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观察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仅实验组接受湿热敷,置管后12h开始,2次/d,20min/次,连续3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结果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17%,对照组发生比例为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湿热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预防PICC所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科PICC置管的10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1例).2组置管成功后均以透明敷料固定导管,24 h后实验组改用增强型溃疡膜固定导管;对照组仍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给予33%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2%.结论 PICC置管后24 h粘贴增强型溃疡膜能够更好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亚莉 《现代护理》2007,13(23):2161-2162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预防PICC所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方法将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科PICC置管的10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1例)。2组置管成功后均以透明敷料固定导管,24h后实验组改用增强型溃疡膜固定导管;对照组仍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给予33%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2%。结论PICC置管后24h粘贴增强型溃疡膜能够更好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其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红花醇湿敷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红花醇湿敷预防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行PICC的神经内科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红花醇湿敷,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5 d,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红花醇湿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科行化疗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8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盲穿标准操作程序置入PICC,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理疗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术后7 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联合微波理疗照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交替外涂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 50例行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分成2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交替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 33%硫酸镁溶液湿敷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交替外涂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cm×7cm的水胶体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cm,覆盖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应用硫酸镁湿敷和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8例(88.89%)治愈,1例(11.11%)显效;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14例(87.50oA)治愈,1例(6.25%)显效。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鱼石脂膏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用鱼石脂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鱼石脂膏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戴蓉  余春华 《华西医学》2012,(5):753-754
目的观察使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对预防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12月将120例行PICC的肿瘤科老年患者根据登记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PICC常规护理基础上于置管24 h后加用TDP治疗,2次/d,20~30 min/次,连续使用7 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8.33%,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TDP能有效预防和减少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热敷和握球运动在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86例PICC置管的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常规置管后每周给予常规管道维护一次;实验组43例,在置管后当天开始行穿刺点上方10cm处予以热水袋热敷3次/d;并坚持握海绵球运动,3次/d,15min/次.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16.67%,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6.94%,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PICC留置过程中坚持肢体的热敷和握球运动可以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在PICC置管患者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对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PICC置管者按穿刺次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穿刺前30 min给予涂擦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5d后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湿热敷预防H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行H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仅实验组接受湿热敷,置管后12h开始,2次/d,20min/次,连续3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结果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17%,对照组发生比例为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湿热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4.
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姚姚  房秋燕  张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07-1508
目的 观察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普外科361例因癌症化疗需要行PICC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2例和对照组179例,实验组置管后使用水凝胶加3M透明敷贴,对照组置管后使用3M透明敷贴,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10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发生时间.结果 PICC置管后10 d内实验组7例发生静脉炎,平均发生于置管后(6.6±1.5)d,对照组18例发生静脉炎,平均发生于置管后(3.6±2.0)d,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静脉炎发生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水凝胶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治愈时间和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治愈机械性静脉炎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短,而且治愈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结论 地奈德乳膏治疗PICC置管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张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42-2542
目的:观察用自制中药酊湿敷预防经静脉套管针输注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经静脉套管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仅实验组接受中药酊湿敷,置管后12 h开始,2次/d。30 min/次,连续3 d,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的比例。结果: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17%。对照组发生比例1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中药酊湿敷能有效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7.
高益琴  李丽 《护理与康复》2012,11(4):369-370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行PICC置管术的10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置管后第1~3天行如意金黄散外敷+红外线照射,对照组置管后第1~3天行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4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2.22%,x2=4.70,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酒湿敷防治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69例接受PICC穿刺患者按置管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46例,观察组于置管后4h开始中药酒局部湿敷,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gq对照组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又随机分成中药酒组和硫酸镁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P〈0.05);中药酒湿敷组治愈率高于硫酸镁组治愈率。结论中药酒湿敷可有效防治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9.
金黄散外敷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目的 探讨金黄散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将24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金黄散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金黄散预防组于置管当天立即予金黄散外敷,连续3 d,空白对照组暂不予处理,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将空白对照组中30例阳性病例随机分为金黄散治疗组和硫酸镁治疗组,金黄散治疗组予如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治疗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种方法 对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1)金黄散预防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空白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0%,金黄散预防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2)金黄散治疗组在第8天即100%痊愈,而硫酸镁治疗组在第9天(观察截止日期)的痊愈率为86.6%,其中金黄散治疗组的痊愈中位时间为3.40 d,硫酸镁治疗组的痊愈中位时间为5.27 d,平均缩短1.87 d,金黄散治疗组机械性静脉炎的痊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金黄散外敷可有效预防和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20.
湛平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37-38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terted cente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时间和疗效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治愈时间为(3.5±1.0)d,对照组为(5.6±0.9)d,实验组静脉炎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治愈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