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小鼠平行于晶体前后轴不同断裂面的晶体纤维,发现纤维表面超微结构与其他一些动物基本一致,但在赤道部存在一种陡峭的,两侧凹凸不平的条形隆起,在晶体断裂面上象放射状条纹分布在赤道部纤维上,文内对该联系经晶体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探讨;由于在平行于前后轴的不同断裂面上均可见到不同层次的板层样结构,因此提出晶体纤维板层的概念,并对其形成、连接、在晶体内的排列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物组织显微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可以将生物组织切片样本的二维图象精确地重建成它们原来的三维构型。本文提出的重建算法是利用画面上象点的明暗程度来表现重构模型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痧象临床研究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背部脏腑穴位区域的痧象进行脏腑功能失调预警.传统的脏腑功能失调预警主要基于医生对背部脏腑穴位区域模糊定位来实现,面对较多的区域,无论是定位还是识别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利用相机采集的图像有一些杂乱的背景,影响痧象图像在电子病历中的规范化存储.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的痧象分析方法,进行脏腑功能失调预警,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以及规范化存储痧象图像.方法 采用基于两点的Grabcut算法进行背部图像的校正、分割、脏腑穴位区域定位,分别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Alexnet、Alexnet算法基础上修改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对脏腑穴位区域进行痧象识别.结果 基于两点的Grabcut算法可以实现背部图像的校正、分割以及脏腑穴位区域定位.相比于SVM、Alexnet,在Alexnet算法基础上修改后的CNN对痧象识别率最高,达到了99.83%,可进行痧象识别,从而快速进行脏腑功能失调预警.结论 该方法对进行脏腑功能失调预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单焦点与多焦点Toric散光型人工晶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光学特性,植入后更为安全和稳定,目前已被临床广泛使用。目的:比较单焦点与多焦点Toric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角膜散光后的疗效和旋转稳定性。方法:纳入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白内障角膜散光患者210例,其中105例植入单焦点Toric人工晶体,另105例植入多焦点Toric人工晶体。植入后1周、3周、1个月复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残余散光,检测人工晶体旋转度,记录并发症发生率与脱镜率。结果与结论:两组人工晶体植入1周后的视力、残余散光均较植入前明显改善(P < 0.05),并且植入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明显;多焦点人工晶体组视力、残余散光改善效果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组。两组人工晶体植入后均发生了旋转,但两组旋转角度均在5°以内,多焦点人工晶体组不同时间点的人工晶体旋转度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组(P < 0.05)。两组植入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脱镜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多焦点Toric人工晶体可有效矫正视力及散光,单焦点Toric人工晶体具有较高的旋转稳定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烤瓷牙用白榴石晶体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合成白榴石晶体的方法。研究了熔制玻璃的配方,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试样热膨胀系数大小的影响。当玻璃的配方越接近白榴石的理论成分点时,经热处理后试样的热膨胀系数越大,说明从玻璃中析出的白榴石晶体越多。对此种成分的玻璃在700℃热处理2小时以上,可以获得最大的膨胀系数。对热处理后的玻璃进行X光衍射表明,其析出的是白榴石晶体,并对其进行了偏光显微镜观察,检定。  相似文献   

6.
量子点(quantum dot,QD)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是一种由Ⅱ-Ⅷ或Ⅲ-Ⅴ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直径约1~100 nm.在激发光的诱导下,量子点会产生荧光. 一、量子点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临床试验前,需对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以新西兰白兔作为植入对象进行生物学评价。目的:观察新型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新西兰家兔12只,右侧眼做实验眼,植入沈阳百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体,左侧眼做对照眼,植入美国爱尔康公司的Acrysof IQ SN60WF人工晶体。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眼相比,兔实验眼植入后各时间点角膜、前房、植入物位置、眼后节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角膜和晶体囊袋无炎症反应,组织增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人工晶体表面无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晶体表面、襻根部可见纤维组织。说明此款新材料与临床中已经广泛应用的产品无显著差别,即具有生物安全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APPLEⅡ—PLUS微机的彩色显示器作为图像显示器时,有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两种显示方法。按APPLE公司的规定,高分辨率显示方式在192×280的点矩阵内显示53760个彩色点,共有六种颜色可供选择,但每一点的颜色不能任选。每一象元的颜色除受行色标志控制外,还与显象点的位置有关,这些规定限制了APPLEⅡ微机在成象及图  相似文献   

9.
量子点(quantum dot,QD)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是一种由Ⅱ-Ⅷ或Ⅲ-Ⅴ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直径约1~100nm。在激发光的诱导下,量子点会产生荧光。  相似文献   

