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中国药典》记载,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白皮、树枝均可入药,其中桑叶性甘、苦、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Yoshiaki等首次从桑白皮和桑枝中分离出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后,桑叶的药效被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2.
桑叶异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疼、目赤昏花等症;历代中医药书籍中记载桑叶能够治疗消渴症,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用于糖尿病,且取得满意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有效成分之一多羟基生物碱具有降低血糖等作用[2,3]。1-脱氧野尻霉素(1-DNJ)是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其作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转移等作用[4~6]。目前,1-DNJ主要是采用硅烷衍生化后用GC-MS法鉴定其结构[7…  相似文献   

3.
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昏花等症。后代中医药书籍中有桑叶治疗消渴病的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桑叶“煎汁代茗,能止消渴”,“炙熟煎饮,代茶止渴”。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用于治疗糖尿病且得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桑叶可抑制血糖的升高,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桑叶中有很多成分如黄酮、生物碱、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中黄酮、多糖、生物碱是主要活性成分。本实验对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含量测定及其降糖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桑叶中的多糖、生物碱、黄酮、氨基酸等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其中生物碱为主要降糖活性成分。Asano等从桑叶中分离出6种氮杂糖类生物碱,并确定其结构;Kimura等观察了以上6种生物碱对链脲佐菌素引起的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5.
桑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 L的干燥叶。本品性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能,是常用中药之一。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名目长发。  相似文献   

6.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ab L.的干燥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江、浙一带较多。本品性寒,味甘苦,具有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为常用中药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抑制血清脂质增加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降血糖的作用。桑叶的成分较为复杂,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  相似文献   

7.
桑叶为桑科桑属植物桑 (Morualbal.)的树叶 [1 ] ,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 ,是清热解毒的要药 ,主治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具有抑制血清脂质增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降低血糖等作用 [2 ] 。桑叶的成分比较复杂 ,糖类是其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本文采用改进的邻 -甲苯胺显色法 [3] ,提取和测定桑叶中总糖含量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药  SP- 2 2分光光度计 (上海 ) ;桑叶 (于 5月采自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吐鲁番、和田、喀什、哈密等地 ) ;邻 -甲苯胺显色试…  相似文献   

8.
地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之一。地黄临床入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等。地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性味、功效亦发生相应的改变。鲜地黄性寒、味甘苦,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为主。鲜地黄经产地加工焙干后名干地黄或生地黄,其性寒、味甘,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主。干地黄经蒸制后名熟地黄,其性由寒转温,其味由苦转甘,其功效由清转补,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临床根据其不同的功效,分别用于不同的病证。近年来对地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方法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桑的药理研究(Ⅱ)─一桑叶、桑枝、桑白皮抗炎药理作用的初步比较研究陈福君,林一星,许春泉,李芸沈阳药科大学中药系110015桑叶是中药中清热解表之要药,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功能;桑枝则具有祛风除湿、利关节的效用;而桑白皮则长于泻肺平喘、利尿消肿....  相似文献   

10.
凌霄花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花,又名芰华(《吴普本草》)、堕胎花(《植物名实图考》)、藤罗花(《天宝本草》)等。味酸性寒,入肝经。功用凉血祛瘀,主治血滞经闭、崩中、妇人产乳余疾、症瘕、血热风痒、酒糟鼻等。《本草纲目》称其入“手、足厥阴经,  相似文献   

11.
正桑叶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子,味道可口,无副作用,具有保健功效的桑茶碧绿,富含优质蛋白质、粗纤维、糖类及钙、磷、铁、锰等营养成分,且不含茶叶中的咖啡因和单宁。桑茶饮用方便,营养成分吸收快,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功用。因一般认为"冬至后采者良",所以药材须霜后采收,处方用药时常写作"冬桑叶"或"霜桑叶"。古代医著《保生要录》所载的"扶桑至宝丹",具有"驻容颜,乌髭发,补髓填  相似文献   

