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骨盆骨折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发腹膜后血肿时,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发生,有时与腹膜闭合性损伤难以区别,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2001~2004年救治各类骨盆骨折并发腹膜后血肿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是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多由强大暴力造成。常并发休克、多发伤、多发性骨折、腹膜后血肿、泌尿系统伤和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作为一个骨科护理工作者应具备娴熟的应急抢救能力,敏捷的疾病观察力,熟练的护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3.
骨盆骨折是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多由强大暴力造成。常并发休克、多发伤、多发性骨折、腹膜后血肿、泌尿系统伤和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作为一个骨科护理工作者应具备娴熟的应急抢救能力,敏捷的疾病观察力,熟练的护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我院一年来共收治骨盆骨折病人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盆骨折是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多由强大暴力造成,常并发休克、多发伤、多发性骨折、腹膜后血肿、泌尿系统伤和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其后果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应高度重视[1].作为一个骨科护理工作者更应具备娴熟的应急抢救能力,敏捷的疾病观察力,熟练的护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现将近7年来我院收治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fracture of the pelvis)占全身骨折的3%。多见于交通伤、坠落伤和挤压伤。骨盆骨折是多发性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死亡率占10%-30%,其主要原因是伴发严重的血管损伤引起难以控制的创伤性休克以及并发的脂肪栓塞,或由胸腹内脏器、泌尿生殖系损伤和腹膜后血肿继发感染所致严重的全身化脓性感染。我科自1997—2007年间共收治骨盆骨折51例,现剖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在煤矿创伤中为严重创伤之一,并发腹膜后血肿病死率高,在临床上诊断及处理比较困难,现将我院于1988年 10月~1998年 1月收治的 56例骨盆骨折并发腹膜后血肿病例,结合文献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男性,年龄19~65岁,19~50岁38例(67.9%),根据Tile分类,A型29,B型18,C型9例。1.2 治疗方案 无并发出血性休克者,予骨盆悬吊6~8周后扶拐下地功能锻炼。并发出血性休克者,保守治疗予静脉输血补液,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同时骨盆悬吊;手术者,予剖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02例骨盆骨折的并发症,讨论了创伤性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扎髂内动脉、泌尿系统损伤、腹膜后血肿、腹腔穿刺等的处理方法。本组有14例死亡,其中创伤性休克8例,呼吸衰竭3例,败血症3例,肾衰2例。死亡率13.7%。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严重多发伤休克早期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76例严重多发伤休克患者,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积极液体复苏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积极液体复苏组死亡9例,病死率为23.68%,其中胸腔脏器损伤为主5例,占55.56%,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为主4例,占44.44%;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0.52%,胸腔脏器损伤为主与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为主各2例.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充分调动机体的代偿功能,保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特别是胸腔脏器损伤及骨盆骨折后腹膜巨大血肿为主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症的紧急救活与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88年~1998年收治36例伤情较重的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中,并发各种多发伤25例,占69.44%;休克20例,占55.55%.而单纯性骨盆骨折11例中,并发休克4例,占36.36%;腹膜后血肿12例,占33.33%;死亡1例,占2.27%.结论迅速判断出血部位,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8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85例治疗分析王青王道新吴乃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骨盆骨折;出血;休克;治疗骨盆骨折常引起后腹膜出血,且多伴有胸、腹、四肢的失血性创伤,故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伴有失血性休克的骨盆骨折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11.
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急救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骨盆骨折并发症的紧急救治与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88年-1998年收治36例伤情较重的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中,并发各种多发伤25例。占69.44%,休克20例,占55.55%,而单纯性骨盆骨折11例中,并发休克4例,占36.36%,腹膜后血肿12例,占33.33%;死亡1例,占2.27%。结论:迅速判断出血部位,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黄小燕 《右江医学》1995,23(3):141-142
骨盆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体会百色地区人民医院外科黄小燕随着城市现代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致伤的原因主要是车祸、挤压伤、坠落伤及砸伤等。伤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如休克、尿道损伤,后腹膜血肿与内脏损伤等,如抢...  相似文献   

13.
陈昭明  蒋丽华 《中外医疗》2010,29(15):71-71,73
目的分析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从而提高腹膜后损伤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外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2例,肝破裂致失血休克死亡1例,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血肿死亡1例,十二指肠、结肠损伤死亡1例。结论以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分型为依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腹膜后血肿分闭合性和开放性,诊断腹膜后血肿,可根据外伤史、症状及体征做出初步诊断,还可根据X线腹部平片检查、增强CT检查、彩色普勒超声检查,都能做出诊断,开放性损伤术中即可做出诊断,对于不同损伤机制形成的腹膜后血肿的处理是不同的,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后包括脊柱及骨盆骨折后并发的腹膜后血肿多不需手术治疗对术中发现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腹膜后血肿勿予切开处理,除外应可予以切开处理.对开放性损伤并发的腹膜后血肿都需手术直接处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183例骨盆骨折,讨论了骨盆骨折的致伤原因、合并伤的处理以及骨盆骨折的治疗.指出交通事故伤是骨盆骨折主要的致伤因素;早期、迅速、有效地扩充血容量,防止不可逆休克的发生是降低休克死亡率的关键;腹腔穿刺鉴别腹膜后血肿与腹腔内脏器出血有三种情况易引起假阳性.  相似文献   

16.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多见于交通伤、坠落伤和挤压伤。骨盆骨折是多发性损伤中常见的致死原因,死亡率在10%~30%,造成骨盆骨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伴发的严重损伤,如血管损伤引起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以及并发的脂肪栓塞,或由胸腹内脏器、泌尿生殖道损伤和腹膜后血肿继发感染所致产生的严重败血症和毒血症。我院自1997~2006年间共诊治骨盆骨折9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腹膜后血肿分闭合性和开放性,诊断腹膜后血肿,可根据外伤史、症状及体征做出初步诊断,还可根据X线腹部平片检查、增强CT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都能做出诊断,开放性损伤术中即可做出诊断,对于不同损伤机制形成的腹膜后血肿的处理是不同的,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后包括脊柱及骨盆骨折后并发的腹膜后血肿多数不需手术治疗。对术中发现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腹膜后血肿勿予切开处理,除外应可予以切开处理。对开放性损伤并发的腹膜后血肿都需手术直接处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近10年内210例骨盆骨折的复合伤,并发症和死亡率。讨论了各种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着重总结处理休克和腹膜后血肿的经验体会强调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各种多发伤及并发症是降低骨盆骨折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徐海艇  李永领  张荣  朱烈烈  陈大庆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5):362+371-362,371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性血管栓塞对骨盆骨折并发休克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09年以来收治23例骨盆骨折并发休克临床资料,20例急诊介入性血管栓塞治疗.结果 20例骨盆骨折并发休克经介人性血管栓塞治疗后休克很快得到控制,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3例死亡.结论 介入性血管栓塞是一种抢救骨盆骨折大出...  相似文献   

20.
在多发性损伤中 ,骨盆骨折多见 ,其病死率达 2 0 % [1] 。我院骨科从 1 992年 1月— 1 997年 1 2月收治严重骨盆骨折 48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8例中 ,男性 36例 ,女性 1 2例。年龄 3~ 74岁 ,平均 2 8岁 ,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9例 ,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并发坐骨支骨折或髂骨折 2 1例 ,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并发耻骨联合分离 4例 ,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并发骶髂关节脱位或分离 8例 ,髋臼骨折伴中心性脱位 6例。 2 8例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1 9例并发腹膜后血肿 ,5例并发肝脾破裂或肠管破裂 ,4例并发膀胱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