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使用妥泰单药治疗后,脑电图背景活动及发作间歇期、发作期痫样放电的变化。方法:分析用动态脑电图观察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背景活动及发作间歇期、发作期痫样放电的变化。结果:用药后α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减少,θ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增加(P〈0.05)。而δ、β波频段相对功率变化不太显著(P〉0.05)。治疗后痫样放电消失8例(26.7%),减少50%以上者10例(33.3%),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变者12例(40.0%)。治疗后无临床发作者3例(25.0%),发作次数减少4例(33.3%),无变化5例(41.7%),治疗前AEEG无临床发作者,治疗后出现临床发作1例。结论:妥泰在控制癫痫临床发作的同时,对大部分EEG有改善作用,特别是癫痫波放电的频率减少或消失,但对EEG背景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的α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减少,θ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名诊断癫痫,可疑癫痫及发作性晕厥病人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在一周内做脑电图或脑电地形图检查作为自身对照。结果:发现全部病人组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EEG/BEAM组;在癫痫发作类型中,以复杂部分性发作AEEG痫样放电阳性率明显高于EEG/BEAM组;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占有痫样放电患者56/67(84%),主要出现在NREMⅠ-Ⅱ期(75%)。结论: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儿童发作性疾病的脑电活动进行分析。方法对151例发作性疾病儿童应用24h便携式磁带记录脑电图(AEEG)进行监测。结果总异常率808%,痫样放电出现率795%。癫痫组痫样放电出现率788%,可疑癫痫组痫样放电出现率455%,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AEEG痫样放电出现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EEG);癫痫组与可疑癫痫组之间临床发作中所描记到的痫样放电出现率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本组病人的痫样放电部位以全脑或一侧,或限局性一侧偏胜者多见,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时期为主占742%,其中677%见于浅睡期。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于儿童发作性疾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睡眠脑电图(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症。方法:过去10年间522例患有癫痫及各种发作性疾患病人的睡眠及清醒EEG进行研究。结果:EEG有异常爆发活动(PA)者217例,PA只在睡眠中出现者96例,痫样放电的检出率由清醒的232%提高到416%。15例病人通过发作间期或发作期的睡眠EEG显示的PA,进一步明确癫痫发作类型。在97例有中央—颞棘波的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痫中,50例(516%)的局灶PA只发生在睡眠期。4例长期抗癫痫药治疗后,临床发作停止,清醒EEG恢复正常,但睡眠EEG仍有爆发活动,病人自行停药后,2例癫痫发作复发。结论:睡眠EEG对提高痫样波的检出率和进一步明确癫痫发作类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疾病与癫痫样异常放电的关系。方法:对167例临床诊断为植物神经性发作儿童的24h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69例患儿临床发作,痫样放电(棘波、尖波、棘慢、尖慢波综合)11例,间期6例,痫样放电率为10.2%,腹痛性发作痫样放电率较高(X^2=9.35,P〈0.01)。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植物神经性发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78例术中采用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在病灶切除前对致痫灶区行皮层电极描记,记录有无痼样放电和范围,对痫灶部位进一步精确定位。采用联合手术方法进行病灶切除,之后再次或多次描记,以判断痼样放电有无减少或消失,对有痫样放电的皮层再次进行软膜下横切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78例患者,术前均在预定的致痫灶局部记录到棘波、棘慢波、尖波和尖慢波;致痢灶切除后即时监测结果显示其中有7例痫样放电完全消失,56例痫样放电明显减少、背景波幅降低,15例在病灶周围仍散在有明显痫样放电,经再次处理后减少,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78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4年,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精神状态改善。其中发作消失51例(65%),发作明显减少(75%以上)16例(21%),发作减少(50%以上)7例(9%),发作无变化4例(5%)。总有效率为95%。结论:在癫痫外科手术中运用颅内电极进行脑电监测,能进一步明确致痂灶部位、监测异常波出现的范围及异常程度,指导手术中正确切除致痫灶,在癫痫外科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癫(癎)患者使用妥泰单药治疗后,脑电图背景活动及发作间歇期、发作期(癎)样放电的变化.方法:分析用动态脑电图观察的30例癫(癎)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背景活动及发作间歇期、发作期(癎)样放电的变化.