12.
桑白皮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白皮(Cortex Mori)是桑科桑属植物Morus albaL.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桑白皮性甘、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能,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1]。民间常用于消炎、利尿、解热、镇咳、祛痰等。笔者对桑白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等几个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桑白皮主要化学成分1.1黄酮类化合物桑白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桑酮(Kuwanon)A-V、桑酮醇(Kuwanol)、二氢黄酮类桑根酮(Sanggenone A-P)、桑根酮醇(san…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21-123
目的研究具有明目作用的子类药物的中药性能,总结其作用规律。方法收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所有子类中药共93味,所有具有"明目"功效的药物共54味,将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味具有"明目"作用的中药中,子类中药共32味,占59.26%;子类药四气多为寒,占43.75%,其次为平性,占28.13%,五味中以甘味为主,占65.62%,归肝经者最多,占59.38%,归肾经者次之,占43.75%。结论具有明目作用的子类药物四气以寒、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居多,归经多归肝、肾经。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作腮、烂喉丹疹、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目前所用的板蓝根分为两种:一种为十宇花科植物落蓝的根,全国多数地区,特别北方地区广泛使用,习称“北板蓝”。另一种为爵科植物马蓝的根,华南地区及西南大部分地区习惯应用,习称“南板蓝”。两者在中医临床上均有应用,《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板蓝根为十字花植物秘蓝的干燥根,是板蓝根的主要来源。板蓝根生药和现有制剂的疗效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药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性寒味苦,有清热、除湿、明目、补肝、益胆、杀虫的效用,主治痨热咳嗽、湿热泻痢、小儿疳积、目赤等疾病。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胡黄连一直依赖从印度进口。1963年以前,《中国药典》收载的胡黄连均为主产于印度的胡黄连Picrorhiza kurrooa Royle ex Benth。1965年在我国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发现了同属植物,  相似文献   

16.
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功能滋阴降火、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常用于热病伤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等证。笔者以玄参为主组方治疗老年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前四百味供拾初学党参甘平洋参甘平海参甘温海j禹甘温桑叶甘害大海甘害趣柳味淡药品不齐易覆易韶补中益气补肺降火补臀盒精补臀壮踢凉血燥湿消肺化痰托疹外现淄攫本草敬候医餐稠和脾胃生津除烦壮隘疗屡奴入难产祛夙明目咽燥而嗽隐伏不出新士曾补遣加以爵批烦渴除去益气均可虚揖堪平脆毒疗猎盗汗可止肺热能安喘嗽简乱 心川山柳)胎漏可补定痛生肌金猎瘫肺小便频数淋痛堪尝霍乱普用通关利窍梅毒凛窿祛眼除赚鼻何可吸疹嗽可退胸月畏逆满金猎惠疮疲痛尤良退赤塔朦月旦讥酸寒皂矾味酸能吐夙疾化痰燥湿喉库咳逆解毒杀虫杜仲甘温降香辛温三七微温置…  相似文献   

18.
绞股蓝的基础研究与组方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绞股蓝 (GynostemmapentaphyllumThrunbMak)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味苦 ,微甘 ,性寒。全世界13种 ,我国 11种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 ,国内外对其有较多研究 ,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绞股蓝有效成分研究绞股蓝名始于 15 2 5年明嘉靖四年朱棣著《救荒本草》 ,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正>栀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于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我国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等地[1]。栀子味苦性寒,具有凉血、解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火毒疮疡、热病心烦、血热吐衄和扭挫等外伤伤痛[2]。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氧化、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抗肿瘤等活性[3],广泛应用于肝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20.
夏枯草,又名夏枯球、夏枯花、枯草穗,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本草纲目》言此物生血,乃治瘰疬良药也。其草易得,其功甚多。中医认为,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入肝、胆经,有清肝火,散郁结及清肝明目之功。该药既能苦寒清热,又能辛散开郁,尤善清泻肝火而明目止痛。《本草图解》言其苦辛微寒,独入厥阴,消瘰疬,散结气,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