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瑶青  王丽蓉 《吉林医学》2009,30(16):1744-1745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60例,对照组57例。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加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GM-1治疗。比较两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情况及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神经节苷脂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吸吮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后7 d和14 d的NBNA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2009年1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照组82例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一个疗程10天后根据患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临床表现、神经症状、恢复时间、NBNA评分等均比脑蛋白水解物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氢溴酸东莨菪碱与常规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THE)的疗效,为氢溴酸东莨菪碱在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1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纠正呼吸较快,撤呼吸机较快,死亡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氢溴酸东莨菪碱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护理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方法:通过对135例男性新生儿及35例女性新生儿患儿的观察,阐述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方法。结果:1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绝大部分治愈,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护理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高压氧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0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痉、脱水降颅压和使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观察组9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脑电图好转情况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评分(NBNA)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病情恢复迅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生后28 d脑电图好转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8 d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评分(NB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可缩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疗程,提高疗效,预防后遗症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压氧治疗在新生儿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惠儿的高压氧治疗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Ⅱ组治愈率达76%,总有效率为94%,致死率为6%。结论:Ⅱ组患儿比Ⅰ组患儿恢复更快,治愈率提高,致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96%VS72%),且观察组患儿在意识的恢复、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效促进患儿意识的恢复、原始反射与肌张力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光成 《广州医药》2000,31(5):58-59
目的:观察络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上纳洛酮治疗,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常规治疗、头部亚低温治疗以及早期干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完全康复.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DP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呼吸、循环指征,对照头颅CT变化,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生命体征、头颅CT、神经行为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法复苏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对本病9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院内组与院外组在临床分度构成及疗效对比上均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发病情况及疗效与其方式关系密切,提倡住院分娩,推广新生儿窒息的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及其伤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HIE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抗惊厥、脱水降颅压及使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情恢复快,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 h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10~14 d为1疗程。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疗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8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症及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2 μg/(kg·min),输液泵维持24 h静脉输注,连用2~5 d,同时加用纳洛酮0.1 mg/(kg·d) 加入10%葡萄糖液40 ml持续静脉点滴,维持4~6 h,连用3~7 d.观察两组患儿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0例疗效观察王慧琴季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脑部病变。我科于1995年7月起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获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本文所有HIE患儿均为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9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1~0.02mg/kg·次,治疗2~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将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9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纳洛酮,治疗后7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8,P <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艾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44-1944,194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7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20 mg/d,10 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和NBNA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好,能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支持、镇静、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好,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