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邹俊  徐明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5,32(11):809-813
利用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限制目的基因只在靶肿瘤或靶器官中表达是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如AFP启动子、CEA启动子、Tyr启动子等.而利用应激刺激的可诱导启动子则可能解决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的弱表达问题,如Hsp启动子、hTERT启动子等.现综述基因矫正治疗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有应用价值的启动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限制目的基因只在靶肿瘤或靶器官中表达是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如AFP启动子、CEA启动子、Tyr启动子等.而利用应激刺激的可诱导启动子则可能解决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的弱表达问题,如Hsp启动子、hTERT启动子等.现综述基因矫正治疗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有应用价值的启动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肿瘤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并在科研和临床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如何将肿瘤治疗基因安全高效的转移到人体内,使治疗基因在人体内长期、稳定、高效的表达是当前基因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困难。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s)因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能力,治疗基因转染到造血干细胞内可长期、持续、有效的杀伤肿瘤达到治疗目的。这使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基因治疗研究中最令人兴奋的靶细胞。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vector,LV)能感染大部分处于静止期的造血干细胞,因此成为一种有效的感染HSCs和进行基因治疗的工具。本文就慢病毒携带肿瘤治疗基因转染HSCs治疗肿瘤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带免疫佐剂CEA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稳定同步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ang AQ  Lai YD  Li XY  Gu JF  Tao S  Cai WB  Xie JW  Luo CQ 《癌症》2004,23(3):282-287
背景与目的:基因疫苗是目前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癌胚抗原阳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拟利用质粒pVAX1构建带有免疫佐剂白细胞介素2同步表达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基因疫苗,探讨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方法:利用RT-PCR从患者肿瘤组织中钓取CEA目的基因cDNA;运用分子克隆技术,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将CEA cDNA和hIL-2 cDNA连接于质粒pVAX1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CEA抗原和hIL-2因子的表达;同时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和预测目的抗原的特性。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本实验所构建的重组质粒插入DNA序列无错配,质粒上所接入的CEAcDNA与GenBank公布的M29540和M17303的序列99.8%同源,经蛋白质分析软件预测,其抗原性、跨膜结构片段、信号肽位点和二、三级结构特征与同源癌胚抗原基本一致。hIL-2 cDNA与母本序列100%同源。检测结果说明该重组质粒在体外CHO细胞株中可同步表达CEA和hIL-2分子。结论:从肿瘤组织中成功地获取了CEA cDNA,所构建的pVCEA2重组质粒能在体外细胞中同步表达CEA和IL-2蛋白分子,这为进一步体内实验研究基因治疗CEA阳性肿瘤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一般治疗效果极差,而近几年有关此方面的基因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此领域所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自杀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抑癌基因疗法、反义基因疗法等对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对不同分泌CEA大肠癌组织的靶向杀伤作用. 方法 脂质体法将CEA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在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分别接种到BALB/c裸鼠大腿皮下,成瘤2周后,瘤内多点注射法行原位基因转染,每天腹腔注射500mg/kg的5-FC(5-fluorocytosine),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病毒滴度为5.6×106CFU/L.经多次注射法转染,目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能有效表达,治疗21天后,基因治疗组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明显大于对SW480细胞肿瘤. 结论 CEA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仍是目前进展很快的研究领域.用于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很多,本文主要综述自杀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耐药基因等几种基因治疗方法的进展及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二、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某些进展尽管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在近两年中遇到种种困难,在总体上突破性进展很少,但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治疗途径仍然吸引着众多学者进行研究.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们更加重视以下几方面研究:非病毒载体介导的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的研究;肿瘤基因治疗的新型应用途径的探索;提高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和抑癌基因治疗效果的方法及其作用机理的阐明;肿瘤基因治疗临床试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癌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检测手术前、后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CEA mRNA)的表达 ,了解胃肠道癌血行播散转移情况及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Nest RT PCR)检测 6 2例胃肠道癌患者和 2 2例对照组外周血CEA 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6 2例癌患者样本中 ,术前 2 7例 (43.5 % )外周血CEA mRNA检测阳性 ,术后 2 6例阳性 (41.9% ) ,对照组 10例正常人及 12例良性胃肠病患者CEA mRNA测定均为阴性。Ⅰ、Ⅱ、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EA mRNA阳性率依次为 37.5 %、2 7.3%、5 1.9%、80 .0 % ,各期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Ⅰ +Ⅱ期与Ⅲ +Ⅳ期合并 ,两组患者间CEA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及癌栓的形成与外周血CEA mRNA的表达无关。 35例伴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外周血CEA mRNA阳性率 (6 2 .9% )与 2 7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率 (18.5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手术前后外周血CEA m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CEA mRNA检测可作为胃肠道癌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对临床正确分期及综合治疗起指导作用。外周血CEA mRNA表达阳性的患者 ,应在围手术期辅以免疫治疗和 /或全身化疗 ,以遏止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