结果:用药后α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减少,θ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增加(P<0.05).而δ、β波频段相对功率变化不太显著(P>0.05).治疗后(癎)样放电消失8例(26.7%),减少50%以上者10例(33.3%),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变者12例(40.0%).治疗后无临床发作者3例(25.0%),发作次数减少4例(33.3%),无变化5例(41.7%),治疗前AEEG无临床发作者,治疗后出现临床发作1例.结论:妥泰在控制癫(癎)临床发作的同时,对大部分EEG有改善作用,特别是癫(癎)波放电的频率减少或消失,但对EEG背景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的α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减少,θ波频段相对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无镁液灌流大鼠海马脑片自发性癫痫样放电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常规海马脑片实验方法:撤除人工脑脊液中的Mg^2+、0.5h内CA1区出现自发性痫样放电,1h内于稳定,约1/3脑片波幅可稳定2h左右,但放电频率呈缓慢增加,无Mg^2+灌流后1 ̄3h间可以观察抗痫药的作用。苯妥英钠(PHT)100μmol/L,氨甲酰氮卓(CBZ)100μmol/L,安定(DZP)30μmol/L,苯巴双妥钠(PB)100μmol/L,丙戊酸钠(VPA)10mmol/L及乙琥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与皮层脑电图(ECoG)在外科手术切除难治性癫痫致痫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难治性癫痫患的临床发作类型,术前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以及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反复多次多点进行检测的结果,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MRI异常8例,正常20例;所有病例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检查中均记录到痫样放电,而且20例(71%)记录到临床发作,痫样放电部位57%位于右额,颞,中央区;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检测全部病例亦见痫样放电,46.5%集中于右颞部,32%位于右额,颞,中央区。结论:难治性癫痫患的手术治疗效果与癫痫灶的定位密切相关,MRI,VEEG,ECoG对难治性癫痫的痫灶定位有重要价值,其中皮层脑电图(ECoG)能更准确地认定痫灶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525例难治性癫痫的病人进行了3~5年的治疗观察,发现大部分病例症状明显减渐轻,发作频度减少,发作间隔显著延长,且有192例控制了发作。脑电图由重度、中度异常逐渐转变成轻度乃至正常。痫性放电逐渐消失代之为3~7Hz的δ、θ波,逐步过渡成α波为背景的EEG。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头颅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改变特点与手术的关系。方法:对头颅手术后癫痫发作的27例病人的脑电图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脑电图3例,异常24例,异常率89%(局限性异常22例,广泛性异常2例),局限性异常中,一侧性慢波异常6例,区域性慢波异常14例,痫样放电2例。广泛性异常中,中度异常1侧,重度异常l例。结论:头颅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局限性异常占总异常的92%,而痫样放电仅占4%,局限性慢波与痫样放电的出现与术前病灶、手术部位、术后继发性病灶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卵巢激素在癫痫发作中所起的作用,本实验采用记录脑电图(EEG)同时观察行为的方法,观察了雌二醇(E2)、孕酮(P)对马桑内酯(CL)致痫大鼠行为及皮层、海马EEG的影响。结果显示:E2能缩短CL致痫大鼠痫性发作及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增加痫波发放频率。与之相反,P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并延长痫性发作及痫波发放潜伏期,减轻痫性发作程度,减少痫波发放次数。此为雌激素的致痫及孕激素的抗痫作用提供了行为及电生理学证据。本文还对雌、孕激素的基因和非基因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在定位致(病)灶、评价术后疗效、预测再发风险及选择停药时机方面的作用.方法:对80例行致(痫)灶切除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术后1年复查脑电图情况,分析手术效果与术前V-EEG、MRI及术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结果:80例中术后无临床发作者60例(75%),发作较前明显减少者18例(22%),发作仍较多者2例(3%).复查脑电图)(痫)样放电完全消失者42例(52%),有散在(痫)样放电者31例(39%),(痫)样放电较多者7例(9%).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致(痢)灶切除后大多数患者临床发作消失或减少,脑电图得到明显改善,术前必要的V-EEG监测、术后定期复查,对保证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VPA)控制临床发作后中药辅助修复癫(痫)患者脑部异常灌注灶的疗效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的动态变化.方法:检查200例病人治疗前后的发作间期SPECT显像、长程EEG及CT和(或)MRI,抗癫(痫)药发作控制后加入中药,对比性研究其结果.结果:①CBZ控制组:病因明确者65例,治疗前SPECT异常88例(88%).异常灌注灶143个.V-EEG异常82例(82%),(痫)样放电为86.6%.CT和(或)MRI异常34%.