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优选苦柏妇炎栓的精制工艺.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以盐酸小檗碱、苦参碱、蛇床子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树脂型号及其精制工艺;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采用HPD-400A型大孔吸附树脂,其最佳精制工艺为树脂(干重)-药材质量(1∶3),上样液质量浓度1.0 g·mL-1,上样液pH 8,洗脱流速1.5 BV·h-1,加5 BV水洗脱,之后分别用5 BV的20%乙醇和40%乙醇洗脱,合并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干燥,即得精制浸膏.结论:经HPD-400A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后,栓剂载药量提高了4.3倍;优选的精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苦柏妇炎栓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采用药效筛选试验,确定复方三七脊复康胶囊最佳的提取精制工艺路线为稀乙醇回流提取,水返溶后大孔树脂精制。方法:工艺优选中,均以人参皂苷Rg1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工艺中的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乙醇用量,确定了大孔树脂精制的工艺参数包括树脂型号、树脂用量、洗脱剂的浓度、洗脱剂用量等。结果:过树脂流出母液及水洗液未检出人参皂苷Rg1、Rb1、Re及三七皂苷R1、川芎、芍药苷、银杏叶、钩藤,表明本复方药液通过大孔树脂床流出液朱造成有效成分的泄漏。而吸附树脂乙醇洗脱液中均可检出以上成分,且人参皂苷Rg1过树脂前后含量保留90%以上。结论:本方用大孔树脂分离精制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西洋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西洋参总皂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洗脱溶媒及其用量、除杂溶媒及其用量等条件,优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西洋参总皂苷最佳纯化工艺为0.8 BV上样液(0.5 g·mL-1)通过HPD-300大孔树脂,4 BV水洗,3 BV 10%乙醇洗脱,5 BV 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e计总皂苷纯度为50.83%.结论:采用该优选方法可较好地分离、纯化西洋参总皂苷.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中分离纯化拟人参皂苷F11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拟人参皂苷F11(PF11)提取率为指标,建立HPLC-ELSD检测PF11的方法,并优选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中PF11的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过10倍量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流速5 mL·min-1,依次用7.5 BV 30%~33%乙醇,8 BV 35%~40%乙醇进行洗脱,收集35%~4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蒸千,得PF11粗品纯度>50.0%.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拟人参皂苷F11方法简单、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5.
大孔树脂吸附人参总皂苷工艺及再生使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再生使用。方法以人参总皂苷的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和大孔树脂在不同条件下的再生使用。结果以体积分数为50%乙醇为洗脱剂效果最佳。大孔树脂部分死吸附后,吸附量还是相对稳定的,约为新树脂的50%。结论以体积分数为5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人参总皂苷,洗脱率为90%以上,纯度为60%,可以获得最佳效果。且工艺简便、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肿节风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肿节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以肿节风总黄酮含量及回收率等为指标,考察肿节风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 5.0,总黄酮质量浓度15 ~20 g·L-1,上样液和树脂比10∶1,3 BV水洗,3 BV70%乙醇洗脱,得总黄酮纯度大于80%的提取物,总黄酮转移率大于85%.结论: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肿节风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较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白花刺参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春蕾  刘圆  张志锋  徐彦 《中草药》2011,42(6):1130-1134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富集和纯化白花刺参总皂苷的工艺参数及条件。方法以总皂苷为考察指标,对HPD-100、HPD-300、HPD-722、D-101、SA-2、AB-8、ADS-7、X-5 8种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和纯化总皂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HPD-100树脂纯化总皂苷的最佳条件分别为:吸附条件为药液的质量浓度为0.25 g/mL;pH值为5.32;洗脱液体积流量为1.5 BV/h;最佳吸附容量为3.4 mL/g;解吸条件为用2 BV的蒸馏水洗脱除去杂质后,换用60%乙醇4 BV洗脱。通过HPD-100树脂纯化后,白花刺参总皂苷的纯度由21.30%上升为58.19%,平均回收率为91.58%。结论建立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和纯化白花刺参总皂苷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并且可以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最佳的分离纯化红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人参总皂苷的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型号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人参总皂苷的分离纯化能力。结果:确定HPD-400大孔树脂为人参总皂苷的纯化材料,其最佳工艺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1.7 g·L-1,药液pH 4.68,吸附速度7.5 BV.h-1,用4 BV80%乙醇以7.5 BV.h-1的速度洗脱人参总皂苷。结论:本工艺条件可以用于含有人参总皂苷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达原滴丸处方提取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达原滴丸提取液的吸附性能,考察精制工艺.方法 以达原滴丸中黄芩苷质量分数和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NKA-12、HPD-600、HPD-500、HPD-300、HPD-100、D101、AB-8、NKA-9对达原滴丸中黄芩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以及纯化能力.结果 达原滴丸提取液上HPD-300树脂,上样液黄芩苷质量浓度为2.65 mg/mL,体积流量为3 BV/h,50%乙醇解吸5 BV时,水洗4 BV,解吸效果较好.结论 HPD-300树脂可用作达原滴丸的精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薄荷总酚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酚酸含量和吸附-解吸率为指标,考察5种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酚酸的吸附能力,确定最佳树脂型号,并优化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选用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1 g·mL-1,上样液pH 3,上样量6 BV,树脂柱径高比1:9,2 BV 20%乙醇洗脱除杂,流速2BV·h-1,3 BV 70%乙醇以4 BV·h-1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薄荷总酚酸纯度可达53%.结论:所建立的工艺分离效果良好,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分离富集薄荷总酚酸.  相似文献   

11.
