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历代名医辈出,名家荟萃,孕育出吴门医派、孟河医派、龙砂医派、澄江针灸学派等众多著名的中医学术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等中医学术流派鼎盛于明清,名震海内外,并不断开枝散叶,培育出海派中医、金陵医派等近现代著名学术流派,学术传人中名医荟萃。江苏地区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其丰厚的学术资源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推广。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的成立,必将有力推动江苏地区中医流派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就其建设方案略提几点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中医流派众多,大致可分为地域流派、学术流派、世医流派三类。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属地域流派,是以中医学术在一个地区的盛行与流传为主要特征;温病学派、外科学派、澄江针灸学派属学术流派,反映江苏地区在这些学术领域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江苏名医辈出,因家传或师承等方式使中医药理论和医术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3.
川派中医妇科独具特色,在全国中医妇科界影响深远,同时也在川派中医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查阅大量古籍及文献,选取了部分公认具有重要影响的川派中医妇科名家,运用文献古籍研究方法及经验总结,揭示川派中医妇科名家在治疗妇科疾病中,重视从脏腑论治,并就近现代川派中医妇科名医进行生平简介及经验浅析,以供广大学者更好地发扬和创新川派中医妇科。  相似文献   

4.
辽派中医是在辽宁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气候等诸多因素下形成的中医医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辽派中医的根基和载体。该文主要探讨辽宁中医药大学建校时期代表性名医及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喜读《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五周年特刊——"中西医结合之路"。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文集。说它难能可贵,首先是它的作者。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我国医学史上首次成批出现的西医学习中医的先驱;还有些是中医造诣很高,后学西医,同样献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中医老前辈,他们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是远非近代中医史上"中西医汇通派"所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以来的重大课题。中西医汇通派、废止中医派和中医革新派都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课题作出了回答。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特色,然而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短,必有所长。认识好和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取长补短,而非相互取代。物种需要多样性,人类文化也需要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70-72
考证辽派中医的历史沿革,为辽派中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挖掘历代文献,地方志、问卷调查、名医访谈、专家论证等方式,考证辽派中医名家及著作,追溯辽宁地区中医学术流派的产生,探索其成长历程,沿其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论证辽派中医不同时期发展状态和特点。辽宁地区中医学发展分为四个时期,隋唐至明代、明至清中期、清后期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09,24(3):411-411
各有关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世界华人协会协办“第三届扶阳论坛”定于2009年9月在上海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扶阳学派(火神派)源流探讨;扶阳学派(火神派)学术思想与特色研究;扶阳学派(火神派)用药经验总结;扶阳学派(火神派)辨证治疗技巧研究。中医各家学说学术经验探讨;中医各家学说理论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9.
孟河医派是近代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学派.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绩。丁甘仁为孟河医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对近代中医药学术的主要贡献是:继承发展了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治疗上不拘一格融合温病与伤寒二学派之理论.改变了培养中医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总结了猩红热、白喉等传染病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20-722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近10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现代文献,分析其命名、分类、形成原因,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主要围绕创新的学术思想、代表性医家及著作等展开的流派总结和争鸣,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比较和分析研究相对较少。除了目前较为公认的任应秋版《中医各家学说》中总结的七大学派外,扶阳学派、中西医汇通学派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地域性医派的研究方面,孟河医派、新安医派、岭南医派、上海医派(海派中医)、盱江医派、龙江医派、吴门医派近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专科流派研究不够集中,但涉及内、外、妇、儿、针灸、推拿、骨科、养生等多个学科,很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规律、分类原则及形成原因等,可分别用"一流统各派""核心三要素"及"三因共制宜"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11.
医家的临证经验是中医各家学说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医案作为医生临床实践的宝贵记录是《中医各家学说》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以易水学派为例,论述了学派医案学习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医文化学研究问题车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一八十年代兴起了对中医的文化学研究。在这一潮流中,实际上有两派观点,一派宗旨是:强调继承、弘扬宝贵遗产;另一派宗旨是:发展创新,促进中医现代化。二者是不同的。比如,若干文章对《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中和理论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甚至也有人将中医定义为中和医学。中和医学的临床作用及地位也越来越高。中和医派应运而生,中和医派的思想可能会在糖尿病的诊疗方面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对于糖尿病的诊疗更具指导意义和学术启迪。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人才培养与钱塘医派的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新苗 《中医教育》2010,29(2):59-62
阐述了明清时代自发形成的极具中医特色的,由钱塘医派举办的侣山堂中医教育的过程。分析了传统中医教育的不足,及其对后世中医教育、教学的影响。同时体现了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提出了值得今天中医教育、教学、学习与借鉴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江阴中医地处"吴中医派"和"孟河医派"交汇,学术互有交融而又独立自成体系。涌现了柳宝诒、邓养初、朱少鸿、曹颖甫、承淡安、薛文元、章巨膺等一批中医大家,形成了伏气温病流派、经方流派、澄江针灸学派、夹阴伤寒流派等众多各家学说,其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中医“扶阳派”是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以重视人体阳气和擅用温热药物为特点。老年病是指人类在老化和衰老过程中产生的疾病。“扶阳”理论对老年保健、养生以及老年病的诊疗和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试从中医“扶阳派”理论层面结合我们的临证经验,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附子用药特色等方面对中医老年病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李友白  王进  祖强 《江苏中医药》2019,51(11):80-82
孟河医派倡导的"一归醇正"的医学教育观,尊重理论体系原真性,认为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蕴含"醇正"的中医学理论,学习中医者要追本溯源,首先要学好中医经典。孟河医派早期的传承主要采用师承方式,后认识到该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开办了中医专门学校以及函授学校。孟河医派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医高等教育的启发:(1)统编教材要做到"一归醇正",只有让学习者基于对中医理论"原真性"的掌握,才能使中医学的教育和传承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要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培养优秀中医。对孟河医派医学教育思想的总结,对现代中医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极富启发。  相似文献   

18.
龙江医派是近现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是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气候等诸多因素作用逐渐形成的、有鲜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的学术流派。特别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薪火相传,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龙江医派体现了中医学术流派必须具备的地域性、学术性、继承性、辐射性、群体性等特点。龙江医派的形成与发展是黑龙江中医药学说理论产生和创新的土壤,是黑龙江省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核心动力,是传播黑龙江中医学术的主体力量,是龙江医药学的特色标志和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9.
龙江医派是近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是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气候等诸多因素作用逐渐形成的、有鲜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的学术流派。特别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薪火相传,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龙江医派体现了中医学术流派必须具备的地域性、学术性、继承性、辐射性、群体性等特点。孟庆云将自清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经典是承载中医文化和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医经典理论是历代医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更新的结果,外感热病辨治体系的发展变化史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医经典的本质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仝小林院士活用中医经典理论,融汇寒温两派,分别从寒疫、肺毒疫、寒湿疫的角度抗击了流行性出血热、SARS、新型冠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