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产前采用超声筛查的15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二维超声诊断,采用连续追踪超声检测法对胎儿的四肢进行重点检测,观察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160例四肢畸形胎儿,其中上肢畸形52例,下肢畸形108例,四肢畸形中组足内外翻、畸形手、对称性四肢短小等最为常见;引产后显示四肢畸形胎儿163例,漏诊1例足外翻、2例畸形手,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具有显著价值,通过多次重复诊断有助于提高肢体畸形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8000例孕妇按照本院胎儿超声筛查规范进行检查。筛查出的肢体畸形胎儿21胎。孕龄在20~24周作为常规检查肢体的重要时期。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检测胎儿四肢,观察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运动情况。结果 80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孕妇中,检测出肢体异常21例,胎儿肢体畸形9种,其中桡骨缺如5例,致死性侏儒3例,成骨发育不全1例,一侧小腿及其以下肢体缺失2例,肢体姿势异常1例,足内翻5例,一侧足缺失1例,一侧手掌缺失1例,多指(趾)2例。其中15例合并其他畸形,漏诊4例,其中多指2例,一侧拇指发育不良1例,足内翻1例。本组病例均经产后证实。结论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胎儿超声筛查在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NT超声检查的33 824例孕妇(其中双胎157例)的33 981例胎儿,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对胎儿四肢结构进行筛查.对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肢体畸形者,记录孕妇年龄、孕周、胎儿头臀长、NT值、肢体畸形的类别以及其他合并畸形等,随访至胎儿被引产或胎儿出生后,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23 160例胎儿获得随访结果,其中101例胎儿存在肢体畸形,共计172处肢体畸形,肢体畸形发生率0.44%(101/23 160).孕11~13+6周超声检查准确诊断82例(81.2%,82/101)胎儿的153处肢体畸形;漏诊19例(18.8%,19/101)胎儿的21处肢体畸形,所有漏诊均为掌足或指趾畸形,其中马蹄内翻足10例、多指3例、多趾2例、缺指1例、指发育不良2例、并指畸形1例.孕11~13+6周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82/101)、100.0%(82/82)、100.0%(82/82)、99.9%(23 059/23 078).结论 规范的孕11 ~ 13+6周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严重肢体畸形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在胎儿畸形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但是掌足或指趾畸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诊,形成连续、规范超声筛查体系有助于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胎儿先天性畸形又称胎儿出生缺陷。较早年的概念仅指解剖结构畸形,目前广义的还包括功能缺陷、代谢、遗传或行为发育的异常。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结构畸形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40例孕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筛查胎儿肢体畸形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超声筛查发现胎儿肢体畸形31例,其中30例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诊断准确,另有1例误诊,4例漏诊,12例伴有其他类型的畸形,同时孕周〈18周、25-32周、〉32周孕妇共漏诊4例,而18-24周孕妇无一例漏诊。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是产前检查的必要手段,可有效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有利于适时终止妊娠,减轻负担,同时应不断提高产前超声检查水平,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做产前超声检查的6849例孕妇,均行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肢体结构、形态、运动情况及姿势等进行观察。结果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24例,且均在引产或分娩后证实;有1例足内翻漏诊,1例多指漏诊。结论在产前行超声筛查是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孕中期经二维超声检查后可疑畸形的胎儿,在征得孕妇同意后进一步行三维彩超检查:应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表面模式和透明模式成像,对可疑畸形部位多方位扫查;明确诊断的畸形胎儿,产后及引产后对照、统计,对骨骼畸形的胎儿做X线检查。结果45例胎儿中发现畸形43例(复合畸形6例),均经引产或产后证实;上述胎儿畸形中,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于唇裂、体表赘生物、内脏外翻、脊柱裂、四肢及脊柱等畸形均可清晰而直观地显示,而对于其他胎儿畸形如多囊肾、肾积水、小脑发育异常等则无法显示。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畸形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是二维成像技术的补充,而不能替代二维成像,在临床诊断唇裂、内脏外翻、脊柱裂、四肢和脊柱畸形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18例经引产、病理及X线检查证实的胎儿腹壁畸形的B超声像图特点,强调了孕期超声检查及早作出畸形诊断,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及畸形胎儿出生率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波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方法 对39例胎儿畸形进行分类,并作家族史、遗传史及其它诱因分析.结果 有遗传史、家族史的病例,其胎儿畸形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 超声波是诊断胎儿畸形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方法2004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和连续顺序追踪法对30508例孕妇进行检查。结果产后证实63例为胎儿肢体畸形,其中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共检出18例,漏诊10例,漏诊率35.7%,漏诊多为胎儿复杂性畸形中的较大肢体畸形;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共检出27例,漏诊8例,漏诊率22.9%,漏诊全部为指趾骨末端畸形。结论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可进一步提高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维与四维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756例胎儿进行产前二维及四维超声检查,并与引产及出生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发现胎儿肢体畸形18例、26处,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异常17处(65.4%),二者联合超声诊断23处(88.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维超声成像立体、直观地显示胎儿四维活动情况及多角度观察手和足整体情况,在原有二维基础上.四维超声提供更加完整和准确的信息,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诊断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应用超声检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47例,均经引产、手术、追踪随访,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及其检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现就其诊断价值及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高危孕妇胎儿畸形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72例存在高危妊娠因素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危孕妇中产前检查畸形阳性患儿为23例,阳性率为8.5%;随访产后胎儿畸形数目为23例,畸形率也为8.5%。排除2例失访,有2例畸形未检出,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为91.3%。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为胎儿畸形的诊断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以便于判断胎儿的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14.