10.
体象障碍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制定适合中国人的体象障碍自评量表以利于诊断及治疗。方法:分别对体象障碍组、神经症组、正常人组进行测评,采用X^2检验、多元分析进行比较,对量表信度、效度进行测度。结果:体象障碍自评量表评分,体象障碍组显著高于两组对照组(P〈0.0001),动态聚类结果与原始分类拟合度87.7%,判别正确率94.1%,均有显著意义:效标效度0.6836,点二列相关稳定系数0.7198,分半相关0.9981。结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WZD—1型微循环显微镜(带彩色电视摄相录相装置),对125例尿毒症肾阳虚患者进行了舌象与血液透析前后舌、甲襞微循环连续动态观察。结果(1)舌象以淡白、暗红舌为主,兼见瘀点瘀斑舌,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为主。血透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2)舌尖微循环血透前后舌乳头内微血管丛形态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量子点(或称半导体纳米微晶体)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和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通过改变量子点的材料或粒径大小可在同一波长光激发下获得从紫外到近红外(或从蓝色到红色)波长范围内任意点的发射光谱。随着近年来生物亲和性功能化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半导体量子点用于多通道、高通量对活细胞内蛋白质分子直接观察研究这一国际未解决的难题提供了可能。概述了生物功能化半导体量子点在活细胞生理条件对蛋白质分子进行可视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评价了其作为荧光探针对活细胞蛋白质分子进行实时动态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观察糖尿病患者不同舌质情况下红外热象舌图的温度分布特征及施以温度负荷后的变化,为糖尿病的诊断和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被测试者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后者按舌象的不同又分为淡红舌组、舌红少津组、紫暗舌组、舌红苔黄腻组.每组于负荷前、施加冷负荷及热负荷后,各采集一系列舌图存盘.结果显示,糖尿病组红外舌图温度普遍低于正常组,且对冷、热负荷的敏感度明显降低(P<0.05~0.001).舌红少津组各点温度均高于正常组(P<0.05~0.001),冷负荷后舌温变化大于正常组(P<0.05).紫暗舌组舌温多低于正常组,舌尖点(T)、舌前左侧点(TL)、舌前右侧点(TR)P<0.05,冷负荷后舌温变化值T、TL、TR大于正常组(P<0.05).淡红舌组与舌红苔黄腻组舌温变化不明显.本研究可在静态和动态下,观测不同舌象糖尿病患者的红外舌图变化,并可进行计算机图象分析;该方法科学、直观、无创伤,可追踪观察;糖尿病不同舌象组的舌温各有其特点,可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随机点立体图对的新的记录和观察方法,此方法可用于立体视觉检查,它是利用激光定向散斑载波记录立体图对,记录底片本身隐含了一个重现机构,故无需任何辅助光学仪器,就可在白光源下观察到立体图象。  相似文献   

15.
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无明显眼部和全身性病变的单眼或双眼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已在临床得到大量应用。本文综述了眼内人工晶体的发展历史,各类型人工晶体的优缺点、眼内人工晶体植入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讨论了人工晶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垒  蒋宝霖 《解剖与临床》2005,10(4):315-316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采用0.4%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300例,植入单片式PMMA硬质人工晶体。结果:52%(156/300)术中无任何痛感;36%(108/300)有轻微痛感;9%(27/300)术中有痛感,加用奥布卡因点术眼;3%(9/300)术中疼痛,加用球后麻醉。结论:选择适当病例,表面麻醉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量子点本质上是一种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荧光标记物。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标记物比较,量子点亮度大、稳定性好及发射光波长较长并易于调控,作为一种荧光探针不仅为单个细胞的研究及成像提供了新的手段,更为在动物活体内开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标记方法。重点概述量子点的生物特性及其在动物体内研究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8.
眼球内人工晶体是光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是使白内障患者重新恢复视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试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工晶体的设计步骤和晶体屈光度的计算方法。强调在术前必须测量患者角膜屈光度、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然后按公式计算人工晶体所需的屈光度数,以保证植入人工晶体后能获得最佳的视力。 文中扼要叙述了晶体热压成形的制造方法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晶体上皮细胞的研究是晶体研究中的重点。利用晶体上皮细胞培养技术对晶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国内起步较晚。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技术,并将其应用的现状进行总结,为晶体上皮细胞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及发展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0.
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检测和诊断中已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新型荧光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具有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和发射光谱可调等理化特性,经生物分子修饰后,可与肿瘤标志物结合,用于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