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廖建云 《当代医学》2014,(30):119-120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8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患者给予天舒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均比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0.41±0.12)h、头痛程度(1.36±0.24)分、头痛发作频率(2.02±0.0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0.88)h、(3.14±0.99)分、(3.91±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天舒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发作与血小板功能及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将116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因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从结果可以看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可能通过提高血管活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来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辅助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92例V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舒胶囊。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头痛影响测试评分(HIT-6)、血清5-HT、NO、MMP-9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改善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1、2、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头痛发作频率、HIT-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O、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舒胶囊辅助氟桂利嗪治疗VM能提高疗效,减少头痛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月经性偏头痛进行预防性治疗,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月经性头痛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组在经期前2 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至月经结束后3 d,疗程为6个月。两组均于头痛发作时给予布洛芬0.2 g口服,头痛终止后停止服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偏头痛的头痛程度、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月经期前后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可以有效控制偏头痛发作,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舒马普坦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柘城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7例丛集性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舒马普坦治疗,观察组49例,接受舒马普坦+氟桂利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2%比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治疗VAS评分和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QO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舒马普坦治疗丛集性头痛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头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内科门诊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Ⅰ组30例和对照Ⅱ组30例。治疗组给予天麻醒脑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照Ⅰ组给予天麻醒脑胶囊,对照Ⅱ组给予氟桂利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停药后随访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头痛疗效指标优于两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Ⅰ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Ⅱ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天麻醒脑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少阳经穴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少阳经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镇痛效应评分、临床疗效、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和血清学相关指标[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GRP、ET-1和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少阳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MSQ评分,降低镇痛效应评分和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治疗中,采用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以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软胶囊在老年偏头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偏头痛患者1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82例)和观察组(n=82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软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偏头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可有效减少头痛发作次数,降低头痛持续时间和VA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舒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7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舒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偏头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1(ILF-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发作频率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ET-1、ILF-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舒片联合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李师自拟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共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缓解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9,(4):524-527
目的:分析氟桂利嗪对偏头痛者血清环氧合酶-2(COX-2)、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疗效影响。方法 :收治的偏头痛11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痛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候评分变化、睡眠质量评分情况、脑血流速度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COX-2、血浆5-羟色胺(5-HT)及LP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伴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P-9、COX-2及LP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5-H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清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速度MCA、ACA及PC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速度水平均较对照组平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MMP-9、COX-2及LPA水平,平稳患者脑血流速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治疗慢性每日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64例临床确诊为慢性每日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组(治疗组)32例,单用氟桂利嗪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都梁软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9%,较对照组6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头痛程度的缓解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都梁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可改善慢性每日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程度,减少头痛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给予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西药联合正天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各46例。西药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谷维素片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正天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指标(PCA、ACA、MCA、BA的血流速度)、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头痛VAS评分、月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均少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联合组PCA、ACA、MCA、BA血流速度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西药组的78.26%(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正天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获得有效改善,更大程度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另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一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一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和博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博动指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调整脑血管的不稳定性,促进脑血管弹性和改善脑动脉血流量供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润坚 《中外医疗》2012,31(33):105-106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次/d及复方血栓通胶囊3﹟,3次/d,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次/d,服用6周后,观察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张芳 《黑龙江医学》2021,45(7):738-740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治疗的CCC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CCCI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脑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养血清脑丸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用氟桂利嗪与养血清脑丸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优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低于对照组的2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丸和氟桂利嗪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均较好,但两药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所取得的疗效更为满意,能有效缓解头痛,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各85例.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10mg,睡前服用.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30mg,每天3 次,疗程均为2 个月.采用视觉线性模拟量表(VAS) 、文字分级量表(VRS) 及疗程中非疼痛时间判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 、VRS 及非疼痛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氟桂利嗪组VAS 、VRS 评分低于尼莫地平组,治疗过程中非疼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均可预防偏头痛发作,而氟桂利嗪能够有效改善血管痉挛程度,效果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马普坦联合氟桂利嗪对丛集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丛集性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舒马普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26.47%比3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马普坦联合氟桂利嗪可减轻丛集性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