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永林  刘锦锋 《医学文选》2002,21(3):341-341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 ,左心室假腱索的检出率逐年提高 ,但临床仍易误诊。我科于 1 988~ 1 999年检出左心室假腱索患者 2 0例 ,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2 0例均因心律失常入院 ,且经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左心室假腱索。男 8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36.6± 1 7.1 )岁。临床诊断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例 ,高血压病 期 3例 ,其余 1 6例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心律失常表现为 ,单源性室早 1 8例 ,房早 1例 , 度窦房传导阻滞 1例。2 0例中能闻及心脏杂音 1 2例 ,有胸闷、心悸等症状 1 0例。因健康体检而发现室早者 1 0例 ,其 …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我院近几年对超声诊断假腱索 81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81例均因心脏杂音 ,心律失常及查体而做超声检查 ,年龄2~ 6 1岁。使用丹麦 2 0 0 2型、日本阿洛卡 5 0 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 1~ 3 75MHZ ,检测部位取左室长轴及心尖四腔心切面探查。左室假腱索特征 :从室间隔上、中、下部不同水平发出强回声光带 ,横斜跨左心室 ,连接到左室后壁中、下部位 ,不与二尖瓣叶相连 ,假腱索可以为单条或多条 ,意见不一。2 结果81例患者 ,其中有生理性杂音的 45例 ,查心电图示 :室性早搏的 18例 ,房性早搏 4例 ,无早搏的 9例 ,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左心室假腱索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心室假腱索 (leftventricularband)是指起源于乳头肌而插于别处 (非瓣叶 )的腱索 ,又称左心室条束。目前认为该病与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关系 ,是一种心脏正常结构的变异 ,且众多资料证明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所遇 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5-1 998年我院共收治 6例左心室假腱索患者 ,其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8-4 5岁 ,平均 3 6.5岁 ,病程 7天 -9年。 6例患者均表现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R -OT趋势伴心悸。1 .2 诊断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左心室条束的可…  相似文献   

4.
左心室假腱索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左心室假腱索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 ,回顾性分析 1989年 7月~ 1999年 7月住院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室假腱索的患者 15 8例。结果显示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 5 7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 10 1例 ,其中出现心前区杂音5 8例 ( 5 7.4% ) ,心律失常 88例 ( 87.1% ) ,6 6例经过抗心律失常治疗 ,显效 5例 ( 7.6 % ) ,有效 15例 ( 2 2 .7% ) ,5 6例无效( 6 9.7% )。提示 :左心室假腱索可出现在健康人中 ,常引起心前区杂音及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疗效差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心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方法]选择超声心动图检出的左心室假腱索(LVFT)的健康人60例(左室假腱索组),随机选取无左心室假腱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结果]左室假腱索组60例中有45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75%,对照组60例中12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45例发生室早的假腱索中,横型的左室假腱索者30例,发生率为66.7%,纵型的左室假腱索者15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室假腱索是健康人室早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假腱索横型者室早发生率较纵型者高。  相似文献   

6.
任永林  刘锦锋 《微创医学》2002,21(3):341-341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左心室假腱索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临床仍易误诊.我科于1988~1999年检出左心室假腱索患者2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室假腱索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249例中检出9例心室假腱索(左室假腱索7例,右室假腱索2例),检出率为3.6%,与Vered等报告的2%~4%相近。本文重点描述心室假腱索的超声特征并讨论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249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人,检出心室假腱索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1岁~42岁。临床阳性体征为心前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者5例,心律失常者4例。  相似文献   

