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业素养培训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及职业承诺的影响。方法对341名本科实习护生实施专业素养培训,包括岗前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双导师负责制、护生管床制、实习大讲堂、护生风采展示。实习结束时采用临床实践行为问卷、护理专业承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得分为3.81±0.65,护理专业承诺得分为84.67±13.74,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结论专业素养培训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临床实践行为水平及稳定专业承诺意向的本科护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本科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对安徽省2所护理院校已完成临床实习的437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186.78±15.58)分,处于低水平;利他行为得分(113.66±11.09)分。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利他行为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及利他行为各因子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利他行为可显著影响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通过培养本科护生利他行为意识促进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专业认同与学业自我效能对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本、专科护生的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现状及差异,探讨护生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学习倦怠的影响,为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309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大专护生(P0.05,P0.01),专业期望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护生(P0.01);本科护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护生(P0.05);护生学习倦怠发生率为36.25%;护生的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是护生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因子,且本、专科不同层次存在差异。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结合不同层次护生的特点,重视其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的培养,提高护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某医科院校大专护生进行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总分(85.93±8.75)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不同年级、继续深造与否、生源地、选择护理专业的态度及原因、首要考虑因素的护生其护理专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专业期望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浙江地区大专护生(P<0.01);除专业价值观和专业期望维度得分较低外,其余得分显著高于四川地区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专护生专业认同水平与发达地区的水平相当,处于一般认同水平,受多因素的影响,有待针对性教育,进一步提高其护理专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在本科护理教育课程《护理研究》中融入循证知识和理念,采用"序贯式科研方案构建"的教学策略对232名本科护生开展教学。结果护生课程成绩为(83.23±7.33)分;教学后护生循证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1);除"教学内容难度适中"外(得分3.85分),护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得分均4分。结论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及序贯式科研方案构建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步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和循证理念。  相似文献   

6.
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的需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和大专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需求的差异,为临床有重点地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护生临床能力培养需求问卷调查本科护生76名和大专护生53名.结果 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职业素质的需求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应急事件反应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能力、实施配合抢救的能力等,而大专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法律意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等.结论 不同层次的护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不同.应针对其学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和大专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需求的差异。为临床有重点地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护生临床能力培养需求问卷调查本科护生76名和大专护生53名。结果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职业素质的需求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应急事件反应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能力、实施配合抢救的能力等,而大专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法律意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等。结论不同层次的护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不同,应针对其学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人文关怀感知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600名在校护生采用自制的护生人文关怀感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人文关怀感知总分为4.03±0.59,其中同伴关怀维度得分最高(4.17±0.67)、环境关怀维度得分最低(3.84±0.74);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学历及不同年级护生人文关怀感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校护生人文关怀感知总体较好,但感知的校园环境关怀较低.非独生子女、本科及其高年级护生感知的人文关怀水平更低.应加强针对性建设和培养,以改善护理院校人文关怀环境和护生感知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应对方式,为针对性地培养其解决压力事件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本科、大专、中专各1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积极应对方面,本科护生有4项得分较高,大专护生有6项,中专护P生有1项;在消极应对方面,本科护生3项得分较高,大专护生有6项,中专护生得分均较低.结论 不同学历护生的应对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应做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为护生人性态度的教育和引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马氏量表1V对147名护生(本科、大专各50名,中专47名)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大专、中专护生马氏量表总分分别为96.18±7.91、96.68±8.80、90.47±12.94.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本科、大专护生评分显著高于中专护生(均P<0.01).三者在"绝不要告诉任何人你做某事的真正原因,除非你另有目的 "等5个项目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本科生和大专生较中专生遇事冷静,有较多的谋略,能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但其自信心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