治疗后SPECT正常增加24%(P<0.05),异常灶减少34.3%.V-EEG正常增加19% (P<0.05),(痫)样放电减少28.1%;②VPA控制组:病因明确48例.治疗前SPECT异常90例(90%).异常灌注灶为137个.V-EEG异常90例(90%),(痫)样放电率为97.8%.CT和(或)MRI异常12例(12%).治疗后SPECT正常增加52% (P<0.05),异常灶减少55.5%.V-EEG正常增加46% (P<0.05),(痫)样放电减少70.5%.结论:VPA组修复异常灌注灶和消除、减少(痫)样放电的疗效明显大于CBZ组(SPECT正常增加52∶24例;异常灶减少55.5%:34.3%;(痫)样放电减少70.5%:28.1%);中药修复异常灌注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有脑电图枕慢波的儿童良性癫痫10例报告王翠欣伴有中央—颞区脑电图棘波灶的小儿良性癫痫(BECCT),是儿童期颇为常见的癫痫,临床上多为部分型发作,脑电图表现为中央—颞区为主的局灶性痫样放电。我院发现10例脑电图中央—颞局灶性放电与双侧枕区爆发性3~...  相似文献   

16.
468例癫癎患者睡眠期癎样放电与睡眠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癫 患者的睡眠时相与 样放电的关系,并初步探讨癫 异常脑波活动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对468例癫 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观察发作间期清醒与睡眠脑电图 样放电的发作频率,分析58例癫 患者及对照组睡眠脑电图中睡眠时程、觉醒次数、睡眠纺锤波的变化。结果:468例患者中出现 样放电362例,睡眠期 样放电检出率88%,觉醒期检出率58%。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 组NREM Ⅰ-Ⅱ睡眠期延长,NREM Ⅲ-Ⅳ期缩短;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次数与 样放电频率呈正相关;并有睡眠纺锤波减少及不对称。结论:癫 患者的 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癫 活动对睡眠有一定影响,癫 患者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CD19+细胞(P<0.01)。非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表达也高于CD19+细胞(P<0.01)。但EBV-ZEBRA表达在两亚群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朋病毒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病毒主要以潜伏期状态存在于患者中,病毒复制促进病情发展,检测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有助于病情活动指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神经科中的一些发作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英国牛津OXFORD16导联动态脑电图仪连续记录24小时的脑电波活动。结果:48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REEG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309例(占64.4%);轻度异常脑电图171例(占35.6%);无1例出现痫样放电。AEEG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136例(占28.3%);轻度异常脑电图217例(占45.2%);中度及重度异常脑电图387例(占80.6%),均可以见到痫样放电。其中在睡眠检测中见到痫样放电的占231例(占59.7%)。结论:AEEG在监测发作性疾病的脑电异常活动方面明显优于REEG,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我们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脑电图(EEG)、神经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36例ESES患儿进行V—EEG监测,随访观察临床、EEG、神经心理障碍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中27例(75oA)经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控制或明显减少,EEG上ES—ES消失。22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中的17例(77%)在临床发作改善和抑制痫样放电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32例神经心理障碍患儿26例(81%)经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ESES是一种特殊的EEG现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持续放电是神经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抗癫痫治疗除控制其临床癫痫发作外,还必须及早消除EEG痫样放电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对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1例常规脑电图未见痫样放电的癫痫病人,在一周内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观察痫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24小时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检出率72.73%(88/121)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涉及额颞区占73.86%(65/88),自然睡眠中痫样放电81例占92.05%(81/88),NREMⅠ,Ⅱ期出现痫样放电59例,占72.84%(59/81),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