.7cm,平均5.4cm。肿瘤呈圆形6例,卵圆形者3例,三角形者5例。8例肿瘤有完整包膜,4例有部分包膜.2例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为强回声均质型9例,强回声不均质型5例。所有病灶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显示明确血流信号。结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在声像图上有特征性表现,彩超是首选的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可靠方法,但对出血、坏死或髓质成分较多者需结合其他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