王琼  王逸  韩春勇  刘新民 《中草药》2014,45(13):1960-1965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其益智作用是其药理作用的重要方面。在各种皂苷中,以人参皂苷Rg1和Rb1的量最高。综述人参皂苷Rg1、Rb1对动物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动物不同脑区的作用、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以及对学习记忆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总结人参皂苷Rg1、Rb1的益智作用,并对其代谢产物的益智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蒲忠慧  彭成  苏海国  蒙春旺  熊亮 《中草药》2017,48(18):3677-3681
目的研究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化学成分,并探讨从川芎中首次发现人参皂苷的意义。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等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液质联用分析中显示的皂苷类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芎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20S)-人参皂苷Rh_1(1)、(20R)-人参皂苷Rh1(2)、(20R)-人参皂苷Rg3(3)。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中分离得到,该发现对阐明川芎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证实人参与川芎在物种进化和传统功效上的关联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常晶茹  姚萱航  张雪薇  周仪  刘翠晶  刘霞 《中草药》2022,53(22):7201-7206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产10种黄芪属植物的ITS2、matk、rbcL、psbA条形码序列,为黄芪属植物的物种分类鉴定及其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共收集30份样品,以ITS2、matk、rbcL和psbA作为条形码序列,对黄芪属10种植物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结果经校正处理后,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ITS2、matk、rbcL和psbA4种片段,单独的每一种片段并不能将10种植物全部鉴别出来,只能鉴别出部分植物,即蒙古黄芪A.membranceus var.mongholicus、扁茎黄芪A.complanatus、糙叶黄芪A.scaberrimus、华黄芪A.chinensis、草木樨黄芪A.melilotoides、细叶黄芪A.angustissimus、兴安黄芪A.dahuricus、新巴黄芪A.hsinbaticus;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以锦鸡儿Caragana sinica为外类群,10种植物中,华黄芪为单独1支,细叶黄芪与扁茎黄芪聚为1支,糙叶黄芪、斜茎黄芪与新巴黄芪聚为1支,膜荚黄芪A.membranceu、蒙古黄芪与草木樨黄芪聚为1支,并且这3者与兴安黄芪关系较近。结论 ITS2+rbcL+psbA组合可以将8种黄芪属植物鉴别出来。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种黄芪属植物被划分为5支,该聚类分析结果与《中国植物志》中10种黄芪属植物的传统分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左甜甜  李威威  李雪  王洪达  杨文志 《中草药》2020,51(14):3623-3632
目的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根中的皂苷类成分。方法采用70%乙醇水温和冷浸提取,醋酸乙酯与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手段分离纯化,根据高分辨质谱、一维与二维NMR数据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人参根醇提物中分离鉴定1个新的齐墩果酸型四糖皂苷(1)与19个已知人参皂苷化合物(2~20)。化合物1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人参皂苷Ro1(1),19个已知人参皂苷分别鉴定为三七皂苷FP_1(2)、人参皂苷Re_3(3)、三七皂苷Rt(4)、20-O-葡萄糖基人参皂苷Rf(5)、人参皂苷Re_2(6)、人参皂苷Rg_2(7)、人参皂苷Ra_2(8)、人参皂苷Rb_1(9)、人参皂苷Rc(10)、人参皂苷Ra_1(11)、丙二酰人参皂苷Rb_1(12)、丙二酰人参茎叶皂苷Rd_5(13)、丙二酰人参皂苷Rc(14)、人参皂苷Ro(15)、人参皂苷Rd(16)、人参皂苷F_2(17)、20(R)-人参皂苷Rh_2(18)、人参皂苷F_3(19)、人参皂苷F_1(2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观察竹节参总皂苷(SPJ)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2O2),SPJ低剂量组(50 mg·L-1),SPJ高剂量组(100 mg·L-1).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损伤2h后SPJ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搏动频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SPJ(50,100 mg·L-1)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降低H2O2所致乳鼠心肌细胞LDH释放量,升高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5).结论:SPJ对H2O2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19批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和3批北方枸杞果实的总糖含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及单糖组成,探索枸杞中多糖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22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Shodex SB-806 HQ型凝胶柱和Shodex SB-804 HQ型凝胶柱串联,流动相为0.1%氯化钠溶液,柱温为40 ℃,柱流速为0.5 mL·min–1,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GPC-RI-MALLS)测定Mw及分布系数;选择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柱温为35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测定单糖组成,同时建立单糖组成指纹图谱。