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视,我院在对全院医护人员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中发现,有针刺伤史的护士占93%,因双手回帽造成针刺伤占28.7%.原因是现有的治疗盘无使用注射器时放针帽的地方,护士治疗后必须双手回帽.针对现状,我们研制出注射器回帽架,放于治疗盘中,以利单手回帽的操作,避免了双手回帽的操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针刺伤及其防护针刺伤的预防:①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②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③不要将手指深入容器内。④处理针器不要太匆忙,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别人或自己。⑤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锐器收集箱中,使用锐器收集箱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可降低50%。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穿刺是临床病人接受治疗、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头皮针作为静脉穿刺的一种工具被临床广泛使用,由于头皮针针头的保护措施仅为一个透明的塑料针帽,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时塑料针帽即被拔除且不可回套,病人静脉输液结束拔除头皮针后,即处于暴露状态,易发生针刺伤事件,针刺伤易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克服现有头皮针使用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带有切割功能的头皮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注射器针帽用作吸氧管接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以往吸氧管常通过玻璃接头与氧气输出管衔接,由于玻璃接头易破碎,尤其在抢救患者时极易造成护士在使用时不便。我科1998一2003年,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帽取代玻璃接头,效果满意。1材料的选择20ml、10耐、5耐一次性注射器针帽均可。2制作及使用方法将一次性注射器针帽取下,把针帽直径小的一端剪断,余下长度约4 Cm,将直径大的一端接氧气输出管,直径小的一端接吸氧管。另外,吸痰操作时,一次性注射器针帽亦可用作吸痰管接头。一次性注射器针帽用作吸氧管接头@张晶$解放军第230医院烧伤整形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最频繁的护理操作之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最易发生针刺伤.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防针刺伤输液装置,可直接把针刺入该装置的橡胶帽至护针套内,达到防针刺伤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制作 本装置所用材料为硬塑料及橡胶帽,包括护针套,橡胶帽,底座杆,护针套为圆柱空心结构,长约3 cm.护针套口由橡胶帽塞住,使护针套密闭.护针套与底座杆垂直交叉成"T"型且成为一体.底座杆长约3 cm,前端有一手柄,底座杆内有一输液针软管卡槽,通过卡槽可装卸输液针软管,使此装置与输液器成为一体,防针刺伤输液装置的仰视图、侧视图、整体图见图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需要静脉留置输液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试验组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连接系统,对照组使用常规肝素帽连接输液。结果:分隔膜无针输液接头的回血发生率、堵管率、静脉炎的发生率、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连接形成的密闭式防针刺伤系统,能在临床上保障患儿的输液安全和有效性,同时也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5例经确诊后需要静脉化疗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对照组用传统式的肝素帽,对比两组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和感染的发生率、针刺伤等情况.结果 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组发生静脉炎、针刺伤和感染率明显低于肝素帽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上明显高于肝素帽.结论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在PICC化疗中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能有效的降低置管的感染率,减少局部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有优势,同时也减少了护士针刺伤的危险,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本科采血时所用采血针的针套是由透明塑料两端开口直径宽2 mm、长35 mm圆柱形塑料套.采血时针套拔下即可穿刺.针套件小容易遗漏在治疗区不便于回收,采血后针头暴露在空气中医护人员容易针刺伤,残留的血迹易污染工作人员及环境[1].因此本科设计了一种防止污染、针刺伤便于回收的针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护人员是患者的守护天使,只有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使用安全的器具,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才能让天使远离血液传播疾病,拥有健康的身体去服务病人.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满足了临床护理人员真正的需求.该留置针除了具有普通密闭式留置针的优点外,还设计了针尖保护装置,当穿刺成功后撤除针芯时,针芯被自动收纳到保护套内,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及针刺伤的危险[1].2007年8~11月,我科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上肢血管的的情况选择198例患者使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但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反应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其针头与针帽连接处是靠平面的摩擦力使两者连接为一体的。为了防止针头从针帽中脱落而被污染,现有的设计增大了针头与针帽间的平面摩擦力,但这却给注射器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护士拔下针帽时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如此一来,被针头刺伤的几率大增,  相似文献   

11.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自制吸氧管接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美杏  梁云莲 《护理研究》2002,16(10):605-605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氧气管与吸氧管通过玻璃接头衔接 ,而玻璃接头极易与床架、氧气瓶等相撞而破碎 ,造成病人在使用时的不便 ,或频繁更换玻璃接头 ,造成浪费。现用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帽或 1ml一次性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 ,效果十分满意。1 制作及使用方法  将一次性注射器针帽取下 ,把针帽直径小的一端剪断 ,余下长度大约 5cm ,使其成为一根空心小管 ,直径大的一端接氧气管 ,直径小的一端接吸氧管。  取 1ml一次性注射器 ,拔出针栓 ,从乳头端向后量长度大约 5cm ,剪断针筒后端的多余部分 ,乳头端接吸氧管 ,…  相似文献   

