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 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全球范围内, 新加坡是首批把老龄化作为人口问题来应对的国家之一, 且实施健康老龄化应对举措较为完善。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健康老龄化举措, 总结了新加坡在应对老龄化科学研究、老年人医疗保健计划、老年人友好型环境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实践举措和应对理念, 提出我国应关注人口增长激励措施的有效性、重视科技应对、增加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做好初级医疗保健和长期医疗保健, 以及更新科学理念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高与GDP的速度增长。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监护仪需求的增加带动全球监护仪市场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丁晓波 《医疗装备》2010,23(10):53-5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高于GDP的速度增长。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监护仪需求的增加带动全球监护仪市场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健器具》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刊号CN44-1395/R。 自创刊以来,它以求实的态度、求新的精神,在医疗器械和家庭医疗保健器具领域开创了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园地。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保健器具正逐步走入百姓的生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在老龄社会老年人医疗保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厚平 《卫生软科学》2008,22(4):301-302
当今世界发展已经进入全面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庞大老龄人口的医疗保健支出让世界各国为之头疼不已。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人口的老龄化,给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就是其中突出的问题,由于老年病特点和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决定了中医药能够在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医用塑料前景广阔随着全球人口急速增长,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行业正成为应用经济的新动力,医疗科技在整体经济发展中亦更显重要。医疗器械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全球产值将增长至22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 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日本政府采取的医疗保健政策成功地使日本整个国家健康安全保障系统制度化。与此同时,在日本和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社会安全经费的扩大、安全保障开支的膨胀、生育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医疗消费的增长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我国在1999年时60岁以上老年人就达到了1.29亿,占总人口的10.15%,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单纯的老年人口增加并不代表问题的所在,关键在于老年人群所展现的特殊需求增加,如社会福利、养老保险、家庭照顾、医疗保健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年赡养和医疗保健问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老龄化社会需要更多…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11月1日起,《医疗保健器具》杂志社随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整体搬迁到新址办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新年贺辞     
新年伊始,我首先谨代表《医疗保健器械》的全体同仁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医疗保健器具》 自创刊以来,至今已有10年历史,一直是秉承着服务医疗行 业,服务大众的办刊理念,以求实的态度,求新的精神,在 医疗器械和家庭医疗保健器具领域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它以"聚焦医疗器械的发展,关注百姓健康"为办刊宗 旨,融国内外的医疗器械产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最新信息、实 践探索、精彩视点为一体,服务医疗器械行业,推动医疗事 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可读 性。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常海庆)自2007年11月1日起,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搬迁到新址办公。新址位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D座D606-609。随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整体搬迁的部门有科研部、质检部、办公室、《医疗保健器具》杂志社,供销部和财务部仍留原址办公。  相似文献   

13.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委1993年批准组建的国家级工程研究单位。依托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座落在广州市广州大道北507号。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医疗器械,尤其以量大面广,进入家庭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器具为主要研究开发方向。着重进行科研成果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  相似文献   

14.
医疗器械产品是防病治病、医疗保健、抗灾除疫的特殊商品,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它的服务主体对象是人。医疗器械产品在保障社会发展原动力——延长人的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命的日益关怀,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三大重要支柱之一的医疗器械产品的持续发展更是与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24日,《医疗保健器具》杂志社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会议暨杂志创刊100期庆祝活动在广州东方豪城大酒店举行。会议由杂志社副总编辑常海庆主持,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所长、医疗保健器具杂志社社长叶宁国致辞。  相似文献   

16.
叶爱华 《医疗保健器具》2005,(1):I0002-I0002
《医疗保健器具》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相似文献   

17.
《医疗保健器具》“医疗器械篇”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刊号:国际ISSN1006-2653;国内CN44-1395/R。 自1995年创刊以来,它以求实的态度,求新的精神,在医疗器械领域开创了一片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园地。  相似文献   

18.
戴俊明  傅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1,13(10):483-484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 ,2 1世纪人口老年化浪潮将席卷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所有健康问题一样 ,受制于社会发展进程和很多影响整个社会的因素 ,卫生部门单独行动 ,作用是有限的 ,需作为社会的一员来参与。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促使人们既长寿又能减轻由此而来的负担呢 ?本文将简要评述未来老人的境况———他们将生活的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对卫生部门的启示 ,社会所需采取的措施。1 面临的挑战2 1世纪世界老年人口急剧增加 ,是卫生与社会服务机构最大压力之一。老龄化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失去适应能力 ,以至于对来自内外环境的挑战 ,越来越不…  相似文献   

19.
医疗改革·市场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保健服务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基本享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改善,健康理念更新,医疗器械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状况 200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总量超出1000亿,增长率达到9%。 其中: 诊断医学影像类 134亿 , 增长9%, 预计2005年以前 年增7%; 病人监护仪类 70亿 , 增长10%,预计2005年以前 年增10%; 离体诊断器械用品210亿 ,增长12%, 预计2005年以前 年增10-12%; 整形器械 120亿 , 增长12%,,预计2005年以前 年增11-12%。" 相关国家2000年医疗器械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保健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论述了当前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特点及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的影响,提出如果不在下世纪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到来之前作好准备,将会在面临高度老龄化的社会时手足无措。因此,政府应针对老年保健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预防为主,加强老年病防治,广泛宣传,增强老年自我保健意识,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模式,培养社区医疗保健骨干,建立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健康的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