黎敬行 《北方药学》2014,(5):122-123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2000例产科住院者,孕周为14~40周,平均怀孕时间26周。采用关国飞利浦HD7超声诊断仪,ALOKA4000超声诊断仪对住院孕妇进行临床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准确率。结果:在14~40周接受临床超声检查的2000例孕妇中,经分娩或引产后证实畸形的胎儿有41例,超声产前筛查检查出40例,漏检率非常低,准确率高。结论: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胎儿,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检查,对胎儿和孕妇身体均没有任何损害,准确率比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15.
李梅梅  高明 《贵州医药》2023,(10):1629-1630
目的 分析胎儿畸形超声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孕期保健检查的孕妇共计5 014位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所有孕妇均严格按照孕期保健检查规范进行不同妊娠阶段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检查,均随访至新生儿出生。以胎儿流产病理诊断结果、新生儿分娩后健康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四维超声检查及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孕期保健检查中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效能指标,分析漏诊畸形胎儿类型。结果 5 014位孕妇中有75位孕妇胎儿经二维超声、四维超声检查被诊断为疑似畸胎后,均行人工流产,流产胎儿经病理检查其中74例确诊为畸胎;另4 939位孕妇分娩出的新生儿经健康检查,共计6例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即共计80例畸胎;产前二维超声检查确诊为畸胎72例,流产后其中1例病理诊断为非畸胎;四维超声检查诊断为畸胎74例,病理检查均诊断为畸胎;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诊断为畸胎74例。经四格表计算,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产前检查胎儿畸形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及四维超声检查,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及四维超声检查。漏诊的6例先天性畸形新生儿中心血管畸形2例、消化系...  相似文献   

16.
程有生 《江西医药》2010,45(10):1030-1032
目的探讨羊膜带引起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方法对临床5例已明确诊断为羊膜带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羊膜带综合征可造成的胎儿畸形有3大类:颅裂面裂、肢体畸形及腹壁缺损等畸形。本病超声首先发现异常改变是胎儿畸形,尤其是脑膨出和腹裂最容易被观察到,然后在畸形区发现异常光带。结论羊膜带可引起胎儿畸形,超声在检查中能较清晰显示羊膜带的形态,并能检出黏附所致胎儿畸形类别,超声在诊断和判别羊膜带综合征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产前检查对于判断胎儿畸形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随机本地区选取500名妊娠16周后的孕妇,当孕妇可以检测到成形胎儿时开始定时为孕妇做超声产前诊断,检测胎儿的肢体畸形情况,了解胎位以及生长状况,并与产后的判断比较,得出超声产前诊断的优势。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产下婴儿,与超声产前诊断的对比,超声可以清晰的在产前诊断出胎儿肢体畸形情况,漏诊率仅1.67%[3],超声诊断的畸形可有足内翻、肢体缺失或增多、四肢短小等,超声诊断时仅在上述三种畸形中分别有一例为漏诊。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在妊娠早期发现畸形胎儿,诊断率高,特异性高,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应成为产妇产前检查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2257例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有待产妇均实行产前超声检查得出检查结果,全面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结构分析心血管畸形高危因素,对比产前超声与产后超声或产后尸检的结果差异性,评估产前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及应用高价值。结果经统计,2257例待产妇中胎儿心血管畸形15例、发生率为6.65%;经统计,年龄超过35岁、有异常妊娠史及有药物服用史的待产妇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不超过35岁、无异常妊娠史及无药物服用史的待产妇,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统计,15例心血管畸形胎儿中2例经引产尸检证实存在心血管畸形、9例产后4周实行超声检查证实存在心血管畸形,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准确率为73.33%。结论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实行产前超声检查效果良好,能大大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改善其日后生存质量,对于实现早干预、早诊断及早筛查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诊断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行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2015年于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162例产妇的超声影像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2例经分娩或手术引产共证实畸形胎儿12例,超声诊断与娩后符合率为91.7%。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诊断结果准确,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能准确掌握胎儿发育情况,是有效降低畸形胎儿发生率保证新生儿质量的重要医学途径,临床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胎儿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早期诊断畸形儿即时终止妊娠。超声诊断已成为产科检查常规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检出率高,直观性能好,无创伤,可进行动态观察和反复检查,对胎儿无影响。在妊娠中期(孕15~28周)可观察胎儿各个部位及脏器,对各种类型的胎儿畸形诊断较敏感,已成为早期诊断胎儿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