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30分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0.92%。结论临床中应加深对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加强其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20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30min。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其中死亡1例,病死率0.92%。结论临床中应加深对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加强其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9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灯盏花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灯盏花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60a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60分钟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较为简单,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灯盏花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柴胡注射液致不良反应73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柴胡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20岁年龄组,男性略多于女性,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15分钟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损伤,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损伤。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柴胡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1998~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穿琥宁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案例,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穿琥宁注射剂所致的189例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30分钟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器官损伤,主要以过敏反应和血小板减少症为主,经对症治疗,预后多良好。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穿琥宁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82例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82例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莪术油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用药后的10分钟内。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莪术油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许晓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09-410,414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40例痰热清注射液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所致ADR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5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30min内。ADR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以首用即发型为主。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所致ADR的规律与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致3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聪彦  梅全喜 《中国药房》2008,19(24):1908-1910
目的:探讨川芎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0例川芎嗪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川芎嗪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50a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川芎嗪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39例长春新碱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聪彦  梅全喜 《中国药房》2008,19(12):945-947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6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长春新碱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20a和>60a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损伤,尤其是对胃肠的损伤。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长春新碱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疫苗致不良反应72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川平  殷立新  姚玉兰 《中国药房》2005,16(16):1250-125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近10年国内报道的使用乙型肝炎疫苗致不良反应72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a~40a年龄组,且男性多于女性;多于用药后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乙型肝炎疫苗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8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9例使用肿节风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肿节风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10岁以下年龄组,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过程中的15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一般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结论广大医护人员应了解肿节风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同时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工作,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85例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1994至2008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葛根素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6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溶血反应居多,可出现皮疹、一般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出现肝肾损坏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葛根素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50例苦碟子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50例使用苦碟子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苦碟子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50岁以上年龄组,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过程中的15min内。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一般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和神经系统损伤。结论:医护人员应了解苦碟子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同时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工作,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156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雪媚  ;李文东 《中国药房》2009,(17):1348-1350
目的:探讨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和《中国药学文摘》,将收集到的1995年1月~2008年11月狂犬疫苗致不良反应15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40a年龄段,且女性多于男性;多在用药后30min内发生(占43.59%);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占94.87%),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狂犬疫苗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剂临床作用特点与不良反应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国印  李红举 《中国药事》2011,25(11):1132-1135
目的了解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制剂临床作用特点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4种制剂的说明书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其成分、药理作用及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溶媒、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以穿心莲内酯为基本结构的4种制剂临床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临床应加深对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不同注射剂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的认识,合理选择使用不同制剂,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安全、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建议.方法:对2002年1月-2013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43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为用药后的前30 min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速发性变态反应,其中以皮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发生率最高,有1例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穿心莲制剂致急性肾毒性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为预防该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穿心莲制剂引起急性肾毒性病例,从患者一般情况、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急性肾毒性发生时间及临床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检索穿心莲相关制剂致急性肾毒性文献15篇,病例共27例,其中注射剂26例、片剂1例。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0.5h,最长96h,患者Scr、BUN值均升高。全部患者经治疗后痊愈。结论:穿心莲制剂可因一次性高浓度静脉给药、配伍禁忌等引起急性肾毒性,临床用药前应了解个人及家族疾病史,严格控制剂量与联合用药,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170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山市人民医院2008年至2009年上报省ADR监测中心的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例,以及检索1994年至2009年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40a以上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其ADR出现时间多在用药过程中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过敏反应居多,可出现皮疹,发热,胸闷等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19.
25例猪苓多糖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猪苓多糖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6月国内报道的25例猪苓多糖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猪苓多糖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18岁-49岁间发生率高,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10分钟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损伤,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和肌肉骨骼的损伤.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猪苓多糖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38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72012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38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02012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38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014岁儿童,以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多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