8.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42例左心室假腱索(LVFT)病儿,临床分析表明,过早搏动、心脏杂音与小儿左心室假腱索有一定的关系。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小儿左心室假腱索的重要检测手段,对该病的诊断,以及过早搏动、心脏杂音,心血管畸形与LVFT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42例左心室假腱索(LVFT)病儿,临床分析表明,过早搏动、心脏杂音与小儿左心室假腱索有一定的关系。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小儿左心室假腱索的重要检测手段。对该病的诊断,以及过早搏动、心脏杂音、心血管畸形与LVFT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左心室内的腱索,如果不是起于乳头肌并止于二尖瓣叶,而是从乳头肌乳头肌或乳头肌到心室壁或心室壁到心室壁者,称为假腱索。Turner于1893年首先从尸检中发现,曾被认为是一种无重要意义的解剖变异,以后有人提出假腱索可能与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有关。本文通过对71例超声心动图检出的左心室假腱索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均可发生。现将我科1993-1997年间选择性对27例左室假腱索并间断性频发室早患者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8例,女19例,年龄17~62岁,平均31岁。病史最长6年,最短为15天。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显示频发室早。其中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4年来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193例患者中:左心室假腱索者137例,其中70例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57例虽有假腱索,但无心脏杂音。10例有不明原因的室性早搏。结果表明,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假腱索,可以说明用器质性心脏病难以解释的心脏收缩期杂音和某些单纯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3.
左室假腱索致心杂音及心律失常48例分析连云港市第一医院儿科徐道敏,瞿绪光关键词左室假腱索;心杂音;,心律失常我院儿科心血管门诊自1988年6月至1993年3月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室假腱索4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韩玉春 《安徽医学》2004,25(5):417-4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律失常的特征 ,提高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致心律失常的认识。方法 综合、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 ,其中阵发性房颤 4例 ,频发房早 6例 ,频发室早 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瓣膜性疾病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对 16例患者均做冠状动脉造影 ,排除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律失常 ,有效地降压治疗逆转左心室肥厚 ,酌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是改变其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认识该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永利 《吉林医学》2012,33(3):554-55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室假腱索(LVF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96例左室假腱索患者进行诊断检测,观察测量左心室假腱索的数目、起止点、直径等相关指标。结果:96例共检出130条左室假腱索,其中77例(80.2%)1条,11例(11.5%)2条,2例(2.1%)4条,4例(4.2%)3条,1例(1.0%)5条,1例(1.0%)6条。LVFT分布于左心室腔内除外二尖瓣及其腱索区的其他部位,其中根据LVFT的起止点分为41条横型、47条斜型、39条纵型、3条其他型;圆柱形条索状111条(85.4%),10条(7.7%)呈现束状,余9条(6.9%)为扁平带状形;假腱索的长度5.77~38.41 mm,平均16.72 mm;直径23.2~50.40mm,平均31.10 mm。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检查左室假腱索的较好方法,配合心电图异常可确诊LVFT,可观察假腱索的数目、起止点、形态、长度等相关项目,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心脏超声技术的发展 ,使得临床上很多找不出原因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异常杂音的病例得到了解释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内存在的左室假腱索所造成。我院近年来应用二维B型超声对 110例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杂音病例进行检查 ,共检出左室假腱索 42例 5 4条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资料 共 110例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门诊和住院病例 ,男性 72例 ,女性 38例 ,年龄 14~ 76岁 ,平均 42 .2岁。其中经心电图明确为室性心律失常 95例 ,心脏杂音 (以心前区柔和的收缩期杂音为主 ) 15例。均排除心脏其它器质性疾病。2 .方法 用ALOK ,S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983例受检者中应用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出左室假腱索(LVFT)204例(10.28%),并进行分析,以探讨LVFT的超声心动图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假腱索与心脏杂音和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心脏超声技术和动态心电图技术的发展,左室假腱索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对30例左室假腱索者进行动态心电图24h连续记录,以分析左室假腱索与心律失常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组30例为左室假腱索的健康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心室假腱索(LVFT)与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2825名高中生在内科体检中检出心脏杂音、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者,均列为入选条件。均进行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并对左心室假腱索与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825人中检出心脏杂音306人,心律失常(室性早搏)11人,共317人,心脏超声检出LVFT共96人,心脏杂音306人中有85人检出LVFT,心律失常(室性早搏)11人中心脏超声均检出LVFT。结论:心脏有杂音者不一定有LVFT存在,对心律失常者,特别是在运动后出现或加重的室性早搏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系统存在的隐患,并给予必要的医学干预,防止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左窒假腱索系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瓣膜的纤维条束样结构,自1981年Nishimara首次报告了其超声心动图特征以来,引起了临床医生关注。有人认为它与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有关。本文就本院近3年检出的左室假腱索(LVFT)11例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