胃癌的传统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近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胃癌基因治疗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抑癌基因的替代治疗、反义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恶性肿瘤在其早期阶段即可能发生微转移,由于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数目极少,常规的检测手段不易发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使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本研究联合检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K20、CK19、CEA mRNA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法分析8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K20、CK19、CEA mRNA表达情况;另取15例食管癌组织为阳性对照,15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结果 8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表达率为34/83(41.0%),CK19阳性表达率为30/83(36.1%),CEA阳性表达率为40/83(48.2%);三者至少一项阳性的表达率为61/83(73.5%).15例食管癌组织中CK20、CK19、CEA阳性表达率100%,15例阴性对照组外周血CK19、CEA阳性表达率均为2/15(13.3%);CK20阳性表达率为1/15(6.6796).CK20、CK19、CEA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有无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CK20、CK19、CEAmRNA可作为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靶基因,联合检测CK20、CK19、CEA可增加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的检出率,CK20、CK19、CEAmRNA同时表达可增加实验结果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癌胚抗原(CEA)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肿瘤标志,在多种肿瘤中CEA表达明显增加,对疾病的诊断、预后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构建了含组织特异性的CEA启动子控制HSV-TK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诱导组织专一性杀伤.探讨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角度对肝癌中抑癌基因p5 3和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 )、CEA(癌胚抗原 )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 40例肝细胞肝癌 (HCC)患者癌组织连带部分癌旁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 3基因、AFP、CEA等。结果 p5 3基因癌内表达为 80 % ,癌旁组织为 5 0 % ;AFP癌内表达为 87.5 % ,癌旁组织为80 % ;CEA癌内表达为 5 5 % ,癌旁组织表达不明显。结论 检测 p5 3基因 ,并与其它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基因一起 ,在基因水平诊断肝癌、估计预后及制定术后治疗方案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相关抗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肿瘤标记物.在人体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中,包括90%的胃肠道肿瘤、胰腺癌、80%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和50%左右的乳腺癌,都呈CEA阳性.人们称这类肿瘤为CEA阳性肿瘤[1].罗超权等[2]用牛痘病毒构建的CEA-重组基因痘苗病毒(CEA-rV)既有CEA抗原的高表达,又可刺激机体产生CEA抗体.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胰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目前,胰腺癌基因治疗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主要集中在抑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以及免疫激活等几个方面.某些研究已用于临床,并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脐尿管癌患者CEA、CA199、CA724的表达情况,探索其与疾病诊断、分期、进展和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例进行了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脐尿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远处转移组4例和非转移组8例。选取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运用SPSS 23.0和MedCalc 19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例脐尿管癌患者均为腺癌。脐尿管癌组患者CE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尿路上皮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CA724在远处转移组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75% vs. 0, P=0.018)。单独检测时,CEA诊断脐尿管癌的AUC最大,为0.750,95%CI: 0.584~0.916。CEA、CA724联合检测与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AUC均大于单项检测的AU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7 vs. 0.805, P=0.8509)。结论 脐尿管癌患者CE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CA724可作为脐尿管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且与CEA联合检测可为脐尿管癌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的30例癌旁组织中PTTG 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中PTTG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PTTGmRNA的阳性表达率(93.3%)及平均表达水平(0.69±0.06)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70.0%和0.32±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G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83.3%,25/30)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20.0%,6/30),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结论:PTTG基因异常表达可对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靶向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癌胚抗原 (CEA )启动子驱动的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D )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EACD ,使CD基因只能在CEA阳性的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同源重组法在人胚肾细胞株 2 93细胞中重组腺病毒 ,用点杂交、PCR法进行鉴定 ,并进行纯化和滴度测定 ,分别感染CEA阳性和CEA阴性的细胞 ,采用MTT法检测感染细胞对 5 Fc的敏感性。结果 重组腺病毒中含有CEA基因及CD基因 ,纯化后滴度可以达到 5 .0× 10 11pfu/ml ,CEA阴性的Hela细胞感染AdCMVCD后对 5 Fc很敏感 ,而感染AdCEACD后不能被 5 Fc杀伤 ,与之相反 ,CEA阳性的Lovo细胞感染AdCMVCD和AdCEACD后有相似的表达活性 ,均对5 Fc敏感。AdCEACD/ 5 Fc系统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CEA启动子驱动的含CD自杀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EACD ,能使CD基因专一性地在CEA阳性细胞中表达 ,有助于对CEA阳性的肿瘤细胞靶向性自杀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bcl-2蛋白、nm23基因/NDPK、CEA的表达及其在NSCLC发生、转移、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酶标法检测65例NSCLC、4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bcl-2蛋白、nm23基因/NDPK、CEA的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bcl-2蛋白、nm23基因/NDPK、CEA阳性率分别为33.8%、70.8%、61.5%,腺癌、腺鳞癌CEA阳性率(90%、60%)明显高于鳞癌(20%,P相似文献   

20.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分析国内外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现状的文献,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研究方向、思路和资料。方法:应用MEDLINE、CA、CBMdisc、CMCC、CJFD和CSTPCD等数据检索系统及数据库,以"肿瘤基因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1998-01~2007-06与肿瘤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献。纳入标准:1)肿瘤基因治疗的动物及临床试验研究,包括方法、效果及进展;2)肿瘤基因治疗与其他生物疗法疗效、不良反应及优缺点的比较。根据纳入标准,粗选143篇文献,最后17篇文献纳入综述分析。结果:基因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是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是以改变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疗技术,它通过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靶细胞来纠正突变或有缺陷的基因,以达治疗目的。基因沉默疗法、自杀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基因替代疗法、反义基因疗法、多药耐药相关基因治疗、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和抗端粒酶治疗等均取得显著进展。结论:不同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各有利弊,随着治疗方法与病毒载体的不断改造和完善,基因的转移率、靶向性与安全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