结果 22批枸杞样品中粗多糖成分的质量分数为3.24%~8.66%,Mw为0.733×106~3.191×106;多糖成分均由9种单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含量最高。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宁夏枸杞粗多糖结构较为一致,但北方枸杞中多糖成分在结构上与宁夏枸杞存在较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Mw、色谱峰面积比及半乳糖醛酸含量上。结论 宁夏枸杞和北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且通过建立的单糖组成及Mw测定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为枸杞质量标准完善及枸杞资源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畅  刘思章  于靖辉  陈屏  雷军  王义  张美萍 《中草药》2024,55(8):2723-2733
目的 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挖掘人参皂苷Rh1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方法 以种植于吉林省人参主产区304个农家品种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以人参皂苷Rh1含量为表型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挖掘。结果 通过WGCNA获得6个与人参皂苷Rh1含量密切相关的基因共表达模块,根据关联分析结果确定Green模块为与人参皂苷Rh1含量显著相关的关键模块。功能注释结果显示Green模块内的基因富集到m RNA结合、蛋白修饰等多个相关途径。通过构建基因互作网络筛选获得7个核心基因,功能预测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在人参皂苷Rh1的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对7个候选基因进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体外调控分析。对人参不定根进行MeJA诱导处理,随Me JA的诱导,comp9517_c0_seq1、comp10896_c0_seq1、comp43180_c0_seq2、comp64014_c0_seq8的表达量与人参皂苷Rh1的含量同时呈现显著变化,但只有comp64014_c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素心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concolor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素心腊梅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素心腊梅碱(1),1个新天然产物N1,N10-二甲基吲哚基乙胺(2)以及6个已知化合物:10-二十一碳烯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胡萝卜苷亚油酸酯(6)、东莨菪素(7)和对羟基桂皮醛(8)。结论化合物1为新生物碱类化合物,命名为素心腊梅碱,2为首次从天然界发现的化合物。其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马孟莉  张薇  孟衡玲  卢丙越 《中草药》2021,52(19):6023-6031
目的明确草果Amomumtsao-ko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在姜科的进化地位。方法利用IlluminaHiseq4000测序平台对草果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序列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并以绿苞闭鞘姜为外类群,通过MEGA6软件构建ML系统发育树,分析姜科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草果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3 648 bp,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guanine-cytosine content,GC)为36.0%,包括一对29 776 bp的反向重复区(IRs)、一个大单拷贝区(LSC,88 741 bp)和一个小单拷贝区(SSC,15 355 bp);共注释得到113个基因,包括4个rRNA基因、30个t RNA基因和79个蛋白编码基因;在草果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23个SSR位点,大部分SSR均由A和T组成;豆蔻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和结构相似,IR边界高度保守;聚类分析显示草果与豆蔻属的海南砂A.longiligulare、阳春砂A.villosum、绿壳砂A.villosum var. xanthioides、爪哇白豆蔻A. compactum和白豆蔻A. kravanh亲缘关系最近;适应性进化分析发现rpl20、rps11、ccsA、clpP、ycf1和ycf2 6个基因在进化过程中被正向选择。结论获得了完整的草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明确了姜科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研究豆蔻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及物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鉴定东北产栽培和野生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明确其种间遗传关系远近,并对东北产朝鲜苍术的栽培起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提取不同栽培区包括北苍术、朝鲜苍术在内的五种苍术属40份样本以及朝鲜苍术7份野生种质样本的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所有序列用MEGA5. 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clustal W),去除两端5. 8S和28S序列,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苍术属5种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32 bp。根据NJ树和ITS2二级结构结果,除北苍术和朝鲜苍术未被区分开,其余几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根据NJ树结果可知,朝鲜苍术的栽培品系和野生种质也能很好的聚在一起。结论:ITS2序列能稳定、准确鉴别苍术属5种药材。朝鲜苍术与北苍术亲缘关系很近,可认为是苍术北方分支中的一种变种,建议将朝鲜苍术并入北苍术。且在辽宁有大规模栽培的朝鲜苍术可能起源于辽宁本地的野生群体,种源可能来自于辽宁岫岩等地的野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