12.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经常要把注射器及针头传递给医生,医生使用完毕后器械护士再将针头帽套回针头。传统的方法是器械护士把针帽拿掉,用拇指、食指、中指拿着针栓,针尖对着器械护士,活塞柄对着手术者,水平传递。手术医生使用完毕,自己再将针帽套回针头。在传递过程中,手术医生从器械护士手中接过注射器时针头容易划伤器械护士的手。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1种传递注射器及针头的方法。在传递注射器及针头时,把针帽套在针头上,注意不要套得过紧,只要轻轻套着即可,传递时器械护士用拇指、食指、中指拿着针帽,针尖对着自己,活塞柄对着手术者,…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云南省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 利用组织护理学术活动机会,对云南地区15所医院的323名护士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 323名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2.26%;护龄短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护龄长的护士,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输液操作中以针头用后重新套入针帽、吸取药液配液体时、安装或取下注射器/输液器针帽时较其他环节更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前接种乙肝疫苗的护士仅占55.36%;针刺伤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法的护士仅占52.34%;对针刺伤防护知识基本了解的护士仅占26.85%;针刺伤好发部位以手掌居多,占78%.结论 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已成为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增强护士安全防护意识至关重要,应制定静脉输液中防止针刺伤的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静脉输液针刺伤报告及回访制度,提高静脉输液器材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护士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现状,探讨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对福建省立医院2004~2005年214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现状调查,收集与针刺伤有关的具体环节,针刺伤发生的次数及发生针刺伤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90%的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针刺伤。其中发生于抽吸药液时72人次;拔针60人次;分离针头与注射器64人次;回套针头帽158人次;整理用物及处理废弃物106人次。结论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回血毕处置内瘘穿刺针随机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对照组,90例,4 320支)或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观察组,90例,4 325支),比较两组处置内瘘穿刺针所需时间、发生针刺伤次数。结果观察组采用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内瘘穿刺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无发生针刺伤事件,对照组发生2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072582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针刺伤的调查研究/杨顺秋…//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A).-22~24利用组织护理学术活动机会,对云南地区15所医院的323名护士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323名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2.26%;护龄短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护龄长的护士,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输液操作中以针头用后重新套入针帽、吸取药液配液体时、安装或取下注射器/输液器针帽时较其他环节更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前接种乙肝疫苗的护士仅占55.36%,针刺伤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法的护士仅占52.34%,对…  相似文献   

17.
该输液港蝶翼针防针刺伤拔针装置包括吸附在皮肤上的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海绵体;底座位于输液港上方,底座上设有第一开口以形成置针区,海绵体上设有第二开口,蝶翼针在置针区扎入输液港,蝶翼针的两翼抵接在第二开口内。本输液港蝶翼针防针刺伤拔针装置为一次性耗材,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安全,通过海绵体的第二开口固定了蝶翼针的两翼,蝶翼针可在底座的第一开口内灵活置针,方便了左侧或右侧方向拔针,拔针时可有效预防针刺伤,很好地保护了操作者,且底座受力均匀,大大减轻了患者拔针时的疼痛感,减少了紧张焦虑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张瑛 《现代护理》2006,12(8):693-693
现在使用的一次性针筒都有一个护针帽,拆开包装使用针筒后,护针帽就丢弃了,其实护针帽还有其他用处。1制作将护针帽封闭的一端剪去,剪切口用安尔碘消毒后即可使用。2用法2.1将两端开口的护针帽代替玻璃接管,用于灌肠筒与肛管的连接,灌肠时使用;2.2将两端开口的护针帽用于吸引器与吸痰管的连接,吸痰时使用。3优点3.1取材方便来源广。只要使用一次性针筒就有护针帽。3.2制作容易。只需剪去封闭的一端即可使用,随用随取不需高温高压消毒处理。3.3衔接紧密,大小合适。3.4不易堵塞。吸浓粘痰时,因管腔粗,不易堵塞而作用优于玻璃接管;3.5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9.
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是核医学科常见检查之一,是判断总肾和分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经静脉注射99 mTc-DTPA后,应用ROI技术,获得不同时间的计数和时间放射性曲线,以此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以综合了解肾脏的形态、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对各种肾病的肾功能进行判断,对各种肾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及移植肾监护.其检查方法为静脉弹丸注射显像剂后,立即启动开关进行动态采集,注射前后需分别测量注射器中的放射性计数率,相减后,求出注入体内的总计数率.由于注射后需测量注射器中的放射性计数,则操作时需回套注射器针帽,根据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不能回套针帽,以避免针刺伤发生,但是如不回套则会令剩余放射性药物从针头溢出导致污染,同时也更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为此我科自行设计了注射器针帽回套装置,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降低临床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进行培训前(2007年3月-2008年3月)发生针刺伤的132名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情况,及培训后(2008年5月-2009年5月)136名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3月-2008年3月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9.7%。经过培训后,2008年5月-2009年5月针刺伤发生率为23.1%。护理人员为针刺伤发生频率最高的群体;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引起的损伤占损伤总数的37%。结论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可以明显的降低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