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应用主成分评价各地应急响应与处置总体水平。方法描述福建省九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及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法对各地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2011年本省共监测报告64起事件,其中苗头事件占54.69%,传染病类事件占75%,73.44%事件发生在教育场所,监测时效120.78h,报告时效1.18h,控制时效9d。2h及时报告率为90.62%,县区报告率为52.27%,报告完整率为85.94%,准确率为84.38%.九地市报告时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监测敏感性与控制时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评估结果F值跨度为-1.86~1.35,处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有厦门、莆田、南平、三明。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事件发生呈现季节性,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主成分分析显示全省各地工作差异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 060人,罹患18 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060人,罹患18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西南州2005-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黔西南州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8起,发病或中毒人数7 865人,死亡35人,病死率为0.45%.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5.28%,占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78.39%.幼托机构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0.22%和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82.21%.事件好发于4-6月及10-12月.结论 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形势严峻,学校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建立应急保障机制,设立应急专项经费,加强人员培训,并定期演练,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南宁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0起,发病10515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0.14%,波及6580030人,罹患率为0.16%,病死率为0.14%;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最多(占85.83%);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6.67%);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10~12月;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7.5%,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9.17%,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72.11h、0.64h和12.86d,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浦东新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浦东新区2006-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起,发病1 481人,死亡16人,以一般事件为主,报告数除2008年较多外,呈逐年递减。其中47.7%为传染病事件,主要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峰在4~6月与11~12月。30起发生在学校,占44.8%。职业中毒与高温中暑致死15人,占总死亡人数93.8%。结论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为重点场所,职业中毒与高温中暑是主要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009-2013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对2014年深圳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9-2013年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运用风险分析矩阵法(AS/NZS4360:1999)对2014年深圳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2009-2013年累计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1起,级别以未分级为主(占96.2%);发生场所主要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占54.2%)。2014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结果为2类极高风险事件、9类高风险事件和1类中风险事件。结论。深圳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水平总体较低,风险分析矩阵法能有效分类不同等级的风险事件,可操作性强,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龙岩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7年龙岩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Exce2007、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龙岩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起,发病860例,死亡4例(均为手足口病),罹患率为2.06%,病死率为0.47%。事件级别主要为未分级事件,占90.00%(63/7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占94.29%(66/70),排在前3位的是水痘(19起)、流行性感冒(16起)、手足口病(15起)。5月、11月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时期,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农村的小学和幼儿园。结论龙岩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做好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加强高峰期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陆建雄  蒋有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84-2086
目的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对安顺市2006-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最高(χ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最高(χ2=140.163、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最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最高(χ2=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最高分别占31.32%、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最高(χ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最高(8.33%),其次为学校(5.30%)(χ2=821.20,P〈0.005)。结论 2006-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几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2010~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820例,死亡1例;传染病暴发疫情26起,占81.25%;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占87.50%;监测时效155.29h,报告时效1.57h,控制时效7.71h,各区监测敏感性、报告时效与控制时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h及时报告率只有81.25%。结论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04-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收集长沙市2004-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04-2015年共报告28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为一般级别事件189起(65.4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发生249起(86.16%),其次为突发中毒类事件(25起,占8.65%);事件主要集中在3-6月和9-12月,9月、11月有2个高峰;城区传染病类事件的比例高于四县市(91.74% vs. 82.14%,χ2=5.428,P=0.02),突发中毒类事件比例则低于四县市(1.65% vs. 13.69%,χ2=12.898,P<0.001);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215起,占74.39%),以小学为主(120起,55.81%)。 结论 2004-2015年长沙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间高峰主要在秋冬季节,学校是主要场所,需重点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对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9-2013年上海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6起,其中46.6%为传染病事件,主要为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高温中暑事件86起(32.3%),导致103人死亡;35起职业中毒事件,导致44人死亡.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峰在4月和12月,高温中暑事件集中在7-8月.不同事件的发生情况在月份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病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小学的报告发病率最高(0.027%).疾控机构接报到网络直报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h. [结论]上海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的及时性较好.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防控重点,重点关注小学,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职业中毒应着重在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总体水平,为量化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描述9地市突发公卫事件特征,分析报告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完整性与准确性等关键指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全省报告事件以一般级别与苗头事件为主,主要为传染病类事件,有明显的场所和人群聚集性。9地市报告时效有所差异,监测敏感性与控制时效类似,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差异等级距离较大。结论综合评价法可以较好评价辖区内疾控机构监测、处置及管理突发公卫事件总体水平,结果客观,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青岛市2006—2018年报告的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其科学防控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合理充分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8 年青岛市各类学校、幼儿园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8年青岛市共报告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4起,报告病例2 283例,死亡1例。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事件信息分别为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2009年因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导致报告起数最多,每年3—7月和11—次年1月为报告的高峰月(142起,92.21%)。所有县市区均有事件报告,市北、市南和崂山区报告较多。结论 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引起青岛市学校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小年龄组孩童开展并落实健康教育宣传干预;早发现、诊断、隔离有利于控制突发事件扩散范围和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0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结果 2005-2010年广西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654起;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78.66%),中毒类事件病死率较高(2.24%);每年3~6月和9~12月是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共发生1 295起(78.30%);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存在差异.结论 加强学校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是减少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龚瑞  李海军  肖彤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405-406,409
分析宁夏2006-2012年学校突发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夏2006-2012年报告的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宁夏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5起,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7.36%,罹患率为2.92%;报告病种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90.85%);事件报告高峰出现在5月和11月,且春夏高峰报告数高于秋冬高峰;小学为突发事件高发场所,乡小学罹患率最高(6.02%).突发事件报告及时率为40.00%;报告机构以医疗机构为主(41.36%),其次为学校报告(32.20%).结论 学校是宁夏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县乡级小学是防控重点.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特征、评价处置效果,为防控工作及事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福建省2010—2017年突发事件特征,用8个指标、以TOPSIS法和RSR法综合评价8个年度的处置效果。结果 8年监测报告事件937起,波及1 505 747人,罹患21 592例,死亡91例,罹患率14.34‰;报告事件较多者为福州、漳州和厦门,最少为2011年、最多为2017年; 5月、12月为年度高峰(30.2%);传染病类占89.2%,未达级事件占64.3%,教育场所占63.7%;监测时效P_(50)为137.8 h、报告时效P_(50)为1.7 h、控制时效P_(50)为7 d、结案时效P_(50)为1.2周,完整率为92.9%、准确率为60.6%、个案关联率为76.2%;综合评估处置效果2010和2013年为"好"。结论福建省突发事件报告数8年来呈增加趋势,以传染病类、未达级事件及教育场所为主,完整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宜昌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6-2011年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2起,学校事件98起,占64.47%;报告发病4 839例,无死亡病例;传染病类事件94起,占95.92%,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占84.69%;4-5月和9-10月为流行高峰;县乡农村学校报告事件占79.59%,城市学校占20.41%。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多发生于农村学校,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应加强流行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落实以预防接种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陵县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陵县2008-201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占84.62%;类别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4.61%;3-6月为报告高峰期,占65.38%;学校是高发场所,占73.08%。结论学校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重要场所,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适用于评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为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日常卫生应急准备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方法,以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为基础,以处置任务为导向,梳理事件处置所需核心目标能力。通过实际能力与目标能力的比较分析,评估城市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应急能力和改进重点。结果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任务通用框架,梳理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核心能力指标40项。结论经实例验证,评估方法可行,适用于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评估,对提升城市卫生应急管理水平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